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40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64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北祁连造山带老虎山地区下奥陶统和中、上奥陶统硅质岩的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下奥陶统硅质岩为生物化学作用成因,沉积于被动大陆边缘深海环境;中、上奥陶统下部与玄武岩共生的硅质岩显示热液成因,沉积于洋脊环境;中、上奥陶统上部硅质岩指示生物化学成因,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上述特征表明老虎山地区在早奥陶世为相对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所含硅质岩和陆缘碎屑岩为大陆斜坡相浊流沉积。中、晚奥陶世柴达木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在弧后产生离散型活动大陆边缘,形成弧后盆地,硅质岩及其共生的枕状玄武岩和浊积岩应属于扩张弧后盆地的产物。  相似文献   
52.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藏的气源迄今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笔者简述了气源对比存在问题及研究思路,并利用多指标综合对比法系统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的气源,初算了不同区块气源的混合比.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风化壳天然气既有石炭-二叠系来源为主的煤成气,又有下古生界自身来源为主的油型气.中部气田东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煤成气(石炭-二叠系来源约占70%),中部气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区块的天然气主要为油型气(下古生界自身来源约占60%~70%).  相似文献   
53.
奥陶系顶部马家沟上组合(马五1-马五4)风化壳储层是苏里格气田东区下古生界主要产气储层,其中马五1+2及马五41是该区块的主力产气层.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室内薄片分析及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分析认为:苏里格气田东区马家沟上组合储层岩石类型以含膏粉晶-泥粉晶白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膏模孔+溶缝为主;储层受沉积、成岩、岩溶古地貌及构造共同控制,沉积-成岩是白云岩储层的主控因素,有利沉积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成岩作用决定了最终储层空间的形成,构造对储层主要起到沟通渗滤作用,而岩溶古地貌从宏观上控制着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和天然气储集保存状况.  相似文献   
54.
对江苏沛县新庄铁矿区富水性规律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沛县新庄铁矿属于典型的矽卡岩类接触交代型铁矿,矿区主要富水含水层为奥陶系灰岩。分析了该矿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矿区含水层特征及断层富水性特征,初步总结了该矿区富水性规律。认为矿坑涌水主要受上覆灰岩控制,其次受构造断层控制;断层的涌水量受裂隙充填影响变化较大,增加了突水、透水的风险性,将直接威胁矿山的生产安全。总结该矿区富水性规律,可为国内相同类型矿山的前期勘查及后期矿床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山西太原古交矿区马兰煤矿主斜井底水仓布置在奥陶系顶部隔水关键层内,其底板为奥陶系峰峰组灰岩,隔水层厚度4.17 m,受到底板奥灰承压含水层的严重威胁。为了消除突水隐患,在水仓底板岩石变形破坏机理模拟研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到研究区奥灰含水层距离近、水量大的特殊情况,探索出一种新型注浆加固方法对水仓底板进行注浆加固,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设计为一钢筋混凝土盖先覆于水仓底板上,同时用加强筋与围岩连接,之后再采用浅孔低压与深孔高压交替注浆充填的方法进行加固。此方法使水仓底板与围岩成为一个整体,对浆液起到封闭作用,使底板更加稳固。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塔北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相类型、相带区域组合及分布特征的研究,根据岩石特征、沉积结构和相序特征的分析,建立了塔北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沉积演化模式。研究认为塔北下奥陶统蓬莱坝组、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中奥陶统一间房组和上奥陶统吐木休克组沉积相横向分布较稳定。蓬莱坝组、鹰山组鹰四段、鹰三段为局限台地相;鹰二段为半局限台地相;鹰一段和一间房组属于开阔台地相,但向上水体不断变浅,一间房组沉积时期开始出现点礁;上奥陶统吐木休克组沉积时期区域整体沉降,为沉没台地-斜坡-盆地沉积。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沉积时期盆地整体抬升,区域沉积厚度和沉积相出现较大变化,早中期发育碳酸盐开阔台地相,后期为典型的台地边缘相。  相似文献   
57.
