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21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68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磊 《测绘通报》2012,(12):90+93
一、引言农业以土而立、以肥而兴、以水而旺。水是最短缺的农业重要资源之一,也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水资源严重紧缺,农业用水矛盾日渐凸显。在我国现有灌溉面积9亿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8.3亿亩,林果牧草灌溉面积7000万亩,在这些灌溉面积中,95%以上采用地面灌溉,很  相似文献   
72.
干旱缺水是制约通辽市农业生产的主要问题,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的矛盾日益突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应对气候变化,发展节水型农业已迫在眉睫。及时准确提供灌溉预报信息是实现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也是拓宽气象服务领域的重要内容,对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辽市气象局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利用内蒙古气象科研所研制的"内蒙古半干旱区农田优化灌溉预测技术",从2005年开始陆续对通辽地区玉米田进行了灌溉信息预报的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3.
以2019年遥感卫星影像为基础,通过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福建省砂质岸线防护林的分布现状,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总结防护林的退化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尽管近几十年来福建省防护林保护与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有将近一半的砂质岸线存在无防护林、原有防护林消失、防护林不连续、修复后再度遭受破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  相似文献   
74.
基于长江中游沿岸地质环境条件及过江大桥场地建设基本要求,优选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区域稳定性3个评价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开展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工程场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将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工程分为适宜开发岸线、较适宜开发岸线、一般适宜开发岸线及非优先开发岸线4个等级。长江中游沿岸地区以较适宜开发岸线和一般适宜开发岸线为主,长度分别为625.19 km和598.99 km,分别占岸线总长度的31.35%和30.04%。针对长江中游不同等级岸线的地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地学建议,为长江中游沿岸过江大桥优化选址提供地学指导,进一步促进长江经济带国土资源空间规划与岸线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5.
运用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改进得到的模型PML-V2,结合12个FLUXNET站点及其对应的叶面积指数数据,进行蒸散发分离,进而计算并分析内禀水利用率(intrinsic water use efficiency, iWUE)和冠层水利用率(canopy water use efficiency, tWUE)的趋势差异。结果表明,在站点尺度上,两种植被水利用率的变化均存在不一致性。对于落叶阔叶林(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s, DBF),i WUE的增幅比tWUE的增幅大,而在常绿针叶林(evergreen needleleaf forests, ENF)中则相反。在DBF中,冠层导度和蒸腾作用趋势的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两种植被水利用率的趋势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森林(包括DBF和ENF)的气温和大气CO2浓度的趋势对tWUE趋势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植被水利用率及其趋势存在差异。基于iWUE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植被的实际水利用率变化程度,因此也不能全面反映植被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本文在站点尺度明确了全球气候变...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讨栅格化方法与图像分割法对海岛岸线提取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Li DAR数据利用这两种方法对某岛进行瞬时海岸线的提取。利用栅格化方法通过对Li DAR点云数据进行粗差剔除、滤波去噪、构建Terrain数据集、创建栅格表面、生成TIN模型及自动生成等高线,从而实现了瞬时海岸线的提取;利用图像分割法是通过对Li DAR点云数据进行粗差剔除、滤波处理、构建TIN模型、生成二值栅格图像、图像处理与图像边缘提取的过程实现瞬时海岸线的提取。对两种方法提取的海岸线进行叠加显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海岸线形态结构基本吻合,海岸线提取效率较传统方法均有提高,但栅格化方法提取的海岸线比图像分割方法提取的海岸线更平滑、更细化,边缘信息较为丰富,与实际海岸线更贴切,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77.
南海及沿岸地带是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受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海资源环境正发生快速变化,对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带来新压力。本文从地理空间信息角度,以海岸资源、海洋资源和珊瑚礁资源的地理研究为综述内容,梳理了该区域岸线遥感监测、油气资源储量及渔业资源渔获量的地理差异、珊瑚礁地貌遥感监测与珊瑚白化等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已有研究的成果及其薄弱方向,依据发展趋势探讨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综述发现,南海资源环境的地理空间研究中,主要成果表现在资源环境的大面积快速监测与地理分异性方面,但在资源分布的内在机制及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影响方面仍缺少足够的研究。未来可望获得突破的研究主要包括:区域时空多尺度特征及其效应,区域间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分异和规律,多源数据融合的南海资源动态监测的精度与时效的提高,以及资源变化过程的海洋生态与环境综合效应研究等。  相似文献   
78.
随着有色金属采选建设项目的增加,选矿生产的耗水量日渐为公众及管理部门所关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除精矿粉中会带走精矿重量约10%的水分外,绝大部分排放水是尾矿矿浆经输送至尾矿库澄清后排出的。因此从环境保护及提高水的利用率角度考虑,选矿废水应回用,而尾矿的排放方式又对生产用水回用率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1973-2018年青海湖岸线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青海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不仅对环湖周边区域气候起着天然调节器的作用,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湖岸线资源,准确、及时地掌握青海湖岸线动态变化对保护沿湖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1973-2018年Landsat MSS/TM/OLI遥感影像和1961-2017年实测水位资料,对青海湖岸线动态变化及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面积、水位及气象数据讨论了影响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近45年来青海湖岸线发生变化最大的区域是东岸的沙岛,西岸的鸟岛、铁布卡湾及北岸沙柳河入口区域.尤其自2004年以来,鸟岛地区岸线后退距离最大(5.52 km),鸟类栖息地扩张约97.94 km2,为鸟类提供了较好的栖息环境.(2)1973-2018年青海湖岸线长度以0.88 km/a的速率逐渐延长.1997年之前岸线长度呈较为平稳的上升趋势,1997-2004年呈波动下降趋势,2004年之后呈剧烈波动增加趋势,岸线曲折性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3)总体上岸线长度和曲折性受水位和面积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不同的水位情况下,二者对青海湖动态变化做出不同的响应.尤其当水位小于3193.3 m或面积小于4249.3 km2时,岸线曲折性会随着水位和面积变化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而水位高于3193.3 m时,岸线曲折性一直在增加,且水位上升速率越大则曲折性年际变化越大.(4)1973-2004年间青海湖水位下降和土地沙漠化是造成湖岸线变化的直接成因,人类活动及草场退化加速了湖泊岸线的变迁.2004年之后,随着青海湖水位回升与面积扩张,岸线逐渐后退,尤其在2017-2018年岸线后退距离最大.  相似文献   
80.
淡水湖库富营养化与蓝藻水华是全球性的突出水环境问题,尤其是滨岸带严重蓝藻水华堆积甚至造成了水体黑臭、威胁饮用水安全等严重危害,科学评估滨岸带蓝藻水华堆积风险、精准识别蓝藻水华易堆积区域是水环境管理与研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以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巢湖为研究对象,依托流域水文与湖泊水动力模拟、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