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3篇
  免费   1583篇
  国内免费   3231篇
测绘学   612篇
大气科学   7881篇
地球物理   535篇
地质学   964篇
海洋学   1167篇
天文学   337篇
综合类   288篇
自然地理   613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273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317篇
  2014年   491篇
  2013年   454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43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521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515篇
  2006年   453篇
  2005年   485篇
  2004年   453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357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309篇
  1997年   321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246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27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47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和演变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发展的第三代海洋模式(L30T63 OGCM)进行了改进。分析了该模式1959年1月—1998年12月的40a积分结果,以此研究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发生、发展和消亡的物理机制。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表明,赤道印度洋表面异常东风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是偶极子发生、发展的主要动力学原因,其表面异常东风转换为异常西风所引起的异常环流结构调整是偶极子消亡的主要动力学原因;海气界面热通量异常的交换对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距平偶极子模态的形成和演变起着重要的作用;垂直输送作用是热带印度洋次表层海温偶极子模态发生和演变的主要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52.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的国家海洋服务处(NOS)对遥感应用有很长的历史,负责对海岸带和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美国建议整合海洋观测系统,以便保持其在海洋监测和研究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本文简述了该机构利用遥感方法在海岸带及海洋监测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
冰芯记录表明,在过去的冰期期间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小了.为什么会这样?在极地大洋生长的浮游生物是主要怀疑对象,因为CO2通过光合作用被吸收,而在有机物沉到洋底时停止了循环.对于气候来说,非常需要对浮游生物生产率进行一次很好的测定.  相似文献   
54.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1993年在勘探南海西部天然气大气区中.又获得了新的地质勘探成果.他们通过采集地震测线9300km,处理地震资料20000km,解释地震测线62000km,打6口天然气井等工作,重新落实了圈闭130多个,  相似文献   
55.
56.
57.
在文[9,10]关于西北太平洋海面动力地形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该海域表层密度流进行了初步探索,特别是用0.5×0.5°方区多年船测资料,对西北部边界流一黑潮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表面密度流模式与主要由风驱动的大洋总的环流模式基本一致。据研究结果,对文[9]给出的海面动力地形和全球海面动力地形的某些特征作出了解释。另外,还就卫星测高确定大洋环流的局限性和若干概念性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看法。  相似文献   
58.
南海环流的一个两层模式   总被引:12,自引:9,他引:12  
本文用一个两层模式,对黑潮在南海海盆中诱导出现的环流现象进行机制性的模拟.文章表明南海环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在东沙群岛附近存在约280d的周期性的气旋涡系统的盛衰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南海北部陆坡外的西(西南)向海流实际上是气旋涡南侧的循环海水再向北流动的再循环水,并指出该海流具有很强的斜压性;文章还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黑潮入流有可能向西侵入南海北部,从而形成反气旋式的套状流结构.  相似文献   
59.
关于台湾-对马-律轻流系的结构及其与黑潮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0.
本文着重研究大地形对正压大气迭加在非均匀纬向基本气流上挑动演变的影响。用WKBJ方法推导了正压扰动的频率和频散关系以及波作用量所满足的方程。当基本流场定常且存在无限长的东西向山脉时,则有波作用量守恒。据此,获得了正压不稳定的必要条件:即在所考察的平面域内至少在某点或某些点上含地形效应的某一物理量等于零,扰动就可能得到发展。对波包动能的倚时变化的讨论得知,在无摩擦正压纬向非均匀基流的情形,地形对扰动动能并无直接影响,即导波和曳波分别在西风急流的南侧和北侧得到加强,并分别在西风急流的北侧和南侧强度减弱。扰动的发展由扰动的结构所决定。导波和曳波的波长缩短总伴同其轴线倾向于东西向相联系,而它们的波长伸长总是与其轴线倾向于南北向同时发生。还指出,正压扰动的加强(或减弱)与波长的伸长(或缩短)不是必然的联系,它的成立是有条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