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7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6-2008年贵南县春、秋季土壤水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鹏  钟存 《青海气象》2010,(3):29-31,32
利用贵南县2006-2008年生态监测土壤水分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春、秋0-30cm土壤重量含水率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土壤水分年际变化明显,春季过马营、森多乡、塔秀乡三地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年份出现在2008年,最低年份过马营、森多乡出现在2007年,而塔秀乡则出现在2008年,最高年较最低年土壤含水量多分别为39.5%、48.1%、56.3%。秋季过马营、森多乡、塔秀乡三地最高年份较最低年份土壤含水量分别偏多21.2%、34.4%、37.3%。春季贵南过马营、森多乡、塔秀乡0-30cm各层土壤含水量以塔秀最大,森多乡次之,过马营最小,土层由浅至深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最深处为含水量最大值;而秋季土壤含水量则呈现出两头低,中间高的变化特点。贵南县春、秋0-30cm土壤含水量呈现为自西向东下降趋势。各地春、秋季0-30cm土壤重量含水率大小顺序依次是:塔秀-森多-过马营。  相似文献   
42.
中国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和潜在可预报性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中国130个测站1961—2004年的日降水量资料,使用低频白噪声延伸法和方差分析法估计了中国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方差和潜在可预报性。结果表明:中国季降水量的气候噪声方差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其次是春秋季,冬季最小,而且内陆的季节变化比东南沿海的季节变化显著。季降水量的潜在可预报性有较大的季节和区域差异,但总体来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季降水量是潜在可预报的。以绝对误差小于均方差0.68倍作为预测正确标准,全国大部分地区季降水量的预报正确率上限为50%-60%。  相似文献   
43.
珠三角地区一季中晚稻种植模式气候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2004~2006年田间试验资料、气候资料和不同生育期的农业气候指标,分析了珠三角地区一季中晚稻种植模式的气候适应性。结果表明,前中期温度较适宜,后期温度偏高,全生育期降水适宜略偏多,光照适宜。提出了珠三角一季中晚稻种植的栽培、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4.
利用1959-2006年平舆县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平舆县的年、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并用Mann-Kandell检验法对年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突变检验.结果表明:48年来平舆县气温以增温为主;就各季节而言,除了夏季以降温趋势为主外,其他各季节均以增温趋势为主.特别是冬季,增温趋势十分显著.利用Mann-Kandell检验法对逐年平均气温突变检验结果显示,在1989年附近可能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45.
针对植物-土壤系统中滴滴涕及其代谢产物的动态情况及影响因素,开展了野外与室内相结合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环境介质,农田土壤对以油菜和玉米为代表的作物中滴滴涕类化合物(DDTs)的富集起主要作用;油菜和玉米农作物根系和根际土中滴滴涕的浓度分别呈现增加和降低的动态。提高根表面积可以增加作物根系对DDTs的富集,并且在相同暴露条件下,根表面积的作用要大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四口井(库南1井,轮南46井,塔中12井和塔参1井)寒武-奥陶系12个碳酸盐岩烃源岩(泥灰岩,泥质灰岩和云岩)岩芯样品抽提物芳烃组分中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组成和丰度变化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Ⅰ二苯并噻吩、甲基二苯并噻吩型;Ⅱ二苯并噻吩、甲基二苯并噻吩、二甲基二苯并噻吩+三甲基芴混合物型;Ⅲ二苯并噻吩、甲基二苯并噻吩、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和三甲基二苯并噻吩型。研究的塔北、塔中隆起11个海相油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分布类型均为二苯并噻吩、甲基二苯并噻吩、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和三甲基二苯并噻吩型,和海相烃源岩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第Ⅲ种分布类型完全相同。据此推断:塔北隆起8个海相油可能主要来源于塔北轮南地区下奥陶统;塔中隆起3个海相油可能来源于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  相似文献   
47.
任琦  巩远发  刘雪宇 《高原气象》2023,(6):1444-1456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1961-2020年中国黄土高原地区64个站点逐日昼夜降水数据,将黄土高原分为两个区域(季风区和西风区),并使用线性趋势、 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两个区域两个季节(湿季和干季)昼夜降水日数和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黄土高原季风区和西风区昼夜降水均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季风区湿季(5-9月)昼夜降水日数占全年的比例都达60%、降水量到75%以上,西风区湿季昼夜降水日数占全年的比例则都近70%、降水量到80%以上。黄土高原有西风区变湿、季风区变干的趋势;其中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西风区湿季白昼降水量增加的站点高达77.8%,干季昼夜都有超过50%的站点降水量增加;季风区湿季昼夜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减少的站点分别超过80%和50%,干季则分别超过95%和80%。  相似文献   
48.
王華文 《气象学报》1941,15(2):73-82
(一)四川冬乾之原因四川地形,周圍高竣而中部低平,具有盆形,故有盆地之稱;東北省境為大巴山脈,高度自一千公尺至二千五百公尺,岷山山脈屹立西北邊陲,約三千至四千五百公尺之高度,西為大雪山,西南涼山,高度均不下二千至四千五百公尺,即正東川鄂界上之巫山山脈及東南方向之武陵山脈婁山山脈,皆有一千至一千五百公尺之高度,各大山脈,環立四周,愈向中心,高度愈減。盆地内部除成都平原為一眞正之平曠地形外,其(?)丘陵起伏,地面相互間之比較高度,约在一百公尺左石。四川地形既由周圍向中部低窪,則省境河流,亦應由四周  相似文献   
49.
高学文 《气象学报》1937,13(1):39-42
本省今年自入秋以来,气候亢旱,雨泽稀少;粮价曾一度高涨,人心惶惑,望雩者致为殷切。顾今岁秋季雨量,虽非绝对过低,较谐前光绪二十八年及民国二十一年等大旱时代,已迥不相同,然若考之於近数年,与夫在四季雨量上之分配,则减逊良多,此实属昭彰难讳之事实。作者为明瞭其原因,不揣譾陋,试为探讨,讹误难免,尚幸方家指正之!  相似文献   
50.
竺可桢 《气象学报》1936,12(4):179-183
民国二十五年虽只过去了三个月,可是世界上各国的水灾,冰灾,雪灾已经层见迭出。元旦那天英国的泰晤士河就氾滥成灾,到了三号法国的洛淮河Loire水淹Nantes城。未几澳洲洪水为患,美国风雪成灾。一月二十九号美国东部严寒,著名的那汇格拉瀑布全部冻结。二月间我国塘沽大沽口外先後三次为凌冰所阻,输只固冻在冰块中,航运完全停顿,损失估计达四百万元,甚至要用飞机来带粮食供给轮上的旅客和水手。二月二十三四号我国西北酒泉炖煌一带大雪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