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1篇 |
免费 | 72篇 |
国内免费 | 1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篇 |
大气科学 | 11篇 |
地球物理 | 63篇 |
地质学 | 120篇 |
海洋学 | 278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83篇 |
自然地理 | 2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54篇 |
2008年 | 48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45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采用基于高通量测序平台的SLAF-seq技术,开发出47个高多态性的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微卫星标记,其中二碱基重复位点17个,三至六碱基重复位点30个。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27(均值为10),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 156~0. 938(均值为0. 682)和0. 177~0. 963(均值为0. 741),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 166~0. 946(均值为0. 705)。经Bonferroni校正后,有43个位点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其余4个位点偏离HWE。这些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为黄鳍棘鲷遗传资源研究提供新的有效分子标记。跨物种扩增结果显示,共有31个黄鳍棘鲷微卫星标记可在9种鲷科鱼类中成功扩增。其中17个标记在太平洋棘鲷(Acanthopagrus pacificus)、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和澳洲棘鲷(Acanthopagrus australis)中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这些标记可为棘鲷属(Acanthopagrus)的系统进化和种群遗传学分析提供新的标记来源;另有3个标记在二长棘梨齿鲷(Evynnis cardinalis)、真赤鲷(Pagrus major)、蓝点赤鲷(Pagrus caeruleostictus)及黄牙鲷(Dentex hypselosomus)中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812.
基于已有的贵州陆生贝类标本数据,结合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对贵阳、荔波和习水等地的调查结果,整理得出贵州陆生贝类2亚纲4目20科76属316种及亚种(含13个未定种)。从种类组成看,贵州陆生贝类以环口螺科(Cyclophoridae)种类最丰富,有16属71种;巴蜗牛科(Bradybaenidae)次之,有15属61种;树螺科(Helicinidae)和槲果螺科(Cochlicopidae)均为1属1种;优势种为洞穴恰里螺(Kaliella cavicola)、同型巴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弯倍唇螺(Diplommatina herziana)、缝合倍唇螺(Diplommatina consularis)、矮小双边凹螺(Chamalycaeus nanus)和假穴环肋螺(Plectotropis pseudopatula)。从分布上看,贵州陆生贝类以黔中中亚热带湿润溶丘山原区种类最为丰富,有17科54属170种;黔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和黔西南亚热带半湿润丘原中山区次之,分别有18科56属152种、17科57属150种;黔东温热湿润中低山丘陵区最少,仅有10科18属27种。贵州省不同区域物种相似性分析表明,黔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黔北中亚热带湿润山原斜坡中低山区、黔西南亚热带半湿润丘原中山区陆生贝类物种组成比较相似,黔东温热湿润中低山丘陵区与其他区域种类组成相差较远。 相似文献
813.
鄱阳湖流域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分布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鄱阳湖流域淡水贝类物种多样性及分布, 2011~2012年对鄱阳湖及部分“五河”干流淡水贝类进行调查。结合历史资料, 共记录淡水贝类122种, 隶属于15科39属, 主要由田螺科(Viviparidae)、豆螺科(Bithyniidae)、肋蜷科(Pleuroseridae)、椎实螺科(Lymnaeidae)、扁蜷螺科(Planorbidae)、蚌科(Unionidae)和蚬科(Corbiculidae)组成。流域内以鄱阳湖的物种丰富度最高, 108种; 中国特有种丰富, 各水体特有种比例均超过50%; 优势种主要是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和河蚬等。与历史资料相比, 鄱阳湖淡水双壳类和腹足类物种丰富度均显著减少, 人为干扰仍是淡水贝类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 建议加大贝类栖息地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814.
硼在共存水蒸气-富硼熔体之间分配的实验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硼作为一种常用的地球化学指示剂和示踪剂,对研究俯冲带岩石学过程、岩浆-热液分异作用、火山活动以及稀有元素、铜、金的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硼具有高水溶性和挥发性,它在气体中的分配、迁移能力和存在形式有助于理解含硼矿物的形成条件、流体化学组成的演化趋势、硼同位素的分馏效应和成矿金属的富集机理。本文在200-350℃、0.19-3.43 MPa条件下实验研究了B2O3-H2O体系中硼在共存水蒸气和富硼熔体(液体)之间的分配,平衡时气相中的B2O3含量为1.06%-32.35%。200℃、250℃、300℃和350℃时硼在气体-熔体之间的表观分配系数分别为0.035、0.042、0.20和0.33,即随温度上升,硼在含水气相中的分配和迁移能力增强。含水的富 B 熔体与硼酸稀溶液体系的气体-液体分配系数变化不大,表明B2O3-H2O±NaCl 体系中硼的气-液分配能力受液体或熔体中硼含量的影响较小,而主要与温度有关。经热力学分析,350℃、0.19-1.74 MPa条件下水蒸气中的气态硼物种可能为H3BO3和HBO2,可以预计随水蒸气压力的升高, H2O的配位数将会增大, H3BO3或其他可能的气态物种H3BO3·H2O会变得更为重要。某些火山活动区可见天然硼酸结壳(升华壳)的形成,灼热和干燥的火山岩石表面有利于硼酸从气相中凝析和沉淀。本实验结果表明,某些富硼酸的火山喷气孔气体的形成可能与地下高温火山岩浆(岩体)中存在因液态不混溶作用或晚期出溶作用产生的含水富硼的残余熔体或流体有关,熔体的去气作用或流体的减压相分离导致含水气相的产生,硼则随之大量分配至含水气体中并喷出地表。 相似文献
815.
