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4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89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18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41.
通过统计近3年广州强对流的回波结构特征,设计了由4部具有双线偏振功能的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组网,覆盖广州中心城区。以期获得本地小尺度对流单体生消完整过程的精细探测资料,为对流单体生消机理分析提供数据基础,同时为分析城市冠层影响飑线等线状对流系统强度变化提供观测依据。观测试验表明:相控阵雷达网获取的高分辨率探测数据,监测本地生消的小尺度对流单体、线状对流系统的强度变化有明显优势,对预警信号发布等业务有很大帮助。不足之处是该相控阵雷达采取单波束扫描模式,加快扫描速度受到一定程度限制。  相似文献   
142.
本文发展了一套适用于模拟我国南海北部小尺度沙波运移的数值模型,该模型由超高分辨率三维海洋环境数值模块和泥沙运移模块组成,综合考虑了地形、潮汐、温盐和风应力等因素对海底流场和沙波运移的影响,可模拟时间间隔一年以上的沙波运移.研究发现,沙脊两侧沙波运移方向相反是潮汐、地形与温盐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温盐分布所导致的密度流是沙波运移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与实测结果比较证明,本文模拟结果优于2DV模型和Q3D模型,并且可模拟沙脊两侧沙波运移方向翻转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3.
薛磊  李琦  刘帅 《地理研究》2013,32(7):1188-1198
基于城市乡镇街道空间单元及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定量方法基础上,计算了北京市2004和2008 年第二、三产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市第二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变化不大,空间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第三产业的碳排放总量则有明显的增长,空间上呈现内城区碳排放值较高、且向外围圈层扩散的趋势;第三产业中分配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碳排放量较高,2008 年分配性服务业碳排放的高值区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城市近郊区,生产性服务业碳排放的高值区分布于高端服务业较为集聚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4.
旅游者地理空间认知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耀峰  李君轶 《遥感学报》2008,12(2):378-384
根据地理空间认知理论,探讨了旅游者对地理空间认知的基本过程、特征以及基于不同空间信息表达方式的旅游者空间认知效果.研究发现旅游者的空间认知效果受到空间信息表达形式的影响;指出作为特殊群体的旅游者,其地理空间认知明显不同于一般人群,而主要集中在空间特征感知、空间对象认知和空间格局认知3个层次.旅游者空间特征感知受制于旅游场景;在空间对象认知方面侧重于旅游要素认知,主要采用旅游要素决定模式,其中距离认知采用时间决定模式;方向认知主要采用地标定向和拓扑关系判别模式;旅游景区的认知主要依据心理意象,大尺度旅游者采用文化差异选择模式,而中小尺度的旅游者则是功能差异选择模式;旅游空间格局认知则是旅游功能特征、旅游空间对象和地理特征认知的综合.  相似文献   
145.
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合理高效配置国土资源、科学确定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中小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则是整项工作的坚实根基.为解决目前中小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存在的诸如评价对象不确定、技术路径不统一等问题,本文提出创新构建中小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技术体系与方法,开展地域功能主导下中小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并划分资源环境适宜承载与超载类型.本文还从兼顾区域特色、运用多方位数据分析、开展适时结果校验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以期更好地开展中小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工作,服务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6.
本文从古地理学研究与发展的几个主要方面对中国古地理学近十年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认为中国古地理学在多个方面引领了古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包括:(1)在古地理学基础研究方面,多学科齐头并进,支撑了古地理学科的持续发展;(2)在古地理研究方法与成图方面,构造古地理、生物古地理中的遗迹学研究、小尺度古地理研究和大数据古地理研究有了长足进展;(3)在古地理学应用方面,从含油气盆地古地理、油页岩古地理及碎屑岩成岩作用多角度研究油气资源与油页岩,并在聚煤区古地理研究与煤炭资源预测及其他矿藏古地理研究与找矿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7.
根据2009—2010年南极中山站的观测资料,对站区周围的气温、气压、风、相对湿度和降水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气温年较差大;常年盛行东风,风力较强;空气干燥,相对湿度小。中山站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8.
蒋志杰  张捷  王慧麟  邹伟 《地理研究》2012,31(12):2270-2282
地形认知虽然是探讨人地互动的重要命题, 但目前研究甚少。本文选取南大浦口校园 为案例地, 在实验设计基础上, 采用非概率和分层比例抽样, 使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数 据收集方法, 历时两年, 共访谈调查了644名被试, 并运用定性与定量数据分析方法, 得出 小尺度环境地形认知一致性、参照体系特征、个体日常环境对认知的影响性等特点, 具体结 论如下:(1)认知一致性:被试在地形相对高度的认知方式与状况、地形特征点的辨识方面 具有较高一致性;且认知偏误率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2)参照体系特征:被试使 用的环境参照物附近的地形多呈凹陷状且地势较低、空间临近特征显着, 并且它们多是被试 熟悉, 视觉通达性较好, 到访率较高的场所。(3)个体日常环境对认知的影响性:地形特征 的辨识及其相对高度认知受地理环境、认知、行为、情绪和态度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其中决 定性因素是个体的日常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49.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单站气象要素以及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等资料,对2010年6月9日下午发生在梧州市的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此次大暴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在梧州市上空形成一个小尺度天气系统,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及雷达多个产品对梧州产生的强降水都有较好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0.
吉林省30年雷暴日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 雷暴是一种伴有冰雹、龙卷、大风和雷电等多种天气现象的中小尺度天气过程。根据雷电学原理,大气中的雷电大多发生在雷暴的活动期,这就说明研究雷暴活动规律对雷电防护技术的深入发展意义重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等国家标准中,也将按年平均雷暴日多少划分的等级,作为雷电防护工程评估、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