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1篇 |
免费 | 603篇 |
国内免费 | 4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18篇 |
大气科学 | 38篇 |
地球物理 | 581篇 |
地质学 | 1573篇 |
海洋学 | 675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118篇 |
自然地理 | 16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106篇 |
2021年 | 117篇 |
2020年 | 119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79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89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126篇 |
2012年 | 124篇 |
2011年 | 144篇 |
2010年 | 131篇 |
2009年 | 155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38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115篇 |
2004年 | 111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96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43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34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44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9篇 |
1966年 | 4篇 |
1965年 | 4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4篇 |
194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根据<国际地层表(2004)>C/P界线的划分方案,兴蒙-吉黑造山带一些已知剖面C/P界线附近的(竹蜓)化石带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典型剖面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剖面有吉林省永吉黄榆剖面、吉林省双阳光屁股山剖面、内蒙西乌旗米韩高巧高鲁剖面,这些剖面在C/P界线附近岩石地层学普遍为单一的碳酸岩相.生物地层学表现为以(竹蜓) P. uddeni带或P. borealis带的代表性分子或其主要成员覆盖在Triticites带之上,与贵州罗甸、紫云场、云南安乐、广西宜山等知名剖面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将P.uddeni带底界作为本区C/P界线. 相似文献
102.
103.
埃迪卡拉纪普遍缺乏有效的同位素年龄和生物地层资料,碳同位素(δ13Ccarb)常用来作为其内部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标准。目前,关于埃迪卡拉纪扬子地台δ13Ccarb地层的研究多集中在中上扬子区,扬子地台东缘下扬子区的研究则较少。本文详细分析了扬子地台下扬子区邵家山剖面地层序列和δ13Ccarb特征,发现邵家山剖面以碳酸盐岩为主,为该时期典型的浅水相沉积;δ13Ccarb值分布范围为–2.6‰~5.7‰,均值为0.9‰±0.3‰。剖面的下部、中下部、中上部以及上部的δ13Ccarb负漂移幅度分别为1.6‰、4.1‰、7.6‰和3.2‰,可分别对应峡东地区的EN1/CANCE、EN2/BAINCE、EN3/DOUNCE和EN4/BACE。对比分析扬子地台典型的8个浅水相剖面发现:盖帽白云岩广泛发育EN1/CANCE,δ13Ccarb分... 相似文献
104.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衡地质剖面技术和2D Move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骨架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重新厘定9条一级断裂,确定4个一级构造单元,依据地质结构与构造样式的不同,将西缘中南段划分为5个段。构造变形自西向东依次减弱,南北向中部马家滩段以薄皮构造为主,其余段以厚皮构造为主;西缘中南段不同地区最短收缩量不同,甜水堡段最短收缩量达50.62%,其构造变形主要发生于侏罗纪末期,最终定型于新生代。可见,西缘中南段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段”的典型特点,构造圈闭与油气聚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中国南天山西部冲断褶皱系前缘区的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南天山冲断褶皱系是中-上新世以来形成的以薄皮滑脱为主的冲断构造,冲断作用导致了盆地内及周缘区古-新生界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发主形变。本文对该冲断系前缘区 (巴音库鲁提北部至喀什地区 )的运动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南天山冲断褶皱系从平面上分出了六个冲断褶皱带。从剖面上划分出两种不同的冲断体系。冲断系的前锋为盲冲结构的构造三角带。冲断作用导致前锋区中新世以来层系变形、抬升并出露地表,本区有两个区域性的主滑脱面,冲断作用及断层相关褶皱的形成是冲断层沿主滑脱面向前陆方向逐渐推进的结果。同时发育的次级冲断层导致冲断褶皱带的复杂化。文章同时指出,南天山冲断褶皱系的冲断扩展顺序为逆序。这与塔里木盆地南缘西昆仑山前冲断带的活动方式相反,暗示着南天山构造带的运动学特征是独特的。利用平衡地质剖面的方法,在综合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作出本区的构造横剖面图并进行了平衡恢复,从而得出南天山冲断褶皱系前缘区上新世以来的南北缩短率为30 %,缩短量为 5 0km,缩短速率为 9- 10mm/a。 相似文献
108.
109.
为了识别胶莱盆地海阳凹陷在南黄海地区的东部延伸边界,利用穿越南黄海的OBS2013-SYS深地震测线开展2D速度结构模拟,在测线NW方向位于千里岩隆起带的OBS(海底地震仪)站位均观察到了折合走时突然增加的现象。速度结构模型显示胶莱盆地东侧海阳凹陷附近海域存在明显的低速沉积层增厚现象,模型自OBS06站位向NW方向,沉积层厚度由小于1.0 km显著增厚至2.5 km左右,推测该处为胶莱盆地海阳凹陷的东部边界断裂。结合前人在海阳凹陷识别出的控盆断裂进行分析,厘定了海阳凹陷在海区大体的构造边界和沉积中心,认为胶莱盆地东部控盆断裂可能延伸至连云港-石岛断裂一线,与嘉山-响水-千里岩断裂构成千里岩隆起带南北边界断裂带的一部分。海阳凹陷沉降中心可能位于南黄海海区连云港-石岛断裂北侧海阳凹陷的NE方向,发育的厚层白垩系可能存在较好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110.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P/T界线附近粘土矿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二叠系-三叠系 (P/T)界线附近地层中的粘土矿物分析,显示粘土矿物的组合及含量的变化同粘土矿物的结晶度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同地层组段的变化相一致,粘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气候、物源及地理条件的变化;同时,伊利石的结晶度也不具有地层梯度的特征。但是,无论是粘土矿物组合还是伊利石结晶度,在P/T界线附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本区当时海洋酸碱度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这可能导致了二叠纪末期海洋生物的大规模灭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