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测度指标比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多样性指数及其测度指标的选择是群落多样性测度研究的基础,选择反映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和均匀度的10种测定指数,分别以多度、盖度和重要值为测度指标,对克拉玛依农业综合开发区外围荒漠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定量测定,并对所选择的多样性指数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荒漠植物群落,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的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优势度、均匀度测定结果比以多度和盖度为测度指标的测定结果更为合理;在多样性测定指数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反映的群落多样性更为合理;荒漠植物群落的均匀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比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高,说明物种组成相对稀少的荒漠植物群落其物种多样指数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物种在群落中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816.
This paper reports for the first time a species of polychaetous family Paraonidae, Paraonella platybranchia (Hartman, 1961), a rare species found previously only in the coast near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and it was recently discovered in the samples collected in 1982 from Chinese side of the Yellow Sea. This is the first record of the species in China as well as in the Northwest Pacific. 相似文献
817.
重庆四面山地区几种不同配置模式水土保持林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四面山地区5种人工林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对这几种人工林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5种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排序为:枫香+木荷+石栎+香樟-灌木混交林〉石栎+木荷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纯林;(2)多样性指数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幅度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且乔木层以枫香+木荷+石栎+香樟-灌木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最高;灌木层以石栎+木荷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最高;草本层以杉木纯林的生物多样性最高;(3)不同林型的物种多样性不同,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也有较大差异。建议在四面山地区以及类似生态区,今后退耕还林过程中选择以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的乔-灌结合混交林模式,以提高人工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实现理想的水土保持林功能。 相似文献
818.
为了提高对我国海域拟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物种多样性的认识,并明确其是否能够产生多莫酸(domoic acid,DA)。本文从中国沿海分离和建立了拟菱形藻的单克隆培养株系,结合光学显微镜下的群体特征、透射电镜下的超微形态学特征、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分子系统学数据,以及基于ITS2转录RNA的二级结构分析,鉴定到我国拟菱形藻属的1个新记录种:福氏拟菱形藻(P.fukuyoi Lim,Teng,LeawLim)。本文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描述,与相似物种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其ITS2-RNA序列进行了分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培养藻株的产毒特征进行了分析,多个株系中均检测到DA,单细胞产毒水平为0.02—0.23pg,这是我国报道的第二种产毒拟菱形藻。利用卤虫(Artemia salina)和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对福氏拟菱形藻的产毒水平进行了诱导,发现浮游动物能够提高福氏拟菱形藻的DA含量,增强幅度在4.7—28.5倍之间。本文提高了对我国拟菱形藻属物种多样性的认识,明确了福氏拟菱形藻的产毒特征和水平,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19.
湖南境内沅水鱼类资源现状与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湖南境内沅水鱼类资源的连续调查,系统研究了沅水鱼类物种资源现状及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沅水现有鱼类99种(不含引进种),隶属8目19科63属.在沅水的怀化、五强溪水库和常德江段,鱼类物种数分别为69、66和77种,鱼类多样性春、夏季高于秋、冬季,常德江段高于其它两个江段.五强溪水库与怀化、常德江段之间鱼类群落为中等相似,怀化与常德江段之间为中等不相似.生态类型方面,沅水鱼类以定居性、杂食性和底栖性为主;各江段渔获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渔获物产量和规格以五强溪水库较高,其它江段鱼类小型化明显.对比历史资料显示,沅水鱼类物种多样性已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20.
通过对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地区的野外调查,以重要值为测度指标,计算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对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地区荒漠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域共计植物37种,各区域重要值大于0.1的物种中,灌木和半灌木占优势;(2)8个区域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差异显著,区域5(北部)和7(西部)因含有单物种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区域;(3)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层次中,8个区域的灌木层片每个多样性指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草本层片在8个区域中多样性水平差异显著,由于荒漠区植被物种稀少、数量少,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4)巴丹吉林沙漠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生态系统脆弱,对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地区生态系统重建时应该关注各种生态型植被的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