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110篇 |
免费 | 1384篇 |
国内免费 | 19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7篇 |
大气科学 | 74篇 |
地球物理 | 746篇 |
地质学 | 7096篇 |
海洋学 | 686篇 |
天文学 | 338篇 |
综合类 | 444篇 |
自然地理 | 9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8篇 |
2023年 | 358篇 |
2022年 | 443篇 |
2021年 | 406篇 |
2020年 | 358篇 |
2019年 | 354篇 |
2018年 | 260篇 |
2017年 | 290篇 |
2016年 | 291篇 |
2015年 | 307篇 |
2014年 | 418篇 |
2013年 | 363篇 |
2012年 | 382篇 |
2011年 | 407篇 |
2010年 | 341篇 |
2009年 | 350篇 |
2008年 | 346篇 |
2007年 | 263篇 |
2006年 | 314篇 |
2005年 | 278篇 |
2004年 | 281篇 |
2003年 | 261篇 |
2002年 | 227篇 |
2001年 | 264篇 |
2000年 | 278篇 |
1999年 | 292篇 |
1998年 | 301篇 |
1997年 | 317篇 |
1996年 | 284篇 |
1995年 | 276篇 |
1994年 | 232篇 |
1993年 | 166篇 |
1992年 | 208篇 |
1991年 | 169篇 |
1990年 | 98篇 |
1989年 | 103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7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5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1950年 | 3篇 |
1949年 | 3篇 |
1948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
气候转型与早期人类迁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的旧石器考古证据表明,更新世早期可能发生了两次人类迁徙浪潮,时间分别在1.8-1.6MaBP和1.0MaBP左右,第一阶段,古人类演化为直立人并开始走出非洲、迁徙至其它中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第二阶段,直立人开始占据中高纬度的温带和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两个阶段也是第四纪气候发生转型、环境产生重大调整的时期。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的一致性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测气候转型时期环境转变是这两次人类迁徙浪潮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3.
64.
朝鲜南海内陆架晚第四纪沉积演化S.ChulPark等朝鲜南海大陆架为一巨厚的陆源碎屑沉积物堆积的地区.其中心陆架在深海和底部特征的基础上可被分为窄的内陆架和宽的中部陆架,内陆架区(深<5sm)是晚第四纪沉积的沉积中心,沉积物主要来自部分河流.大量来自... 相似文献
65.
南海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区生物礁演化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出现了有利于生物礁生长发育的环境。东沙隆起在中新世时期属于浅海环境,远离物源区,温度、盐度和水深适宜生物礁的生长和发育。通过地震资料的解释、测井、岩心资料的综合分析,并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对比,认为东沙隆起发育大量规模不等的生物礁,且其发育演化与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和区域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对应起来。相对海平面的旋回性变化和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结合,使得研究区生物礁具有较好的孔渗性,可以成为有潜力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66.
根据2018年秋季至2019年夏季4个季节的海滩剖面形态测量和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研究了海阳万米海滩地形和表层沉积物粒度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控制研究区砂质岸滩季节性演化的因素。结果表明:连理岛-东村河口以西海滩剖面形态在强动力和弱动力条件下分别呈“上蚀下淤”和“下冲上塑”特征,夏季台风造成的滩肩侵蚀量大于冬季风,在滩面形成的沙坝数量多、规模小且离岸距离较之冬季风更远。连理岛-东村河口处海滩剖面形态整体呈淤积状态,且在强动力条件下的淤积量大于弱动力条件。连理岛-东村河口以东海滩剖面形态的季节性变化幅度小于以西海滩,同时滩肩顶剖面形态在夏季出现明显下凹特征。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变化同样呈现东西差异的特点,秋季到冬季,西侧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变粗、分选变差,而东侧海滩变细、分选基本不变;冬季到春季,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总体变细、分选较好;夏季变化趋势与冬季相似,但变化幅度有所差异。人工岛和港口等海岸工程建设是导致海滩剖面形态和表层沉积物粒度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波浪和台风事件等是控制砂质岸滩季节性演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潮汐作用、旅游开发等人类活动也对岸滩演化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7.
68.
69.
黄河三角洲北部贝壳堤岛的近期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年代地形图、卫星影像的对比及野外实地测量等,综合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北部开敞型和潮沟型两类贝壳堤岛近50年来的数量和面积变化及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两类贝壳堤岛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其演化特征因岛屿成因的类型差异而各不相同。目前,该区贝壳堤岛群逐渐萎缩,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三角洲北部两类贝壳堤岛发育演变的主导因素,特别是潮沟型贝壳堤岛,基本上结束了自然演化的历史,呈现出新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70.
北极大陆架面积约2600×10^4km2,这片广阔的大陆架地区被分为若干盆地和潜在油气区。俄罗斯北极区内有两大地块,即东部地块和西部地块。这两大地块均形成于陆壳基底之上,被Gakkel扩张脊和邻近的深水拗陷隔歼,并于晚元古代、泥盆纪、晚二叠世-二叠纪和白垩纪-早第三纪的裂陷作用阶段被多次改造。西部地块由巴伦支海一喀拉海陆架组成,且延伸至两拉普帖夫海;东部地块则由拉普贴夫海东部、东西伯利亚和Chukcha盆地所组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