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潜力”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力,某种既定用途下,某一指标可能提高或节约的能力。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是指根据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相关规定,立足自身区位与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需求,通过旧村拆迁改造和土地整理,以盘活闲置土地、增强内涵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居住环境为目的的一系列工程措施而增加的住宅、商业等各类建设用地面积的能力。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综合潜力内涵示意图所示。  相似文献   
92.
城市化和退耕还林草对中国耕地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和1999 年开始启动的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对耕地的分布与生产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本研究应用由TM 遥感影像获取的1980s-2000 年与2000-2005 年两个时间段耕地变化数据,结合以多时相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的耕地生产力光能利用率遥感模型估算两个研究时段耕地生产力变化特征,比较城市化与退耕还林草政策主导下两个时期耕地转移对各区域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研究时段因城市占用损失的耕地生产力占土地利用变化(LUCC) 导致的耕地生产力减少总量比例均在60%以上。在20 世纪90 年代,全国新增耕地生产力总量比被占用耕地生产力高87%,耕地转移使中国耕地生产力增加。2000-2005 年间,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启动和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耕地的持续占用导致耕地生产力占补正平衡指数由前一时段的正平衡变为负平衡,转出耕地生产力总量比新增耕地生产力高31%,耕地转为林草地和建设占用损失的耕地生产力分别较前一时段提高57%和85%。城市化与退耕还林草政策等驱动因素作用下耕地开垦区与占用区的空间分布差异使得耕地生产力占补平衡状态和趋势呈现明显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93.
城市水足迹计算与分析——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足迹是基于消费基础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指示器.水足迹分析可定量反映城市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产生的压力和程度,为城市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本文以上海市为案例,计算了2005年上海市的水足迹,并分析了1999-2005年间上海水足迹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2005年上海市总水足迹为243.04×108 m3,人均水足迹1 366 m3/cap/1,水匮乏度高达8.16;近7年间万元GDP水足迹逐年下降,但人均水足迹明显上升.这说明上海市水资源利用呈不可持续状态,今后需要注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倡节约型生产和消费模式以及实施虚拟水战略等来减少其水足迹,逐步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4.
海岛岸线遥感立体测图精细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海岛岸线遥感测图精细测量新方法,该方法直接基于理论定义的海岸线,利用航空影像瞬时水涯线数据在立体测图环境中提取瞬时水位高程;利用海岛周边精密海潮模型和瞬时水位高程推算海岛岸线高程;最后依据海岛岸线高程,采用立体测图方法测制海岛岸线的平面位置。该方法确保了海岛岸线成果的唯一性和连续性,适合大比例尺的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测量。测试结果显示,在较高精度海潮模型和海面地形支持下,海岛岸线高程精度优于0.2 m,可满足1:2000测图要求。  相似文献   
95.
<正>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省农村土地节约集约的利用状况,更好的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率高的符合我省实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96.
一、现阶段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及其利用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1.8%的石油、0.7%的天然气、不足9%的铁矿石、不足5%的铜矿和不足2%的铝土矿,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占有的煤、油、天然气人均资源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55%、11%和4%。  相似文献   
97.
棉花滴灌专用肥氮磷钾元素在土壤中的运移及其利用率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棉花滴灌专用肥是基于绿洲干旱区域滴灌施肥和棉花需肥特点研发的新型复合肥。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滴灌专用肥与常规肥的不同养分在土壤中的运移特点及滴灌棉花的养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在膜下滴施条件下,滴灌专用肥的氮、磷、钾养分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强于常规肥,养分在土层中的分布与棉花根系分布特点吻合度好,促进了棉花根系养分吸收,提高了养分利用率;棉花滴灌专用肥氮、磷、钾的生理利用效率较常规肥分别提高了3.62%、4.18%和1.45%,农学利用率较常规肥分别提高了29.37%、29.2%和29.38%;在等养分条件下,滴施专用肥增产籽棉6.9%。  相似文献   
98.
海岸人工地貌建设是沿海国家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的重要方式,海岸人工岸线的形成改变了自然岸线的格局,并影响着岸线的自然演替规律。基于1990,2000和2010年3期TM遥感影像,提取不同时相的浙江省大陆海岸线信息,对浙江大陆海岸线类型构成及人工岸线建设对岸线格局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受人类开发活动的影响,近20 a来浙江大陆海岸格局以人工岸线不断增长为特征;(2)不同岸段的人工岸线增长速度有明显差异,以杭州湾、三门湾及台州湾沿岸岸线变化最为显著;(3)20 a间,浙江大陆岸线整体向海推进趋势明显,仅少数岸线发生了海岸蚀退;(4)人工岸线的建设通过对自然岸线的截弯取直,缩短了自然岸线的长度,降低了自然岸线的曲折度,却使浙江省大陆海岸线的多样性指数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9.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地土地利用情况多种多样,采用手工管理土地资料更新周期长,综合利用率低,各种查询统计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统计计算的数据结果精度不高。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加强地籍规范化管理,利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辅助进行土地调查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0.
《辽宁地质》2011,(5):14-15
稀土在地壳中的分布并不算稀少,但非常分散,开采成本很高,目前真正大量开采的仅有中国,国际稀土供应近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如此大的需求量和紧缺的稀土供应,各国都在想办法提高稀土利用率或寻找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