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24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西北地区上地幔物质流动及岩石层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建华  常筱华 《地震学报》1996,18(2):194-199
详细讨论了我国西北区域(80~95E,35~45N)均衡重力异常以及与之相应的地幔动力学问题.假定其区域均衡重力异常主要源于该区域岩石层变形和上地幔之中物质流动的结果.利用傅容珊等(1994 a,b)用区域均衡重力异常反演上地幔小尺度热对流的模型,计算了西北地区上地幔对流格局.结果表明,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系强烈地上升,与之相应地幔中的上升流动以及塔里木盆地下部地幔物质的汇聚流动,控制了这一区域岩石层动力学的主要格局.西北地区的几个大型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等对应了均衡重力异常的负异常中心,同时也对应于地幔中物质流动的汇聚中心,物质流动结果加上其上部岩石层横向挤压向下凹陷而形成压性盆地.天山、昆仑山及阿尔金山等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山区对应了地幔中物质上升及发散流动,这一作用使得这些地区的岩石层向上隆起维持其山系不断抬升.以此为基础,本文构成了该区域岩石层动力学的基本框架模型,并对这一框架以及影响这一力学框架构成的其它动力学因素,诸如印度板块向北俯冲、挤压运动、全地幔范围内物质流动以及均衡力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
本文概述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的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沿断面补做了多方法地球物理调查,对原有资料重新解释,综合新、老资料,给出了断面岩石层构造的地球物理解释模型.研究结果认为,青藏高原是一个拼合的增生大陆,是世界上一种新型的俯冲加逆冲叠覆的复杂类型造山带.  相似文献   
63.
洋脊中轴裂谷是板块的创生边界,是与地球内部联系最紧密的地表区域之一。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地球科学家们的注意。但是,对于中轴裂谷的成因,至今没有得到圆满的解释。本文利用文献[1]所提出的上涌流动模式,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出了裂谷深度和宽度。其结果均与观测数据符合得较好,从而给出了洋脊中轴裂谷地形成因的一个动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热传导方程出发,得到了大洋中脊下岩石层温度分布的分析表达式及数值计算结果。结果表明,软流层上涌流动所提供的热源可以使大洋中脊下岩石层逐步融化;岩石层的相对移动速度对大洋中脊岩石层温度场及融化深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5.
用地震资料测定岩石层的三维速度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发展了一种利用远震P波资料反演岩石层三维速度结构的新模型与方法;并将射线追踪方法引进上述模型与方法中。这种模型和方法同样可用于利用近震资料同时反演介质结构与震源参数。 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模型和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纳米尺度科学的研究者们在1 nm(纳米)到100 nm 空间范围内探索自然运作规律。尽管地球科学家们以探索大尺度、复杂的过程而自豪,但几乎所有地质现象的本源都来源于纳米尺度的现象。据保守估计,地球近表面由10~(30) nm~2的非生物和生物表面构成(Hochella and White,1990;Whitman,  相似文献   
67.
中国边缘海岩石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本文以中国边缘海——东海与南海为研究对象,在体波与面波数据层析成像结果基础上,结合重磁及莫霍深度反演结果,对中国边缘海的地壳分布特点、岩石层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对东海从陆区一直到琉球岛弧的地壳变化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提交了层析成像与位场反演的结果.认为中国东海地区的重力场具有“东西分带”的特点源于深部结构,而冲绳海槽盆地的形成应与大洋板块的俯冲后撤作用有密切关系.同时认为,菲律宾岛弧具有较特殊的结构,莫霍面下凹,上地幔顶部有较低速度的片状体存在,根据判断,南海与太平洋板块沿菲律宾岛弧在这里呈现出对冲的特点。  相似文献   
68.
4 结果 4.1 地幔部分 SLB模型在应力状态和方向上以很长波长(约2°)尺度的变化为特征(见图10: SLBH;图11:SLBDT;图12:SLB= SLBH+SLBDT)。例如,几乎北美的所有地区都显示出走滑类型的应力状态,并表现出从ENE到NNW方向变化的压性应力,  相似文献   
69.
岩石层是一种包含强度和相对稳定性的力学概念,然而人们又将岩石层这一术语用于界面热边界层(TBL)和浅部富集地球化学储层,其性质与强度毫无关系。“坚硬”岩石层的厚约是TBL厚度的一半。弹性板块底部、板块中和地震断裂带的最大深度、低速带的顶部都位于相于550-750°温度范围的深度。这深度也相当于粘合板块的底部。消减板舌的地震被圈定在这个温度间隔的等温线内。高于650℃的地幔因不能承受长期应力作用而不  相似文献   
70.
3 富集地幔人们曾经用大陆地壳拼凑和原始的下地幔柱解释所有非大洋中脊玄武岩(即富集玄武岩或来自所谓原生储层的玄武岩)。上地幔被看作是枯竭地幔和洋中脊玄武岩的储层,而仅是洋中脊玄武岩的储藏,它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