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安矿二井18煤层小型构造比较复杂,煤层厚度变化以突变为主要特点,直接影响煤炭生产,因此,对18煤层煤厚变化的探讨与研究,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2.
张祯武  洪世兴 《中国岩溶》1998,17(2):97-103
岩溶区的小型水库能否发挥效益,取决于两大因素,即是否存在岩溶渗漏与有没有名符其实的补给水源。本文仅探讨后一因素。文中阐述了岩溶山区小型水库水源类型及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3.
通过现场调查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拟建的怒江左岸马跨地—俄夺罗水电站工程建设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分析了地质环境条件对水电工程的影响及水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探讨了怒江左岸小型水电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认为从地质环境条件看,怒江左岸建设小型水电工程是基本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4.
使用Ludox@HS-40作为介质,对一系列深海小型底栖生物进行了离心分离实验,对小型底栖生物分选率在不同密度和离心速度条件下的双因素方差进行了分析,并确定了该种试剂的最佳密度和最佳的离心速度。结果表明:Ludox@HS-40介质密度和离心速度对小型底栖生物的分选率影响显著,但密度和离心速度间交互效应对分选率的影响却并不显著,Ludox@HS-40介质的最佳密度应大于等于1.18 g/mL,最佳离心速度为1 800~2 000 r/min,此时小型底栖生物分选率将大于等于97%。  相似文献   
125.
The metazoan meiofauna in the Chukchi Sea were collected from seven shallow water stations(depths ranging 46 to 52 m) and five deep sea stations(depths ranging between 393 and 2 300 m) during the 4th Chinese National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 in 20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undance of meiofauna was higher in shallow water sediments(average of 2 445 ind./(10 cm2)) than in deep sea sediments(407.06 ind./(10 cm2)). A UNIANOVA test f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different regions was highly significant(F=101.15, p0.01). Nematodes were numerically dominant, representing(96.6±4.6)% of the total meiofaunal abundance at the shallow water stations and(98.90±1.42)% at deep sea stations. The number of higher taxonomic groups and abundance of meiofauna were higher at Stas CC1, CC4, and R06 near the Bering Strait and the continent, than at the rest of the shallow water and deep sea stations. The primary factors causing the differences were concentrations of nutrients P and Si of bottom seawater(R=0.831, p0.003), followed by depth(R=-0.655, p0.05) and sand fractions of sediments(R=0.632, p 0.05). The numbers of meiofauna on the 65 μm and 32 μm siev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n the rest of the screens. Differences in numbers of meiofauna retained on screens with different mesh openings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among all sampling stations(F=31.60, p0.01). The highest numbers of individuals on screens with 32 μm mesh openings were found at deep sea stations. The number of meiofauna in the top 0–1, 1–2, and 2–4 cm segments constituted 84.4% of the total an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bottom 4–6 and 6–10 cm segments(F=15, p0.01).  相似文献   
126.
127.
朱效中 《探矿工程》2013,40(2):59-63
钻井法施工大口径钢壁立井因施工周期短、建井成本低、安全性能高等优点为小型国有企业、乡镇、集体、私营和个体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至今为止对钻井法施工大口径钢壁立井施工工艺的研究明显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从埋设井口定位管—锁口—泥浆循环系统—安装设备—钻孔—扩孔—洗井—下井筒—注浆止水(固井)—排浆—检查固井效果等方面介绍了钻井法施工大口径钢壁立井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8.
黄恒杰  李世新  韦漠  梁官华 《探矿工程》2005,32(1):21-22,24
结合广西凌云至百色二级公路GK44+880~990滑坡工程地质勘察钻探施工,介绍了使用小型空压机进行空气泡沫钻进的方法和成功经验,为在干旱缺水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进行工程地质钻探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9.
海洋浮游生态系统中小型浮游动物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型浮游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指有多少能量通过小型浮游动物传递到桡足类,从而比较沿浮游植物→中型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细菌→小型浮游动物→中型浮游动物两条食物链到达中型浮游动物的能流大小.为达到这个目的,需要研究各个能流路径的传递效率,即能量在各个营养级(初级生产--小型浮游动物,细菌生产--小型浮游动物,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率,小型浮游动物--中型浮游动物)的传递效率.综述了国内外对上述营养级传递效率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的同类研究提供参考.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被小型浮游动物摄食的比例平均为每天60%~75%,大大高于桡足类对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每天10%.海洋浮游细茵的二次生产力相当于初级生产力的30%.其中80%~180%被小型浮游动物摄食.小型浮游动物的毛生长率为30%~40%,生产力是初级生产力的21%~34%.在西班牙西北部沿海,桡足类每天摄食2%~51%小型浮游动物生产力.因此,桡足类通过微食物网摄食的能量是初级生产力的0.4%~17%,与桡足类摄食初级生产的10%处于同一量级.不考虑碎屑提供的能流,小型浮游动物对桡足类饵料的贡献为20%以上,甚至可高达50%.  相似文献   
130.
小型溶洞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勇  阎长虹  许宝田  王宁  郑军 《地质论评》2012,58(3):519-525
根据钻探、物探资料,拟建南京地铁3号线滨江路站—五塘村站沿线穿越的灰岩地层中有数量较大的洞径为2~3m的小型溶洞。通过对该地区地质背景的分析发现,岩溶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溶洞发育规模小但数量多,对开挖后隧道的围岩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法研究了小型溶洞尺寸、与隧道位置关系等不同因素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溶洞尺寸和位置变化时,围岩塑性区也发生变化,塑性区面积随着溶洞尺寸的增大而增大。溶洞位于拱肩时塑性区面积最大,对围岩的稳定性影响大,位于拱腰时最小。隧道开挖后拱顶和拱底处最易破坏,相近条件下串珠状溶洞比单个溶洞的危害性要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