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04篇
  免费   2431篇
  国内免费   2244篇
测绘学   2087篇
大气科学   1270篇
地球物理   1335篇
地质学   9399篇
海洋学   1778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797篇
自然地理   2891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547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745篇
  2020年   538篇
  2019年   670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502篇
  2015年   626篇
  2014年   1158篇
  2013年   881篇
  2012年   1008篇
  2011年   1045篇
  2010年   991篇
  2009年   921篇
  2008年   1061篇
  2007年   847篇
  2006年   830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521篇
  2001年   547篇
  2000年   497篇
  1999年   399篇
  1998年   377篇
  1997年   336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222篇
  1992年   227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50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采用固相萃取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对闽江河口区域沉积物中8类54种抗生素的含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并利用熵值法对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河口区域24个站点共检出6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苯并咪唑类)19种抗生素,总量范围在4.16~64.74 ng/g,平均值为17.35 ng/g;其中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检出频率达到100%。抗生素总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呈闽江河口上游>北港>南港>河口下游的趋势,人口密集区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排放是上游和北港沉积物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而海水养殖过程中的直接投放可能是河口下游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主要来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抗生素的生态风险值RQ<1,然而替米考星和甲硝唑在研究区域的RQ>1,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82.
分析了海洋测绘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和新形势对海洋测绘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在分析研究相关领域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依据《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拟制了海洋测绘标准体系框架,并初步拟制了5大类21小类共247项各级别的标准名称、宜定级别等,可为海洋测绘领域的工作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持,为海洋测绘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3.
文章根据2011-2018年在象山港海域调查的象山港水文、水团、水环境、沉积物环境、生物生态等调查数据,将象山港海域划分为若干个具有不同生态变化特征的区域,研究象山港海域内的空间异质性,以便剖析各区域环境的问题。研究发现:象山港水交换特征、水团分布、水环境、沉积环境和生物生态特征将象山港划分为A、B、C、D、E 5个区评价较为合理。该方法可以有效并合理地对象山港海域做出评价,并为相关海洋科学工作者和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4.
文章通过钦州湾现场调查资料,分别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湾内水质的污染状况和富营养化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讨论不同的富营养化水平条件下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响应。结果显示,钦州湾的污染状况和富营养化程度从湾顶至湾外呈现由重至轻的梯度变化,并出现两个“极端区域”:茅尾海化学需氧量(COD)和营养盐的污染指数劣于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并重度富营养化;外湾污染指数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并贫营养化。分析表明,茅尾海的重度富营养化是由河流输入、相对封闭的地形以及过度的牡蛎养殖造成,而外湾的贫营养化则主要归因于较少的水产养殖和陆源污水排放以及大量的浮游植物对磷酸盐的消耗。叶绿素a在这两个区域均呈现低值,茅尾海内主要是由于贝类滤食大粒径浮游植物和真光层深度下降引起,而外湾则是氮磷比(N/P)失衡,浮游植物生长受磷限制导致。另外,核电站温排水有可能是导致叶绿素a较高的原因。减少茅尾海内的养殖规模,种植红树林,集中污水于外湾排放,加强温排水口的水质监控是保证钦州湾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相似文献   
985.
利用西太平洋地区的雅浦-马里亚纳海沟附近海域的多波束水深数据,获得了9.8°N—13.2°N、132.2°E—145°E矩形区域内的高精度水深地形图。通过对精细地貌进行研究发现,马里亚纳海沟南部的洋坡上发育有大范围的地垒、地堑型地貌,雅浦海沟北部存在明显的分段性特征,菲律宾海盆和帕里西维拉海盆内存在不同展布方向的大规模脊-槽地貌。研究结果表明此处复杂的地形地貌特征主要受板块运动的控制。最后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该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986.
在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多,海洋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进行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科学评价方法的研究可以为开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本文首先基于贝叶斯网络基本理论,构建了海洋生态环境状况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再以山东省为例,充分融合专家经验知识与客观数据,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评价了2013—2019年山东省近海生态环境状况,分析了各评价指标间关系及其对近海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程度。评价结果表明2013—2019年山东省近海生态环境状况保持一般状态,海洋环境质量与海洋生态灾害类指标对评价结果影响最大,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初见成效。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有效评价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结果对于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87.
海洋生态文明研究进展及其评价体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生态文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是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着眼点。本文全面梳理比较了国内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进展与实践探索,从概念内涵、应用领域、评价指标、示范区建设、实践经验五个方面梳理了现有研究,并采用重要性指数对现有研究中海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及当前形势,构建了海洋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88.
根据广西近岸海域2015年3、5、8、11月4个航次的海水中营养盐监测数据,分析了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应用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对整个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广西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状态总体良好,时空分布受陆源污染的影响,营养盐质量浓度呈湾内-湾口-湾外递减趋势。多数站位点氮磷比常年大于Redfield比值,处于磷限制状态。钦州湾内和大风江口是富营养化最为严重的水域,其次是防城港湾内、廉州湾内和铁山港湾,呈磷限制状态,容易在磷污染增高时,爆发富营养化,应特别加以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989.
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开发利用过度,生态问题突出。本文以社会环境学理论、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建立了环渤海湾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单项评价法,以地级市为基本单位对环渤海湾地区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滨州市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其次为唐山市和天津市,沧州市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  相似文献   
990.
文章介绍海洋文化景观的属性、定义和构成;将辽宁省海洋文化景观资源分为海洋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2个大类,其中海洋物质文化景观包括海洋自然文化景观、海洋遗迹文化景观、海洋聚落文化景观、海洋宗教文化景观、海洋旅游文化景观和海洋设施景观,海洋非物质文化景观包括海洋历史文化景观、海洋民俗文化景观和海洋艺术文化景观,分别概述具体类别资源的代表内容;提出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辽宁省海洋文化景观,研究海洋文化景观对于海洋文化建设和提高海洋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