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2002年农业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业气象情报网收集的2002年实时监测资料,详细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作物生长季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海温与中国黔东南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1960—2006年黔东南各季降水与海表温度SST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SST与不同季节降水的相关时间、相关程度有较大差异。印度洋B区和NINO W区SST对中国黔东南地区降水影响显著的月份较多,中、东太平洋SST与秋、冬季降水影响显著。春、冬季降水与印度洋B区和NINO W区SST相关最为显著;夏季降水与黑潮A区SST相关最为显著;秋季降水与中、东太平洋的NINO 3.4区和NINO综合区SST相关最显著。ENSO暖事件与发生年冬季和结束年秋、冬季以及结束年的翌年春、夏季降水关系较为密切,ENSO冷事件与发生年的冬季和结束年的秋季降水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133.
半干旱区退化草地地表能量收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试验站2002年10月~2003年12月在退化草地下垫面获得的近地层湍流通量及能量的连续观测资料(样本间隔30min),分析了半干旱地区退化草地下垫面近地层能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同时还讨论了干湿季转换期及不同季节近地层能量收支特征,以及天气状况对近地面层能量收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4.
与华北干旱相关联的全球尺度气候变化现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ERA-40再分析资料集的风、温度、水汽等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干旱以及北非萨赫勒地区干旱化的气候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指出在亚非季风区上空存在一个年代际的季风环流异常遥相关波列,正是由于此波列的作用,使得我国华北地区从1965年以后所发生的干旱与北非萨赫勒地区干旱化存在着明显的相关联.并且分析了这两地区的干旱与之相关联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指出由于1965年之后北、南半球气温变化差异的减少导致了亚非季风系统发生了年代际减弱和南撤,从而使得华北和北非萨赫勒地区发生了持续干旱现象.    相似文献   
135.
随着对物候知识的不断丰富及物候学的逐步发展 ,认识到应考察物候现象综合划分季节 ,归纳起来其理由为 :物候现象正好反映的是过去一段时间里气候条件的积累对生物的综合影响 ;所划分的物候季 ,不仅能反映农业季节的特点 ,而且也能说明每个季节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有什么气候条件对农业有利或不利 ;得出的季节指标能反映气候对农作物的综合影响及气候与生长季的年季变化 ;能反映地区间的不同气候及农业气候方面的差异 ;指标简单明了 ,便于记忆 ,在群众中极易推广。根据 1 984年“全国物候学研究工作会议”通过的标准 :中国温带地区 ,…  相似文献   
136.
青藏高原四季划分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青藏高原60个测站19612007年逐日气温资料, 分析常用的四季划分方法在高原的适用性, 指出各种四季划分方法的不足和局限, 并根据四季持续时间的合理性、物候特征、海拔高度、气候 (温度) 分布特征等因素提出了针对不同的生产、生活目的而建立的新四季划分方法。探讨认为: (1) 根据高原物候特征和气温相结合的方式得到的“物候四季划分方法”即“4℃-12℃-10℃-1℃”对高原农牧业尤为适合; (2) “海拔季节划分方法”对高原旅游和人们衣着尤为适合, 海拔季节划分方法把高原分成二个区:海拔4000m以上四季划分方法为“5℃-12℃-12℃-5℃”, 4000m以下四季划分方法为“5℃-15℃-15℃-5℃;” (3) “生活季节划分方法”对高原不同区域的生产生活尤为适合, 生活季节划分方法将高原分为三个区:Ⅰ区四季划分方法为“6℃-16℃-16℃-6℃”, Ⅱ区四季划分方法为“5℃-12℃-12℃-5℃”, Ⅲ区四季划分方法“7℃-7℃”划分春冬和秋冬, 不存在夏季。最后, 综合以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初步定义“高原普适季节划分方法”即“5℃-15℃-15℃-5℃”为高原总体的四季划分方法, 对高原整体的国民经济和政府活动、旅游、人们的衣着、生活生产、季节类产品的销售具有总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7.
基于RFE2.0模型和Penman-Monteith模型,采用潜在蒸散降水比分析了2001—2010年青藏高原生长季(5—9月)干湿气候的时空变化格局,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干旱和半干旱区占整个青藏高原区域的67%,主要集中在高原中部及中部以北;(2)2001—2010年有25%的区域在逐渐变干,北部干旱程度总体上在逐渐减轻,南部及东南部有变干倾向;(3)降水是导致高原区域干湿气候空间格局差异的主要因素,高原干湿气候对潜在蒸散变化的敏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138.
自50年代以来,营口市气候呈明显变暖趋势。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气候变暖趋势加快。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尤其对作物生长季(3~10月)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9.
对1951—2008年中国160站年和四季的气温、降水序列是否服从正态分布进行显著性检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气温和降水序列中的年代际异常分量显著性作了严格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1)大多数测站气温序列服从正态分布,大多数测站降水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气温、降水序列是否服从正态分布与地域有一定联系。2)气温、降水序列中年代际变化分量的显著性存在明显差异,多数测站气温序列年代际分量显著,只有少数测站降水序列的年代际分量显著。3)因为1951—2008年中国160站年、季气温和降水序列不全服从正态分布,特别是降水序列的非正态性严重,建议对它们的统计显著性检验采用Monte Carlo方法。  相似文献   
140.
摘 要:对新疆博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区1958-2005年作物生长季降水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博州地区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存在显著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水偏多年略多于偏少年;降水存在5~7 a、16 a 和30 a 左右的周期变化;90年代以来,由于博河上游地区5月份降水偏少,而且博河中游地区第一场"透雨"日期又快速推后以及透雨次数减少等原因,造成河谷一带春夏干旱尤为突出;而在6-8月份,博河上游地区降水量与大雨日数的显著增加却极易诱发山区洪灾;秋季月降水量的普遍增加对作物的采收晾晒不利,但是山区秋季降水的增加有利于秋水转为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