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355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MODIS遥感中国近海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检验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TERRA/MODIS)的一级数据和相应的辅助数据,利用MODIS/ARIS预处理软件包(IMAPP)中的气溶胶软件反演得到中国近海气溶胶的光学厚度,与AERONET太阳光度计的反演结果作对比分析,验证了此反演方法的可行性.研究了2002年10-11月中国近海气溶胶光学厚度和Angstrom指数(表征粒子谱宽度)的变化特征,进一步结合气块后向轨迹分析和地理环境背景场信息讨论了卫星反演气溶胶光学参量的适用范围和误差来源,结果表明:IMAPP反演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在东海和日本以南等广阔海域与气溶胶地基观测网(AERONET)的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在渤海和黄海近海岸一带反演值偏高,其主要原因是该海域存在二类水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2.
森林择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山地森林采伐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共识。择伐能充分发挥每棵树木生长潜力,最大限度利用林地生产力,增加林分组成和结构的多样性,提高森林的抗病能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合理循环,减小森林的破碎化程度,提高森林的防护效能,形成和谐的景观。择伐由于符合森林的自然演替规律和自然作业法则,因而越来越受到森林生态学家、生物学家、林学家和森林采伐学家的高度重视。针对国内外森林择伐研究新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森林择伐的理论和作业技术,指出我国今后森林择伐研究的对策及前景。  相似文献   
743.
车载GPS道路测量数据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载GPS由于效率高、精度高、全天候作业、成本低等优点,在电子地图的道路信息采集与更新方面将逐渐取代传统的道路测量方法.根据所完成的道路修测系统,首先介绍了道路修测系统内业数据的编辑处理以及成图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利用车载GPS更新电子地图时,对道路修测系统中数据处理和添加入电子地图部分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了讨论,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最后利用某市某条道路上采集的部分RTK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44.
德保县农业气候资源的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德保县在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保护当地农业气候资源的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45.
矿物吸附金的实验研究及其在红土型金矿形成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Au(Ⅲ)-氯化物和Au(Ⅰ)-硫代硫酸盐被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针铁矿、褐铁矿及黄铁矿的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矿物对AuCl4^-的吸附作用显著大于Au(S2O3)2^3-,粘土矿物对金的吸附能力,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含铁矿物中,黄铁矿>针铁矿>褐铁矿。矿物对金的吸附作用与矿物结构和金的存在形式有关,即受矿物表面基、金组分的稳定性和位阻的影响;天然雨水中所含微量H2O2是Au、黄铁矿等不同矿物氧化-还原的催化剂,可加速地表岩(矿)石的风化氧化过程和Au的溶解与迁移。雨水对红土中的Au具有一定的淋滤浸取能力。红土型金矿形成于富Cl^-、SO4^2-的酸性、氧化的水化学环境,含金黄铁矿等硫化物的氧化不仅直接导致了Au的溶解和酸的释放,而且其反应产物Fe^3 、S2O3^2-等为Au的氧化、溶解和迁移提供了氧化剂和络合剂,并促进Au的溶解和迁移;Au主要以硫代硫酸络合物、氯化络合物及其水合物的形式进行迁移;硫代硫酸根的氧化和风化壳下部的还原作用是导致金络合物失稳、Au被其他矿物吸附和沉淀富集的主要因素。矿物对金的吸附在红土型金矿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6.
古昆虫学的发展、存在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洪友崇 《地质通报》2003,22(2):71-86
对国际古昆虫学的发展作了回顾,大体上将其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开始与积累阶段,发展和繁荣阶段。这两个阶段又可分为8个时期。在古昆虫学的发展史上曾有过3次历史性的重要总结。即Handlirsch A(1906-1908)的《Die Fossil Insketen und die Phylogenie der rezenten Formen》,Rohdemdorf b.b.et al(1962)的《Foundamentals of Paleonentomology》,Carpenter F.A(1992)的《Hexapoda》,以及各国区域性昆虫化石研究和以分类为核心的总结,等等。通过国际古昆虫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部分类为核心的古昆虫学专著基本完成。在国际古昆虫学及中国古昆虫学研究新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古昆虫学研究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加强基础研究工作,包括化石采集、分类、描述;古昆虫学研究与地质学、地质背景相结合;化石昆虫群的演化及其发展史的建立:昆虫的起源;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崇尚科学精神,促进学科发展等。  相似文献   
747.
环境中硒存在形式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33  
已发现107种硒的独立矿物,并随着研究的深入,还会有新的硒矿物发现。对硒的形态和结合态的研究富硒区土壤、煤及黑色岩石中硒是受关注的对象。“分子级”水平的硒形态研究,可能是下一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48.
地浸过程中铀迁移特征及条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地浸过程中铀的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溶浸液中铀浓度值在达到饱和浓度前,随地浸路径延长而逐渐增大;②铀的存在形式及其含量与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相关,当1.9<pH<4.4时,为UO2SO4和UO^2 2;当4.4<pH<5.1时,为UO2SO4和(UO2)a(OH)^5 ;②随着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的变化,铀迁移经历了溶解迁移、水解沉淀、再溶解迁移的多次旋回,即当pH>4.6、Eh<420mV时,溶解状态的铀产生沉淀;当2.0<pH<4.6,420mV<Eh<650mV时,U^6 溶解迁移;当pH<2.0、Eh>650mV时,U^4 溶解迁移;④根据溶浸液中铀浓度和pH、Eh临界值,铀地浸路径可划分出充分浸出带、有效浸出带、铀沉降带和未浸出带,不同特征的浸出带随浸出时间的变化而有序移动。  相似文献   
749.
地下水中氟化物的浓度受Ca^2 和SO4^2-的强度和其成分中络合离子的存在形式控制。在研究区域,位于印度RangaReddy区的AndhraPradesh,在季风季节前后,地下水中的氟化物的浓度分别是从0.7-408ragd和0.4-4.2mg/l。根据相关系数的研究,氟化物与Ca^2 反向相关,与HCO^3-正向相关,而在两种季节期间,氟化物和其他离子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很低的。季风季节前后,F^-浓度的差异是存在的,因为在季风季节后由于雨水的稀释。地下水的离子浓度一般小于它们的原定值。相反,许多地方的氟化物的浓度在季风季节之后都相对的高。这就表明地下水受到了地表污染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750.
在分析华蓥市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制约华蓥市城镇体系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中心城镇凝聚力不强,城镇彼此联系不密切;城镇体系结构初具形态,但不够完善;城镇体系职能等级结构松散,缺少有序的分工协作;城镇发展迅速,但呈现出无序的状况,空间分布零散。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城镇体系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和完善城镇体系结构的措施,使华蓥市城镇能够形成规模等级结构层次分明、职能分工明确、空间分布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实现华蓥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