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36篇
海洋学   38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本文描述的上志留统一下泥盆统的苔藓虫标本产自新疆东准噶尔北塔山地区。上志留统考克赛组中包括6属7种,它们是:Fistulipora granulosa Astrova, Hallopora xinjiangensis Lu, Semicoscinium pyramidatum Kopaevich, Sem. fragilis Astrova, Chasmatopora sp., Orthopora sp., Sceptropora sp.; 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中包括2属3种:Fistulipora Sp., Semicoscinium baytikensis Wang et Lu(sp. nov.), Sem. kurjensis Nekhoroshev.根据上述苔藓虫组合特征,可建立两个苔藓虫组合,上志留统为Fistulipora granulosa-Hallopora xinjiangensis组合;下泥盆统为Semicoscinium baytikensis-Sem. kurjensis组合。  相似文献   
112.
褶皱臂尾轮虫大面积培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海产鱼类养殖和人工育苗工作的深入开展,仔鱼期和稚鱼初期饵料的开发和大量培养技术愈亦显示其重要作用[2,6,7,8,]。作者在1985~1990年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人工育苗的实践中使用了多种饵料,认为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O.F.Millier)是其饵料系列中比较理想的开口和初期饵料。它大小适口(130~260μm)、营养丰富,并能保持良好育苗水质。因此,轮虫的大量培养和稳定供应成了大黄鱼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113.
于1992~1994年 ,在中国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试验基地(青岛)进行的“中日合作真鲷增殖放流项目”执行期间 ,对真鲷饵料生物———眼点拟微绿藻 (Nannochloropsisoculata)和L型褶皱臂尾轮虫 (Branchionus plicatilis)进行了大量培养。眼点拟微绿藻的平均接种密度为1211.3×104个/ml,经5~6d的室内或室外露天培养即可达到平均为2341.0×104 个/ml的收获密度 ;采用眼点拟微绿藻和新鲜面包酵母作为混合饵料 ;褶皱臂尾轮虫 (L型 )培养3~4d即可由接种时平均密度148.0个/ml,增长至平均216.8个/ml的采收密度。眼点拟微绿藻和轮虫的日间增殖密度分别是12.8 %和26.6 %。每生产108个褶皱臂尾轮虫需要消耗0.73m3眼点拟微绿藻 (密度为2000×104/ml)和790.8g 鲜面包酵母。采用此法 ,作者连续3a成功地为每年百万尾以上真鲷苗种提供了足够的生物饵料。总结3a苗种培育和生物饵料培养之间的关系 ,作者认为 ,大规模稳定生产海水鱼类苗种时,育苗与饵料生物培养 (褶皱臂尾轮虫和眼点拟微绿藻 )水体的合理比例应为1∶1~1.5∶3。  相似文献   
114.
曹立民  李健  刘淇  王群 《海洋科学》2006,30(5):45-5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摄食诺氟沙星强化卤虫(Artemia)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结果表明:强化4~8 h,卤虫体内的药物质量浓度达到最高,此后卤虫体内药物摄入和排除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温度影响诺氟沙星在卤虫体内半衰期:体长3mm和6 mm的卤虫,在4,16,28℃时的半衰期分别为51.33,19.29,18.64 h和39.67,13.26,12.6 h。对虾摄食诺氟沙星强化的卤虫后,对虾组织中药物质量浓度经时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投喂剂量对Tmax和Cmax影响较大,当对虾给药质量分数分别为800,400,200mg/kg时,肌肉中给药后出现最高血药的时间或达峰时间分别为0.403,0.540,0.481 h;肝胰脏中给药后出现最高血药的时间或达峰时间分别为0.826,1.839,1.469 h;肌肉中给药后的最高血药质量浓度分别为98.943,46.752,10.887 mg/L;肝胰脏中给药后的最高血药质量浓度分别为738.267,597.352,415.268 mg/L。药物在对虾肌肉的消除半衰期(约26.688 h)明显长于肝胰脏中消除半衰期(约13.988 h)。  相似文献   
115.
