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8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50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0312号台风“科罗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0312号台风“科罗旺”路径变化特点、造成广西台风大风历史极值以及沿海强降水的天气原因进行分析,认为:①后期贝湖低槽发展南伸影响了副高的稳定,同时南海高压减弱消失等原因导致了台风运动路径由前期偏南西移转为后期偏北西移;②台风穿过雷州半岛南部前后,副高脊线持续南压,使后期北抬的台风与副高之间气压梯度增大,台风中心涡度变化小、uv分量明显增大,是造成近海大风历史极值的主要原因;③南海、孟加拉湾一带季风云涌与台风相遇是造成沿海强降水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02.
利用热带气旋路径客观分析方法,将1972—2011年间共131个孟加拉湾热带风暴的移动路径分为3类:西行(A类)、北行(B类)和西北行(C类)。类型A主要生成于孟加拉湾西南部,占全部TS的16%(21次),季节分布为单峰型,主要在秋季,有90%(18次)登陆,登陆点大部分为孟加拉湾海岸西段(85 °E以西),有5%达到2级飓风以上强度,对西藏基本没有影响;类型B主要生成于孟加拉湾中部,约占全部TS的56.6%(74次),是主要的风暴移动路径,呈双峰型季节分布,是春季TS的主要路径类型,有91%(67次)登陆,登陆点大部分为孟湾海岸中段(85~95 °E),有19%达到2级飓风以上强度,对西藏影响最大,是造成西藏强降水的主要TS路径类型;类型C主要生成于孟加拉湾南部,约占全部TS的27.5%(36次),主要形成于秋季,是冬季TS的主要路径类型,有64%(23次)登陆,大部分在西段登陆,持续时间较长,对西藏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3.
吴国雄  张永生 《大气科学》1998,22(6):825-838
使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客观分析资料、ECMWF/TOGA补充数据集,美国NMC气候分析中心的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存档的中国336个测站的降水资料,研究了1989年春天青藏高原和邻近地区的热力特征和环流特征,及其对亚洲季风区季节转换的影响。文中集中分析了表面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9年亚洲季风的爆发由三个接续的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5月上旬在孟加拉湾东岸,称为孟加拉(BOB)季风爆发阶段。第二阶段是5月20日左右开始的中国南海(SCS)季风爆发阶段。第三阶段是6月10日左右开始的印度上空的南亚季风(或称印度季风)的爆发阶段。分析表明,正是由于青藏高原的热力和机械强迫作用才使亚洲季风首先在孟加拉湾地区出现。BOB季风环流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条件,使SCS季风接着爆发。最后随着亚洲热带流型的西移,印度季风爆发才发生。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基于1982-2021年的NOAA最优插值海表温度等资料,分析了孟加拉湾海洋热浪季节分布特征与可能成因。结果表明:大致以斯里兰卡岛与缅甸伊洛瓦底江河口连线为界,孟加拉湾西北部与东南部海域海洋热浪频率和天数呈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在湾西北部海域,海洋热浪频率和天数季节变化较显著,均在夏季达到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而在湾东南部海域,二者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弱。依据海洋热浪累积强度将海洋热浪从弱至强分为I~IV4种等级。分析显示,I类和II类较弱海洋热浪主要发生于夏、秋季的湾西部或西北部海域;Ⅲ类以上严重海洋热浪则多发于春季的安达曼海和湾东南部海域以及夏季的缅甸西南部海域。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春、夏和秋季大部分海洋热浪活跃区,较浅的混合层及海表净热通量的变化对这些海区海洋热浪活动可能起主要作用,而冬季湾东南部海域海洋热浪形成与维持可能主要与赤道远地强迫有关。  相似文献   
105.
