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87篇
大气科学   24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30篇
海洋学   2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多模态时空数据多层次可视化任务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主要面向单一的低层次展示性可视化任务,难以满足多模态时空数据多层次多样化可视化任务高并发的难题,从展示、分析和探索3个层次构建了面向多模态时空数据自适应可视化的多层次可视化任务模型。重点剖析了不同任务的时空信息需求及其可视化表达驱动力,刻画了任务需求与存算绘资源之间的依赖关系,设计了任务感知的多模态时空数据自适应可视化引擎。以微观精细化管理与宏观综合决策协同的智能设施管理为例进行了试验分析,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满足多层次可视分析应用需求,为数字城市和智慧社会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562.
相对空间比绝对空间更易于被人理解。行人导航本质是以相对于人的导航环境视觉与空间等相对语义来动态引导行人的过程,即相对导航。目前,GIS导航理论以绝对定位与空间建模为基础,没有充分理解人对相对语义的认知差异,缺乏基于相对语义的导航理论模型。首先,总结了以绝对空间定位与表达为基础的行人导航研究,提出了相对空间感知的行人导航研究新方向。然后,剖析了相对导航研究的理论研究需求,如:行人相对导航数据采集与建模、行人导航环境相对语义的提取、行人导航行为的自动感知分析、行人导航的多感官交互机制、行人导航路径选择与确认机制等。最后,展望了未来行人导航研究与重要创新的3个阶段。  相似文献   
563.
马凌  保继刚 《地理研究》2012,31(2):269-278
感知价值是研究消费者体验和体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理论。本文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节庆———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案例对节庆游客旅游体验的感知价值维度进行了分析并验证。在定性访谈和以往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游客体验传统节庆的感知价值量表,并根据量表进行了测量。同时对感知价值维度与节庆游客满意度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游客体验傣族泼水节的感知价值维度包括七个:文化认知价值、享乐价值、社交价值、服务价值、经济便利价值、情境价值和功能价值。研究发现,不同感知价值维度与游客满意度的相关程度高低不同。与西方学者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是,作为实用价值的文化认知价值对国内游客满意度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与西方游客更看重节庆体验中的享乐价值是相区别的。  相似文献   
564.
尹立杰  张捷  韩国圣  钟士恩  李倩 《地理研究》2012,31(10):1916-1926
社区居民是影响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核心要素。随着社区居民越来越被整合到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之中, 研究目的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将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感反映了人与地方的特殊情感联系, 对于深入理解居民旅游影响感知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地方感作为理论切入点, 以发展期望作为中介变量, 构建了“地方感-发展期望-影响感知”理论模型, 并以安徽省天堂寨作为实证案例。结果表明, 地方感较强的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赋予更高的期望, 对旅游影响感知的能力更强。发展期望在地方感对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影响机制中具有积极的中介作用。社区旅游发展的总体程度是影响居民感知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处于旅游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565.
陕西省铜川矿区居民对环境问题的感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兴民  廖文果 《地理科学》2012,(9):1087-1092
陕西省铜川矿区王石凹矿的资源丰富,但环境问题严重。通过实地调查和490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利用秩和检验等方法,探讨了对居民环境问题感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是:①矿区居民对居住环境普遍不满意,他们认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产生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采煤。②在居民属性与环境问题感知方面发现:性别对大气污染的感知有明显的影响。年龄和居住时间对塌陷和地裂缝的感知有显著影响。居民居住地点对矿区环境问题的感知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66.
景观空间感知是在空间范畴内人与景观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观察者对于景观环境空间信息的获取过程与感知阈值。强调景观美学价值与空间感知度的统一,对景观空间设计与观景位置的选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然而,目前对与景观空间感知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笔者在景观空间感知理论发展进程的基础上,总结景观空间感知理论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基于GIS 3维空间分析进行了景观空间感知评价的方法研究,提出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虚拟现实相结合,利用VRGIS对景观空间感知环境进行模拟与定量化分析,为建立完整空间感知评价体系提供方法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67.
提出了同构CoGIS的设计思路及体系结构。其目的在于:①缩小系统范围,减少约束限制,降低设计复杂度,增加系统实用性;②求同存异,为多源异构CoGIS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8.
线要素化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状要素是地图中数量最大、要素类型最多样的要素,其化简在地图自动综合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对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改进、化简质量、化简精度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对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效率研究较少.此处是在兼顾化简质量的前提下研究算法效率,通过分析化简算法约束参数的特征,将线状要素化简算法分为6类,选取其中的几个典型算法,分析了其时间复杂度,并按照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将其分为线性算法和非线性算法两类,初步探讨了适合这两类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69.
基于特征的等高线数据聚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林  吴纪桃  柳重堪 《测绘学报》2005,34(2):138-141
针对地理线要素具有的分形特征,将小波分解算法和数值统计算法结合起来,提出并证明等高线小波分解后各层细节分量与复杂度之间具有对数线性的关系,从而计算出等高线的复杂度.再结合等高线自身的位置关系,给出等高线的分类标准,将等高线进行聚类,从而降低图形处理时等高线图形的密度和所需要的等高线的数据量,减少等高线相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70.
法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论记忆》一书中说:“保护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在有了第一次生动鲜明的经验以后,被烫伤的儿童就避火,挨了打的狗见了鞭子就逃。”这段话说明了首次感知在记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因受个人经验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从首次印象中获得的材料是否准确、生动、鲜明,在记忆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而要改正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概念,即使重复多次也难以消除已造成的模糊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