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43篇 |
免费 | 363篇 |
国内免费 | 5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970篇 |
大气科学 | 900篇 |
地球物理 | 203篇 |
地质学 | 712篇 |
海洋学 | 373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731篇 |
自然地理 | 9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9篇 |
2023年 | 172篇 |
2022年 | 239篇 |
2021年 | 223篇 |
2020年 | 117篇 |
2019年 | 237篇 |
2018年 | 105篇 |
2017年 | 100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22篇 |
2014年 | 586篇 |
2013年 | 332篇 |
2012年 | 246篇 |
2011年 | 210篇 |
2010年 | 218篇 |
2009年 | 248篇 |
2008年 | 245篇 |
2007年 | 186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56篇 |
2004年 | 93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63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49篇 |
1997年 | 52篇 |
1996年 | 45篇 |
1995年 | 49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54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首先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测量实践课程教学中的优点,然后分析了目前测量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后的解决方法,最后给出了测量实践教学虚拟实验系统的构成。 相似文献
92.
93.
河南省黄淮气旋暴雨的天气特征及个例诊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1990-2001年6-8月影响河南省的18个黄淮气旋暴雨个例进行统计得知:影响河南省的黄淮气旋暴雨6月最多,7月次之,8月最少。黄淮气旋暴雨产生有两个源地,一个在河南省三花间略偏南一带,另一个在河南省南部和湖北的交界处,气旋的形成与两地向东开口的喇叭口地形有关。黄淮气旋暴雨发生前24-12 h,地面图上影响系统可分为西路冷空气影响型和倒槽顶部发展型两种;高空图上,河南多受高压脊控制,700 hPa影响系统有人字型切变和低槽型两种,但与地面影响系统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为了进一步揭示黄淮气旋暴雨的发生机理,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2-15日黄淮气旋引发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黄淮气旋暴雨的发生、发展是大气斜压性强烈发展的结果,500 hPa高空急流和700 hPa低涡的移动方向对地面气旋的移动有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94.
成熟盆地仍然蕴藏着可观的油气资源,目前的油气成藏理论面临越来越难、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挑战。受“链”事物属性的启发,通过调研、类比国内外油气成藏过程与分布规律,在继承和发展已有油气成藏理论基础上,结合勘探实践,学界提出了“油气聚集链”的概念和认识。油气聚集链指在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空间上多呈串珠状链式排列在一起的一系列油气藏组合,是油气成藏与分布本质规律的客观体现。油气聚集链在形式上多表现为油气藏多呈串珠状的链式空间分布特征,实质上表现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沿优势运移通道的链式反应和成藏事件;现今复杂的油气分布是地史上多条油气聚集链叠合的反映;一条完整的油气聚集链由内链、中链和外链组成,它们在成藏背景、成藏条件、成藏机理、富集规律和分布模式上既各有特征,又有连续性,更是紧密有机的油气生运聚成藏整体。“同源多链、一链多藏、多链成域、主链富集”是“油气聚集链”的四大特征。与目前油气成藏理论相比,油气聚集链认识的突出优势在于:发现和论证了油气聚集的链式成藏特点和多呈串珠状链式分布规律,提出沿“油气聚集链”寻找油气藏,比沿“油气聚集带”寻找油气藏的效率更高;将勘探目标的预测精度从油气聚集区带范围提高到某个具体圈闭或甜点。油气聚集链认识具有目前其他油气成藏理论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链式思维,精准定位。依据油气聚集链的认识,提出了“找准链源,梳理链节,确定链环,重视主链”和“全链思维、整体研究,顺链找油、精准勘探”的思路,对指导成熟盆地继续挖掘勘探潜力、新区新领域获得勘探突破,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油气聚集链的认识为指导,转变勘探思维,在冀中、黄骅坳陷油气勘探中获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逐步逼近法1995年试验情况与国内外预报台的综合预报以及与国内一些客观预报方法的比较分析,总结出该方法对移动路径明显转折的热带气旋有较好的预报能力,48小时平均误差达到300km以内,特别是当热带气旋的移速发生明显变化时,该方法较之其它客观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6.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紧密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在牢牢抓住学习调研、推进思想解放领先两个环节的同时,顺利启动了八项行动,并对各项行动的具体内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相关处室(单位),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责任考核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97.
研究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决策路径的根本目的在于规避风险,以利润极大化为原则,兼顾社会目标,正确选择投资方向,合理安排投资规模,保证石油化工企业油气资源的持续安全供应和可持续发展,提高集团的竞争力.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具有明显的实物期权特性,传统的NPV方法已经不适应此类项目的评价与决策,本文结合中石化的实际,从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2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油气勘探开发项目投资决策路径,从而丰富了项目投资决策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8.
由多个分离基础组成的多基础系统是常用的海洋结构基础型式。基于破坏包络面理论,分析了砂土地基多基础系统的失效模式,建立了相应的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单一基础和多基础系统不同荷载路径下的荷载安全系数,探讨了破坏包络面理论与分项系数法相结合的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失效模式的分析表明,由于水平荷载的增大,四腿平台结构迎浪侧基础首先到达破坏包络线,其失效模式属于滑动失稳,但由于基础间的运动约束,其并不会出现真正的滑移破坏。随着水平荷载进一步地增大,迎浪侧基础承担的水平和竖向荷载不断减小,导致背浪侧基础受到不断增大的荷载。最终,背浪侧基础也到达破坏包络线,多基础系统失效。分析表明,荷载路径对基础的荷载安全系数有决定性的影响,计算基础的荷载安全系数需指明相应的荷载路径。鉴于破坏包络面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众多因素,基础设计时需采用特定工况下的破坏包络面进行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99.
研究WMSN(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的洞路由算法优化问题。基于启发式思想,提出1种WM-SN的洞路由优化算法HOGGH(Heuris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Geographic Greedy Hole-bypassing routing)。该算法对路由算法生成的路径进行探测,从中寻找波峰节点,再根据探测到的信息计算波峰节点之间的优化增益率,对优化增益率高的波峰节点之间的路径进行路径优化,从而达到对整条路径的优化。仿真实例说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
陆海统筹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破解陆海二元经济、资源结构难题,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陆海兼备、滨江临海是南通典型、独特的地缘优势,伴随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南通市经济社会步入了加速发展新时期.如何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陆海统筹发展新要求,走出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形成“陆地”与“海洋”、“沿海”与“腹地”、“沿海”与“沿江”之间强有力、可持续、全方位的互动关系,进一步释放和激活沿海大开发的潜能,是南通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迫切要解决好的现实课题.正是基于此,南通市从2012年起着手推动“陆海统筹发展”工作,力求通过统筹优化陆海空间,合理配置陆海资源,强化节约集约与高效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陆域与海域互为条件和优势互补的要素资源利用复合体系,构建科学、合理、集约、高效、生态的用地用海新机制和管理新模式,有效破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人地矛盾突出、规划空间不足、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的现实难题.2013年,南通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已经江苏省委、省政府批准实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