根据月平均热通量(TropFlux)资料,使用相关分析和线性倾向估计以及经验正交分解(EOF)等方法,标记5个特征海区,以反映北印度洋净热通量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冬季阿拉伯海失热区比孟加拉湾失热区失热多;夏季只有亚丁湾海域失热,斯科特拉区得热量值和赤道区相当。北印度洋净热通量季节分布呈现春季峰值大于秋季的双峰分布。近些年来,阿拉伯海和亚丁湾海域失热减小,孟加拉湾失热增多,赤道得热有下降的趋势。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亚丁湾失热区净热通量的季节、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主要由潜热和感热决定,亚丁湾夏季失热还与长波辐射有关。冬季净热通量异常场分解出3个独立模态,累计贡献率可达53.87%,第一模态为主模态,阿拉伯海失热区失热减少、孟加拉湾失热区失热增多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夏季净热通量异常场前3个模态的累计贡献率为57.42%,第一模态为主模态,北印度洋全场一致性得热,且以热带印度洋西部为最强的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106.
Mahmood  Mam  M.  Mustafa  Mam  Joseph  R.  Curry  万玲 《海洋地质》2009,(4):23-42
印度次大陆东北部的孟加拉湾盆地位于印度地盾和印缅山脉之间,由三个地质区组成:(1)稳定陆架区;(2)中央深盆区(从东北部的Sylhet海槽向南部的Hatia海槽延伸);(3)Chittagong-Tripura褶皱带。由于盆地位于三大板块相互作用之处,即印度、缅甸和西藏(欧亚)板块,这些地质区的盆地充填史变化相当大。前寒武纪变质沉积和二叠-石炭纪岩石仅在稳定陆架区钻遇。印度地盾前寒武纪准平原化之后,孟加拉湾盆地的沉积作用开始在孤立的基底之上地堑盆地内发育。随着冈瓦纳大陆在侏罗纪和白垩纪破裂,印度板块向北运动,盆地在白垩纪开始向下挠曲,沉积作用开始在稳定陆架和深盆内发育。自那以后,沉积作用在大部分盆地内连续进行。盆地的沉降是由于地壳的差异调整、与南亚不同要素的碰撞、东喜玛拉雅和印缅山脉的隆升引起。随着冈瓦纳大陆的破裂,在白垩纪向下挠曲期间,几条发育较好的断层开始运动。到始新世,由于重要的海侵,稳定陆架区处于碳酸盐环境,而深盆区受深水沉积作用控制。孟加拉湾盆地沉积作用类型的重要转变发生在中始新世到早中新世期间,是印度与缅甸和西藏块体碰撞的结果。进入盆地的碎屑物流从北部的喜玛拉雅和东部的印缅山脉迅速增加,紧接着是盆地沉降速率的增加。在此阶段,深海沉积作用控制了深盆区,而盆地东部广泛出现深-浅海沉积环境。到中中新世,随着板块之间持续的碰撞和喜玛拉雅和印缅山脉的隆升,大量的碎屑物流从东北部和东部进入盆地.整个中新世,沉积环境继续变化,从盆地内的深海棚到盆地边缘的浅海相和海岸相。上新世以来,大量的沉积物从西部和西北部充填在孟加拉湾盆地,主要的三角洲建造继续发育成为现在的三角洲地貌。自白垩纪以来,由于这个地区主要板块运动和碰撞类型,恙加拉湾盆地的结构一直在变化。然而,当占地理环境和物源区发生变化时,盆地可以识别出三个显著变化,即出现于早始新世、中中新世和上新一更新世。现今的盆地具有的北部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系和南部盂加拉深海扇这一结构彤成于上新-更新世后半期,在那以后的三角洲进积受到东喜玛拉雅造山作用的强烈影响、孟加拉湾北部的更新世冰川活动伴随着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107.
依据现有研究提供的信息,在孟加拉国孟加拉湾(BoB)新划定的超过90 000 km2的海域基于Ecopath方法利用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数据构建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对食物网中营养级从1(主要生产者和碎屑)到3.45(鲨鱼)的各功能群之间的营养相互作用进行评估,所研究的共19个功能群被认为代表了其中所有的营养级。大多数消费者的生态营养转换效率(EE)超过0.80;表明这是一个被高度利用的生态系统,并且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此外,整个生态系统的净效率(0.0018)和能量转换效率(11.12%)标志着当前这一"正在发展中的生态系统"已趋向成熟。生态系统的冗余度(64.6)和聚合度(35.4)也表明了这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本研究认为这一海域具有显著的后备力量面对压力情况并有能力快速恢复到初始状态。  相似文献   
108.
