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2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6 毫秒
291.
基于社会属性的北京市居民居住与就业空间集聚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湛东升  孟斌 《地理学报》2013,68(12):1607-1618
制度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社会空间发生了新的变化,居民居住和就业空间组织也变得更为复杂,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基于2010 年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缓冲区、最近邻层次聚类和Ripley K函数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北京城市不同社会属性居民的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① 总体上,北京城市居民居住和就业空间圈层分异明显。在各圈层内部,不同人群的居住和就业空间分布比例亦存在相对差异;职住空间错位程度表明距市中心15 km左右是城市就业功能和居住功能主导地位转化的分界线;职住平衡度整体上呈现出由内圈层到外圈层递减的趋势,但高收入阶层和年轻白领的职住平衡度相对较低。② 不同人群居住与就业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一般平民居住和就业均呈散点状集聚;年轻打工族居住和就业集聚区域紧邻,主要集聚在四环以内的城市东部区域;高收入阶层居住呈现“小集中、大分散”集聚特征,就业集聚区多集中在四环以内的城市东部和西北部区域;年轻白领居住集聚区呈现城市西部条带状和东部散点状相结合特征,就业集聚区主要在中关村和CBD为中心的两条轴状区域。③ 不同人群居住和就业空间集聚的尺度特征较为相似,呈现随距离增加“先增后减”变化趋势,但距离阈值存在差异。表现为高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可选范围较小,一般平民就业空间可选范围较小,而年轻白领居住和就业空间可选范围均较大。  相似文献   
292.
近年来,涉及侵害农民权益的信访数量持续上升,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违法违规征收农民集体土地,或虽合法征收但征地补偿费不及时足额支付给农民,使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和就业安置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农村稳定和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廉政工作会议都对坚决纠正征收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293.
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实际征地工作中,在适用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时,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市、县政府是实施征地的责任主体,对征地补偿标准、补偿安置费用及时足额支付到位、组织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等方面负总责每年,市、县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本着统筹协调、区分缓急的原则,综合考虑地方政府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能力、支付取得土地成本的实际财力,  相似文献   
294.
作为农村宅基地的使用主体,农户在农村宅基地流转决策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他们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认知与意愿对规范农村宅基地流转起着关键作用。文章通过对“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流转”专题调研,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江西省当前农户对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认知与意愿,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农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农民对于国家农村宅基地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一般,对于构建规范有效的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期望较高,但反映出普遍担心农村宅基地入市后的高房价和投机行为的发生;户主年龄、家庭年收入、家庭农村宅基地面积及个数对农户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影响最大。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5.
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的发展特征与城市化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城市化过程中,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未进入城市正规部门,而进入非正规部门,但关于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的作用却不清楚.基于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中国城市非正规就业估算方案,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测度与解释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的作用.自1990年以来,非正规就业已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就业的主要方式和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其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自东部,中部到西部依次减少的特征,其在城市就业的比重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符合倒U形的规律.模型显示:尽管短期内非正规就业,正规就业和城市化之间存在波动关系,但长期看非正规就业对城市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非正规就业每增长1%,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0.1%.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正规就业推动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的转移过程与劳动力在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之间的流动过程.结论强调,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挑战不仅是失业问题,而更多是如何应对处于社会保障系统以外的非正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96.
李海燕  蔡银莺 《冰川冻土》2015,37(2):545-554
耕地效益比较低下导致兼业农户数量增多, 生计资本发生转变. 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 生计资本转变不仅带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影响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 以最早实行耕地保护政策的四川省成都市永安镇、金桥镇和崇州市江源镇为例, 构建农户生计资本与耕地保护参与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 定量刻画生计资本对于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生计资本对于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 自然资本对耕地保护意愿的正向影响最显著, 高于社会资本; 物质资本对耕地保护意愿的负向影响最显著, 高于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 生计资本中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 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将提高0.071和0.011个单位; 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 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对应减少1.231个单位、1.030个单位和0.232个单位. 所以, 生计资本差异会直接影响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 政府应从不同生计资本农户的诉求出发, 寻找农户经济利益与参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切合点, 根据农户不同生计资本情况制定相应的补偿政策和扶持策略, 从根本上激发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 确保耕地保护政策实施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7.
立足当前经济环境,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从优化人文素质、强化人格培养,调整培养机制、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创业教育、增强创新品质和加强职业规划、整合就业资源等方面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98.
从风能和太阳能利用人员、城市废弃物管理技术人员、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人员,到能效技术工程师、碳排放交易员、生态投资银行家……在与绿色技术应用直接关联的领域中,就业机会正迅速增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  相似文献   
299.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不同住宅区居民就业空间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德  李丹  傅英姿 《地理学报》2020,75(8):1585-1602
上海市住宅区地域分布广,住房属性、就业环境与交通环境各异,就业活动空间呈现不同的组织与分布模式。利用2014年手机信令数据识别上海市移动手机用户的居住地和工作地,选取253个典型住宅区为分析样本,将样本住宅区居民就业地核密度分布、通勤距离—概率分布等可视化方法结合就业地特征量化因子,以综合归纳上海市住宅区就业空间分布模式,分析影响因子及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上海市住宅区就业空间的几类典型模式,包括单中心、带状、双中心、多中心或分散,以及模式间的过渡类型。在就业空间影响因子方面,就业中心分布与轨道交通线路是主导因子,影响就业空间模式的整体分布;居住区类型特征是次要因子,导致局部就业空间模式变异。研究结论可为上海市空间结构优化布局、产业空间调整、轨道交通建设及住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0.
促进女性就业,不仅能够提高女性社会经济地位,还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活力。论文以东北三省“五普”“六普”和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借助空间自回归模型方法,探讨东北地区城市女性就业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城市女性就业水平整体较低,其中南部城市的女性就业水平高于北部。② 从影响因素来看,高学历、便捷的交通、较高的工业水平、完整的家庭以及更多的家庭支持对城市女性就业水平具有积极效应;而养育负担对女性就业水平具有负向效应。其中,三代及以上家庭户比例是2000—2015年老工业基地城市女性就业水平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可见,一个完整的家庭对女性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