毛丹凤  何登发 《地质科学》2023,58(1):165-179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奥陶系盐下油气勘探近年来取得重要突破,明确中深层中元古界—奥陶系的地震反射波组特征,具有重要油气勘探意义。运用最新的钻井和地震资料,在不同岩性速度分析基础上,井—震联合精细标定,明确波组横向变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中深层地震反射可划分为连续性较好的奥陶系与连续性较差的前奥陶系两大波系,细分为中-弱振幅、低-中频、连续性较差(Ⅰ),中-强振幅、低频、连续性较好(Ⅱ),中-弱振幅、连续性较好(Ⅲ),中-强振幅、中-高频、连续性好(Ⅳ)4类波组;2)不同岩性组合方式及厚度变化使同一地层在不同地区波组特征不同,Ⅰ类波组分布在前奥陶系,Ⅱ类波组分布在米脂区马一段,Ⅲ类波组分布于中东部马二段与马四段以及华池区马三段,Ⅳ类波组分布在米脂区马三段以及中东部马五段;3)波组横向突变及纵向接触关系揭示该区发育两大类盐滑脱褶皱及低角度削截与超覆不整合。波组特征分析为中东部中元古界—奥陶系构造演化、沉积相带展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通过精细岩芯描述、单井沉积微相分析与地震相、测井相综合研究,认为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西缘奥陶系柯坪塔格组下段顶部含油气砂体中,发育3种类型的准层序:①粒级由底部粗—中下部细—上部粗的、反映整体向上变浅的海侵滞留沉积—海泛泥岩—滨岸沉积准层序,羊屋2井5460~5468 m含油气段位于该准层序内;②粒级向上变粗的滨外泥岩—临滨-前滨沉积,顶部受风暴影响的准层序,跃南2井6503~6512 m含油气段位于该准层序内;③粒级向上变细的潮下带—潮间带沉积的准层序,吉南1井5465~5486 m含油气段属于此准层序。发育于羊屋2井中的第一种准层序内含油气砂体在时间上属于较早的准层序3,发育于跃南2井、哈得13井中的第二种准层序与吉南1井中的第三种准层序内的含油气砂体属于稍晚的准层序4。早期沉积的、发育于羊屋2井顶部的第一种准层序是有利储层发育段,该井区以北靠近柯坪塔格组下段顶面尖灭线附近的准层序3时期沉积的临滨相储层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59.
玉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加里东期和海西期构造作用的改造,东部断褶带和西部斜坡区断层发育,中部平台区断层不发育,导致勘探目的层鹰山组上部与鹰山组下部和蓬莱坝组储层发育特征的不同。鹰山组上部的储层主要受控于加里东期构造活动所造成的地层抬升暴露剥蚀,形成了以大气淡水溶蚀为主的储集空间类型;而鹰山组下部和蓬莱坝组储层则主要受到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硅化作用以及伴随着断层的形成而发育的裂缝和热液的改造作用的控制。氧碳同位素和87Sr/86Sr比值的分布特征也进一步证明了两种不同储层类型的主控因素。鹰山组上部洞穴中方解石的氧碳同位素值(δ18OVPDB:-12~-4‰VPDB,δ13C:-3~1‰VPDB)比海水沉淀的方解石(δ18OVPDB:-9.5~-7.5‰VPDB,δ13C:-1.5~0.5‰VPDB)在数值上明显偏负,说明洞穴中充填的方解石属于淡水成因。在鹰山组下部和蓬莱坝组白云岩储层中发育的鞍形白云石具有较低的氧同位素值(δ18OVPDB:-10.7~-5.9‰VPDB)和高于海水的87Sr/86Sr值(均大于0.7094),因而被解释为热液成因,进一步说明这些地层中的溶蚀孔洞可能与热液改造有关。  相似文献   
60.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古岩溶表生作用期次划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最重要的储层类型,深入研究古岩溶类型、发育期次和发育模式对认识储层的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岩溶水的特点,可分为大气水和非大气水岩溶两类,大气水岩溶主要发育在表生条件下。结合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的地质特点,可以将其表生作用过程大致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加里东中期Ⅰ幕、Ⅱ幕、Ⅲ幕,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针对各个阶段的岩溶发育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岩溶发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