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93篇 |
免费 | 1382篇 |
国内免费 | 28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49篇 |
大气科学 | 5243篇 |
地球物理 | 750篇 |
地质学 | 1895篇 |
海洋学 | 880篇 |
天文学 | 350篇 |
综合类 | 378篇 |
自然地理 | 6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2篇 |
2023年 | 277篇 |
2022年 | 332篇 |
2021年 | 352篇 |
2020年 | 243篇 |
2019年 | 312篇 |
2018年 | 227篇 |
2017年 | 241篇 |
2016年 | 203篇 |
2015年 | 290篇 |
2014年 | 460篇 |
2013年 | 366篇 |
2012年 | 401篇 |
2011年 | 391篇 |
2010年 | 415篇 |
2009年 | 460篇 |
2008年 | 482篇 |
2007年 | 423篇 |
2006年 | 372篇 |
2005年 | 392篇 |
2004年 | 325篇 |
2003年 | 356篇 |
2002年 | 378篇 |
2001年 | 345篇 |
2000年 | 258篇 |
1999年 | 209篇 |
1998年 | 260篇 |
1997年 | 264篇 |
1996年 | 259篇 |
1995年 | 221篇 |
1994年 | 232篇 |
1993年 | 207篇 |
1992年 | 182篇 |
1991年 | 191篇 |
1990年 | 126篇 |
1989年 | 120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6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4篇 |
1957年 | 2篇 |
1941年 | 1篇 |
193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夏季红枫湖地区农田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动力学通量箱法(Dynamic Flux Chamber)与高时间分辨率大气测汞仪联用技术对贵州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变化范围为-8.6 ng~215.3 ng@m-2@h-1,平均27.4士40.1 ng/m2@h(n=255);且土壤与大气界面间的汞交换是双向的既有土壤汞的释放,又有大气汞的沉降,主要以土壤汞的释放为主(n释放=253,n沉降=2n).土壤汞的释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气温、光照强度有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3、0.74.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1961—2007年雷州半岛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季节无雨日数作为划分干旱的指标,对雷州半岛的干旱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NCAR/NCEP再分析逐月资料,采用合成方法,对干旱年份环流背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雷州半岛干旱南部比北部严重,全区旱(涝)型是主要的分布型态;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偏北造成的华南较强的偏南风和东亚大槽偏弱直接影响雷州半岛春季降水偏少;夏季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及南海的海温偏高,海陆热力差异偏弱引起东亚、南亚西南季风减弱,导致雷州半岛易旱,热带气旋路径偏东也是导致雷州半岛夏旱的诱因;秋季亚洲大陆气压场异常偏高,导致向华南水汽输送减少,造成雷州半岛易旱;雷州半岛冬旱发生与东亚冬季风异常偏弱/El Nio事件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El Nio成熟的当年冬季雷州半岛易发生干旱。 相似文献
14.
重庆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统计分析沙坪坝1951~2002年间发生的浓雾事件,结合2001年12月重庆市雾的外场试验资料,探索重庆市主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重庆主城区浓雾随年代演变有减缓趋势;主城区浓雾是自然雾与烟尘等的混合物,河谷及城市效应使雾更浓;城市中出现浓雾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是在近地面层有逆温及增湿降温现象;高浓度气溶胶的净辐射效应阻碍白天混合层发展,使大气边界层趋于稳定,它是重庆连续几天有雾的原因之一;浓雾具有一定的湿沉降作用,能有限地清洁空气;有浓雾的天气条件下,建议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避免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国际间广泛关注的三大环境热门话题,气候变化、酸沉降与臭氧损耗都是发生在大气层内的物理化学过程。因而,当代大气物理、大气化学的研究热点也是围绕着这三大热门话题来进行的。比较重要的研究内容有:1 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大气物理大气化学问题 众所周知,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燃烧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2℃(也有将上升2~4℃的研究结果),这将引起灾难性后果。但人们逐渐注意到,在以往的大多数研究中,主要只考虑了温室气体(GHGs)的作用,如二氧化碳、水汽… 相似文献
16.
17.
海洋工程钢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风、浪、流或地震等极端循环载荷的影响,易发生超低周疲劳断裂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因此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及寿命预测对于海工结构安全性评估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基于累积损伤理论提出的多种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无法对多尺度节点实现统一预测,造成了实际工程应用的不便。因此文中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开展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首先,开发了基于循环孔洞扩张模型的VUSDFLD程序,实现ABAQUS与FORTRAN子程序联合应用,利用有限元分析验证循环孔洞扩张模型在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断裂分析中的有效性;其次,根据多组X型圆管节点超低周疲劳断裂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宏观层面提出了一种基于Manson-Coffin公式的超低周疲劳寿命预测公式;最后,依据Miner理论,将适用于等幅加载的超低周疲劳寿命公式扩展至变幅加载情况,验证了多种节点尺寸下超低周疲劳公式的适用性,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基于Matlab的断裂带温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atlab开发出地下流体分析软件,对比分析了甘肃西秦岭北缘的武山、街子和清水温泉水化学组分特征;初步分析了温泉水水质类型、补给来源、水-岩平衡状态以及循环深度,并讨论了温泉水深循环对地震活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温泉水均为大气降水成因,其水化特征受围岩的控制作用;清水温泉水的成熟度没有武山和街子温泉水高.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浅的武山温泉和街子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HCO3·SO4·Cl,所处断裂的地震活动频繁;地下水循环深度较深的清水温泉水化类型属于Na-SO4·Cl,所处断裂的地震活动性弱.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