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209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本研究利用形态学方法和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的遗传学方法分析了中国沿海青蚶(Barbatia virescens)6个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其种群历史动态。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Tukey检验表明,青蚶不同地理种群间表现出显著形态差异(P0.05)。经PCR扩增测序获得长度为587bp的COⅠ基因片段,112个个体共检测到18个多态性位点、17个单倍型,每个群体均有特有单倍型。青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总群体的平均单倍型多样度为0.5472,平均核苷酸多样度为0.000974。AMOVA分析表明,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分化是青蚶群体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占87.40%。阳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低程度的遗传分化,而其他群体间的遗传分化不显著。单倍型网络关系图呈典型的星状拓扑结构,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地理谱系结构。单倍型邻接树结果也没有明显分支,未呈现出地域性差异。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析结果揭示青蚶种群历史上经历了群体扩事件,扩张时间约为26万年前。研究结果为青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12.
细菌性疾病对珊瑚的健康影响造成了很大影响,而致病菌与珊瑚疾病之间的对应性还不明朗。色素异常现象是野外澄黄滨珊瑚一种常见的不健康状态。我们采用Illumina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健康和色素异常澄黄滨珊瑚共生细菌的群落组成差异。色素异常澄黄滨珊瑚共生细菌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健康澄黄滨珊瑚,同时两种珊瑚的共生细菌群落组成也有很大差异。一些特定的细菌类群在澄黄滨珊瑚共生细菌中的比例很高,推测这些细菌种类可能是导致澄黄滨珊瑚色素异常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313.
The pigments in Laminariajaponica was extracted with six organic solvents and analyzed in spectroscopy analysis. The extractions conditions were screened by an orthogonal test and the quantity of extracted pigments was determined spectroscop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among the six organic solvents, acetone was the most effective one for the extraction; (2)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the ratio of S/M (solvent volume/ material weight) was 30 ml/g; fresh seaweed was extracted 2 times in 2 h; (3) the average total content of pigments was 1.85 mg/g (calculated with dry L. japonica).  相似文献   
314.
测定和分析了广东、福建、海南3个不同地理群体共71尾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mtDNA cyt b)全序列.结果表明,条纹斑竹鲨cyt b基因全长1146bp,具15个单倍型.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0254)及单倍型多样性(h = 0.7195)提示条纹斑竹鲨线粒体DNA的进化速率较慢.各群体内的Tajima's D检验的结果均不显著(P>0.10),表明各群体进化过程中未出现扩张和持续增长,群体大小维持稳定.NJ树和单倍型网络图结果表明较早出现的是广东群体,福建群体较晚出现.通过计算其遗传距离值、估算其基因流(Nm) 及进行AMOVA 分析,均显示福建群体与海南和广东群体的分化最远,而海南及广东群体间分化不明显.研究表明距离隔离是条纹斑竹鲨福建、广东和海南群体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15.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项成熟的分离分析技术。本文综述了基于HPLC的色素分析技术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历程。对这一技术在野外采样、样品预处理、色谱信息获得以及数据处理等环节的要求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结合相关研究进行了HPLC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对比。介绍并讨论了此项技术面临的问题、最新进展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16.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浙江乐清无花纹和有花纹文蛤外套膜的全蛋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质谱和软件对差异蛋白进行了分析。经PDQuest软件分析,在pH4—7,分子量14.3—200kD之间,无花纹文蛤样品中检测到682±24个蛋白质点,有花纹样品检测到600±35个蛋白质点,平均匹配率为84.5%。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文蛤共有256个点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点可能与贝壳的颜色和花纹形成有关。其中98个点为无花纹文蛤特有,57个点为有花纹文蛤特有,另有101个点在表达量上存在两倍以上差异。在无花纹贝壳中发现分子量为42kD左右,等电点为6.4左右,与库蚊的肌动蛋白(分子量为41.7kD,等电点为5.3)匹配率较高;分子量为29kD,等电点为5.6,与飞鱿的肌动蛋白(分子量为29kD,等电点为5.25)匹配率较高的两个蛋白质。在有花纹文蛤中发现了分子量为27kD左右,等电点为4.8,与丽文蛤属的肌浆钙结合蛋白(分子量为20.8kD,等电点为4.98)匹配率较高。  相似文献   
317.
赤潮藻鉴定与定量检测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基于形态学差异的图像识别技术、基于核酸分析的检测方法、基于免疫分析的检测方法、基于特征色素的方法和基于光学特性的方法5个方面,比较系统地回顾了有关赤潮藻定性鉴定和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18.
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性腺色素,对比岩藻黄素、虾青素、角黄素、黄体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标准品色谱图,发现雄性皱纹盘鲍个体和不同卵色雌性个体性腺均含有岩藻黄素和5.1 min、8.8 min、10.2 min峰指示的未知色素;雄性个体、灰卵和蓝卵雌性个体...  相似文献   
319.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 Ⅰ)序列研究了南海海区鲻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621bp的基因片段.在35个样品中共发现4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24.1%、25.0%和19.2%.35条CO Ⅰ序列共定义了25个单倍型,存在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