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3篇
  免费   944篇
  国内免费   1217篇
测绘学   478篇
大气科学   714篇
地球物理   1237篇
地质学   2105篇
海洋学   592篇
天文学   142篇
综合类   292篇
自然地理   1004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248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47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39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61.
水对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论述了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水对土质边坡的影响作用,接着推导出了考虑水作用影响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最后指出应用动态的观点来研究边坡体内的地下水作用.  相似文献   
162.
拓佳胜 《地下水》2022,(5):47-48
为分析研究地表水体对地温的影响效应,本次通过使用钻孔测温仪采用钻孔水温平衡法,选取在宽阔河面中央1个地质钻孔和附近河滨陆地1个地质钻孔(对照组)分别进行地温测量。通过对测量数据整理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流动地表水体具有使外界因素影响地温变化的深度变浅、地温垂直变化幅度变小的效应和降低地温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3.
2005年11月16日和27日,运用稀释法和桡足类添加法,对厦门宝珠屿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及桡足类的摄食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粒级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均大于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小型浮游动物对总的Chla和nano-Chla具有一致的显著的摄食作用(0.51~0.78d-1),当存在螺旋环沟藻等大型的异养甲藻时,亦能摄食micro-级浮游植物.所添加的桡足类主要摄食micro-级的浮游植物,也显著摄食小型浮游动物,16日,所添加的桡足类促进nano-级浮游植物的每天生长效应达0.03ind/dm3.说明了厦门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及桡足类的摄食共同控制着浮游植物的生长,由于桡足类的杂食性,可产生一定的营养级联效应.  相似文献   
164.
2000年笔者利用很简单的一维稳态箱式模型,指出若三峡大坝减少了流入东海的淡水量,则将减少东海陆棚边缘涌升的黑潮次表层水.由于黑潮次表层水饱含营养盐,因此若涌升速率降低了,涌升至东海大陆架的营养盐也就跟着降低,从而影响生物生产力及渔获.王、孙二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正确地指出了一维稳态箱式模型过度简化所导致的若干问题.然而,王、孙二位似乎对大陆架上之浮力效应原理有所误解,因而误以为浮力效应原理与箱式模型所得推论相反.  相似文献   
165.
有关地中海海洋系统对气候效应的灵敏性这一问题仍处于争辩阶段。在这里,我们研究了在过去最后两个间冰期高峰期间东地中海海洋循环对日照效应的长期反应,在这期间大规模的水文变化导致了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的沉积。  相似文献   
166.
论述了多普勒效应对 GPS伪距测量的影响 ,建立了 GPS伪距测量多普勒改正的模型。研究表明 ,多普勒效应对伪距观测值的影响与伪距和伪距变化率的积成正比。伪距观测值的多普勒改正的符号与伪距变化率的符号相同。多普勒改正值在卫星升起和降落时最大 ,其最大值可达到 60 m左右 ;在卫星最高位置时最小 ,其值接近于 0。多普勒效应对伪距观测值的影响相对于卫星最高位呈负对称  相似文献   
167.
在海洋经济质量转型之期,基于“认知—评价—建构—优化”理念,界定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内涵,通过中心-引力模型评价分析2000—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构建了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模型,识别影响其空间特征的相关要素,并根据要素作用程度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① 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呈“核心—圈层”结构,形成以大连为“领头雁”的雁阵式相互继起模式;“钻石型”引力流结构促成辽宁沿海地区集中化连片发展格局;② 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主要受空间集聚效应影响,海洋资本、海洋基建和海洋产业结构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循环引力流的顺流机制,其中海洋产业结构成为影响辽宁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圈层空间集聚效应的关键流;海洋人才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循环引力流的逆流机制;③ 通过路径作用程度的象限划分,提出强化大连中心地职能,针对腹地城市定位及资源禀赋条件提出调控措施,推进沿海区域协调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8.
徐冬  黄震方  黄睿 《地理学报》2019,74(4):814-830
以中国342个市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借助双变量LISA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了1998-2016年雾霾与中国城市旅游流的空间关联特征,分析了雾霾对旅游流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中国雾霾PM2.5与城市旅游流有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在胡焕庸线两侧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与地形和城市发展等因素的空间耦合性;雾霾与城市旅游流(含国内和入境旅游流)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特征,雾霾污染对旅游流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形成相应的空间效应;雾霾对旅游流的抑制区域在不断扩大,H-L型城市数量的增加、L-H型集聚区的片状扩张和华北、华中地区的L-H型集聚的“空心化”现象均表明旅游流具有低雾霾指向性;雾霾污染与旅游流的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经典的EKC假说对中国城市旅游流同样适用,且雾霾污染的显著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入境旅游方面;雾霾和旅游流均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将雾霾治理同经济发展、对外联系、旅游开发、生态保护和交通建设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为旅游发展创造美好的环境,实现国际、国内旅游健康、协调、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9.
海绵城市建设被认为是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热岛效应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自2015年起共确立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区,为今后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提供示范。基于实地调研、查阅资料并对比分析穿紫河流域海绵城市建设前后的水文、植被和气候等自然要素变化。结果表明:常德市城市内涝有效缓解,但在暴雨发生时局部仍出现积水和内涝现象;穿紫河水质总体上由劣Ⅴ类转变为Ⅲ类,但在冬季周期性恶化及污染物富集;穿紫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同时也表现出植物种类单一、具有环境净化功能的植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不完整和管理不善等问题;常德市夏季的热岛效应有一定程度缓解。常德市2004-2019年的海绵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穿紫河流域的生态效应,为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生态基础,也为合理评价其他试点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0.
“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的理论创新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开泳  陈田  刘毅 《地理研究》2019,38(2):195-206
行政区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也是中央政府统治和管理全国各地的有效手段,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就“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的论断进行多视角的分析,提出“行政区划资源论”这一全新的理论解读。分别从空间、权力、行政和政策角度探讨行政区划的资源属性,并从行政资源的空间配置、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权力资源的空间整合、空间资源的优化重组和政策资源的空间载体等多个角度剖析行政区划的资源效应,最后提出应当将“行政区划资源论”这一新论断积极应用至主体功能区规划、空间规划、空间治理体系建设等实践领域,完善目前行政区划设置和调整的思路与要求,建立健全与国家发展战略及综合配套改革相适应的行政区划体系和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