0604号台风"碧利斯"持久不消及造成云南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红  王曼  曹中和  赵娜 《台湾海峡》2008,27(2):256-26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 1°×1°6h再分析资料对0604号台风"碧利斯"登陆后持久不消及其造成云南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两高间强而宽广的辐合带和西南急流增强使台风低压在陆上连续5d不消,副高、西南急流在低压区形成的最大风速中心位置决定台风低压移动方向.此次云南台风暴雨是在台风减弱低压主导作用下,激发强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形成利于垂直运动深厚发展伴有强抽吸作用的暴雨动力结构,孟加拉湾水汽源源不断向云南上空输送,经低层强水汽辐合抬升凝结而造成的.影响云南500hPa低压干位涡涡源中心值越大地面降水越强,850hPa干、湿位涡可提前12h预示台风减弱、移动方向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9.
Actinomycetes population from continental slope sediment of the Bay of Bengal was studie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during two voyages of FORV Sagar Sampada in 2004 (May-June) and 2005 (July) respectively from 11 transects (each transect had ca. 200 m, 500 m, and 1 000 m depth stations). Th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of overlying water, and sediment samples were also recorded. The actinomycete population ranged from 5.17 to 51.94 CFU/g dry sediment weight and 9.38 to 45.22 CFU/g dry sediment weight during the two cruises respectively. No actinomycete colony was isolated from stations in 1 000 m depth.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significant variation among stations (ANOVA two-way, P〈0.05), but no significa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cruises (ANOVA two-way, P〈0.05). Populations in stations in 500 m depth in both cruis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200 m depth stations with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ANOVA two-way, P〉0.05). Three actinomycetes genera were identified. Streptomyces was found to be the dominating one in both the cruises, followed by Micromonospora, and Actinomyces. The spore of Streptomyces isolates showed the abundance in spiral spore chain. Spore surface was smoot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influencing physico-chemical factors were sediment pH, sediment temperature, TOC, porosity, salinity, and pressure. The media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was prepared with seawater. Thus, they may represent an autochthonous marine flora and deny the theory of land runoff carriage into the sea for adaptation to the salinity of the seawater and sediments.  相似文献   
110.
李汀  琚建华 《气象学报》2013,71(1):38-49
通过对1979—2008年热带太平洋30—60 d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指数、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和日本气象厅降水资料的分析,发现热带东印度洋MJO强度和传播状况影响孟加拉湾西南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及相关低频环流、对流和降水分布。当热带东印度洋MJO在春末夏初较活跃时,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季节内振荡活动在4—8月比其不活跃时提前约20 d(约1/2个周期),其对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影响可持续整个季风期,使西南季风的季节内振荡不仅酝酿期和活跃期提前发生,季风期有所延长,季节内振荡也更强。西南季风季节内振荡具有明显的北传和东传特征,北传沿孟加拉湾通道从赤道向副热带推进,而东传则沿10°—20°N从孟加拉湾向东传至南海地区。春末夏初时热带东印度洋MJO的异常状况,正是通过对西南季风季节内振荡东传和北传的影响,进而对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季节内振荡在季风期的酝酿、维持和活跃产生作用,这种作用同时体现在强度和时间上。孟加拉湾西南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强度与热带东印度洋MJO在4月21日—5月5日的活动呈现显著负相关,当热带东印度洋MJO在春末夏初较活跃时,孟加拉湾西南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强度较大,在5—8月经历3次季节内振荡波动,低频对流场和环流场在1—3位相(孟加拉湾西南夏季风季节内振荡为正位相)和4—6位相(负位相)时呈反位相特征,这是由MJO低频对流的东传及在孟加拉湾和南海这两个通道上的北传引起的。从印度半岛到菲律宾群岛的降水在1—3位相和4—6位相上分别为正异常和负异常,其中,在第2位相(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季节内振荡波峰)和第5位相(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季节内振荡波谷)时分别为降水最大正异常和最大负异常。反之,在热带印度洋MJO在春末夏初不活跃年时,孟加拉湾西南夏季风季节内振荡活动较弱,强度偏弱且振荡也不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