张立新  范晓 《海洋科学》2002,26(11):18-22
海洋苔藓虫属真体腔动物 ,是海洋底栖动物的重要组成之一 ,种类多 ,分布广 ,常常形成群体 ,密布在岩壁、鱼网、船底、浮标等物体上 ,在海洋污损生物中的出现频率很大。世界上现有苔藓虫5000多种 ,中国海估计有700多种。其中 ,总合草苔虫(BugulaneritinaLinnaeus,又称多室草苔虫)除南北极外 ,广泛地生息在世界各个海域中 ,该群体为紫褐色或褐色 ,幼年时呈扇形 ,老熟后似草丛 ,常常长到10cm以上 ,每只有个虫两列 ,交互排列。1982年 ,美国亚里桑那州立大学Pettit研究小组成功地从采集于加里福尼…  相似文献   
116.
北非Sabratah盆地下始新统El Garia组货币虫灰岩为Bouri油田的主力储集层,其油气产能占Bouri油田的85%左右。基于地震、钻井及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El Garia组货币虫灰岩沉积模式与层序地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El Garia组由1个独立的三级层序SQ1构成,为1个水进体系域和1个高位体系域的叠加;②根据SQ1内部次一级的基准面旋回及叠置关系,可将SQ1进一步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货币虫灰岩主要发育在S1-1层序;③El Garia组沉积期表现为台地缓坡模式,由于受古隆起控制及水体深度的影响,导致货币虫生物滩多呈点状分布在古构造高部位,或呈条带状、裙边状分布在围斜坡部位,非均质性强。   相似文献   
117.
辽东复州湾中石炭世地层兼论华北地台中石炭统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台中石炭统本溪组一般仅代表中石炭世晚期沉积。从已知的几十个海陆交互相本溪组剖面来看,其中(虫筳)类生物群为Fusulina-Fusulinella带;牙形石生物群为Idtognathodus magnificus-Ⅰ.claviformis-Neognathodus ruondyi带,在整个华北地台均可依此进行对比。但在辽东半岛南缘的复州湾一带,中石炭世沉积特征却恰好与本溪剖面相反,下部层段以灰岩为主,上部层段以碎屑岩为主。下部含6层灰岩,(虫筳)类以Profusulinella的丰富种群为特征,可建立Profusulinella带,并可进而划分为3个亚带。牙形石则为Idiognathoides sinuatus-Ⅰ.corrugatus-Declinognathodus lateralis带。复州湾含灰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和本溪含碎屑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对比,依前者之生物组合建立本溪组下部复州湾段(c21),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早期沉积;复州湾以碎屑岩为主的上部层段和本溪含5层灰岩的上部层段对比,依后者之生物组合限定为本溪组上部牛毛岭段(c22),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晚期沉积。  相似文献   
118.
于1987年4—5月在南沙群岛进行综合考察,采集环节动物多毛类样品,经鉴定表明,系多齿鳞虫科1新属,定为新多齿鳞虫属Neopolyodontes,模式种为秀丽新多齿鳞虫Neopolyodontes lepidus gen.sp.nov.,以及新斑鳞虫属Neopanthalis的1新种,命为刺须新斑鳞虫Neopanthalis muricatus sp.nov.。  相似文献   
119.
利用已构建的浙江枝吻纽虫cDNA文库,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gelsolin和actin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其中,gelsolin的cDNA全长1947bp,5′-非翻译区62bp,3′-非翻译区778bp,开放阅读框1107bp,编码369个氨基酸;actin的cDNA全长为1830bp,5′-非翻译区167bp...  相似文献   
120.
通过向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培养液中添加"轮虫克星Ⅰ号",进行以杀除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药物能有效杀灭藻液中的褶皱臂尾轮虫;褶皱臂尾轮虫的死亡时间、死亡率以及杀灭轮虫后螺旋藻的恢复情况与药物的浓度有关;在试验范围内既能杀灭轮虫、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又较小的最佳药物质量分数为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