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4篇
  免费   1208篇
  国内免费   2072篇
测绘学   1856篇
大气科学   1143篇
地球物理   791篇
地质学   2683篇
海洋学   2606篇
天文学   193篇
综合类   596篇
自然地理   746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433篇
  2021年   580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531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337篇
  2016年   364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51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519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研究公众的雾霾敏感度,以西安市13个区为案例地,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公众的敏感度进行降维,引入潜在冲突指数(PCI)分析公众雾霾敏感度各维度的内部差异,并对公众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公众的雾霾敏感度可分为5个维度,分别是防护行为、降霾行为、雾霾关注度、生活影响感知和健康影响感知;(2)公众在防护行为、降霾行为、生活影响感知和健康影响感知方面意见一致,且敏感度较高;在雾霾关注度方面,公众之间的分歧较大,雾霾关注度小的公众敏感度较低;(3)基于以上5个维度,将公众分为防护敏感群体、关注度敏感群体、健康敏感群体和环保敏感群体。  相似文献   
952.
建设高品质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实现地区发展公平化的重要举措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家政府关注。社区空间资源作为居民社区生活的空间物质容器,研究其对社区满意度的影响机理十分有必要。通过选取郑州金水区12个社区以及调查问卷获取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区空间资源对社区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社区空间资源中,"空间规整"对社区满意度影响最大,"活动空间"对社区满意度影响较大,"景观绿化""生活便利""活动设施"对社区满意度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作用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3.
Regional ecological health,the core of comprehensive ecosystem assessments,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regional exploration,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The mountainous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 are backward in economy,but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have been rapid in recent years.This study assessed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the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s in China using a pressure-state-response(PSR)model.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regional ecosystem health were analyzed from 2000 to 2016,including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local characteristics.Ecosystem health in most regions was improved over time(Y=0.0058 X–11.0132,R2=0.95,P<0.001),and areas with poorer ecosystem health decreased from half to one-third of the total area.Analysis of the primacy ratio and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confirmed that the gap in health scores between regions has gradually expanded since 2007,but there are more high quality regions overall(Z of Moran’s index<1.96,P>0.05).Overall,the regional ecosystems to the east of the Hu line-an imaginary line dividing east and west China into roughly equivalent parts-were healthier than those to the west.The pressure and state scores of ecosystems were determined by physiographic condition,and the response scores by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social concern.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ecosystem health were dominated to a greater extent by natural than anthropogenic factors,which explains why the shift in the patterns aligned with the direction of the Hu line.Dividing regions into key management areas based on natur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formulation of a reasonabl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guaranteeing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954.
吴涛  许冠宇  李双君  魏凡 《气象》2023,(1):27-38
采用天气雷达、高空地面观测、1°×1°NCEP再分析场资料,分析一次春季江淮气旋形成发展过程中混合型(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对流天气特征,初步解释了不同类型对流天气形成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强对流天气在时空分布和对流特征上存在差异,其中局地冰雹主要由气旋形成阶段离散对流线产生,带状短时强降水由气旋形成阶段人字形对流线上及发展阶段S形对流线后部的列车线/邻接层状云类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产生,大范围大风主要由江淮气旋发展阶段S形对流线上尾随层状云降水类MCS产生。江淮气旋是大尺度天气系统斜压发展的结果,对流活动使锋面低层辐合增强,对气旋形成发展有加强作用。强对流天气的产生与江淮气旋动力热力场有密切关系。气旋形成阶段,西南涡结合山区地形提供了有利于鄂西南大冰雹形成的环境场,暖式切变线以及气旋发展阶段受南支槽影响的冷式切变线,提供有利于风暴列车效应形成的环境场而产生短时强降水;气旋发展阶段,冷式切变线提供有利于后部入流急流形成的环境场而产生大范围大风。  相似文献   
955.
利用中国区域高分辨率数据集作为大气强迫场,驱动修改了热力学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后的NoahMP陆面模式进行了2000-2018年青藏高原地区陆面过程模拟。用野外观测资料校验模拟结果后,分析了地表感热通量(SH)、潜热通量(LH)的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合理模拟高原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高原的中、西部为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的年际变率较大区域。模拟的高原中、西部地区感热通量强于东部地区,且绝大部分区域的感热通量是有增强趋势的。对于整个高原,感热通量从2002年前后呈较明显的增强趋势。总体上,四个季节的平均感热都有较明显的增强,特别是在2010年以后。潜热通量在高原东部地区强于中、西部地区。潜热通量的年际变率相对于感热通量的变率要小。中部地区潜热呈减弱趋势,西部和东部都有弱的增强。对于整个高原,潜热通量在2000-2018年呈弱的增强趋势。其中,2000-2003年潜热通量是增强的,2003-2015年呈减弱趋势,主要因素为在夏季潜热通量的减弱。  相似文献   
956.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possible causes for the precipitation of Guangdong during dragon-boat rain period(DBRP) in 2022 that is remarkably more than the climate state and reviews the successes and failures of the prediction in2022. Feature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are analyzed based on several observational datasets for nearly 60 years from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nd the NCEP/NCAR Global Reanalysis Data. Results show that fluctuation of the 200-h Pa weste...  相似文献   
957.
苏里格气田为一致密沙岩气田,油气富集区的预测优选为气藏开发奠定基础。常规的油气富集区预测方法存在着多学科成果综合分析困难、预测过程复杂、效率低下等弊端,本文针对苏里格120区块开展了基于GIS的油气富集区多因素综合预测方法的研究。首先借助GIS的空间数据库,实现多学科成果图件的集成管理;然后基于空间定位,从多学科成果图件中提取预测多因子,构建油气多因素综合预测模型;再次,运用GIS强大的叠加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综合预测,自动生成油气富集区预测平面图。本文的研究,为油气富集区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预测效率。  相似文献   
958.
为了探讨栅格化方法与图像分割法对海岛岸线提取的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Li DAR数据利用这两种方法对某岛进行瞬时海岸线的提取。利用栅格化方法通过对Li DAR点云数据进行粗差剔除、滤波去噪、构建Terrain数据集、创建栅格表面、生成TIN模型及自动生成等高线,从而实现了瞬时海岸线的提取;利用图像分割法是通过对Li DAR点云数据进行粗差剔除、滤波处理、构建TIN模型、生成二值栅格图像、图像处理与图像边缘提取的过程实现瞬时海岸线的提取。对两种方法提取的海岸线进行叠加显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的海岸线形态结构基本吻合,海岸线提取效率较传统方法均有提高,但栅格化方法提取的海岸线比图像分割方法提取的海岸线更平滑、更细化,边缘信息较为丰富,与实际海岸线更贴切,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959.
本文结合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改扩建勘测项目,基于LiDAR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勘测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利用直升机搭载LiDAR设备进行点云数据获取,并基于地面靶标控制点对点云数据进行高精度纠正,经过试验得出了靶标控制点布设的最佳间距,形成了基于LiDAR技术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勘测技术方案,以供同类项目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60.
在构建并联组合模型进行变形预测时,单项模型权值的确定是个关键问题。为了提高变形预测的精度,以基坑监测数据为例,采用GM(1,1)模型与ARMA模型进行组合,在拟合误差平方和最小的准则下,使用粒子群算法求解两单项模型的最优权值,进而构建并联组合模型进行变形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融合各单项模型的优势,可以提高预测精度,避免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