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7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1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5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41.
王彩霞  刘云海  花榕  庞翠  王勇 《铀矿地质》2010,26(5):313-319
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吸附铀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这些衍生物有丝氨酸改性壳聚糖、甲基磷酸改性壳聚糖、3,4-二羟基苯甲酸改性壳聚糖、苯胂酸改性壳聚糖、乙二胺改性壳聚糖、分子印迹技术改性壳聚糖、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水凝胶和珍珠岩改性壳聚糖。并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吸附水中铀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2.
改性粘土法絮凝消除浮游微藻是我国迄今唯一得到大规模应用的有害赤潮应急处置方法,研发安全高效的改性粘土材料是该方法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研究了双烷基聚氧乙烯基三季铵盐(DPQAC)与聚合氯化铝(PAC)复合改性粘土获得新材料DPQAC-PAC-MC在去离子水、海水及东海原甲藻藻液(Prorocentrum dongha...  相似文献   
443.
植被物候是指示气候变化的重要因子,大气污染物变化对植被生长峰值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探究。论文利用卫星观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2001—2015年的时序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植被生长季峰值(peak of growing season,POS)、生长期最大值(maximum vegetation growth,NDVImax)的时间变化,探究大气污染物(PM2.5)对POS、NDVImax的影响,阐明PM2.5对POS、NDVImax与气象因子响应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燕山和太行山区POS较早且NDVImax较大,东南部平原POS较晚,张家口地区、燕山和太行山区NDVImax呈显著增加趋势。季前降水(季前指POS或NDVImax与影响因子偏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值对应的时间距多年平均POS的时间长度)对POS、NDVImax  相似文献   
444.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EOF)及其在月、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炯光 《大气科学》1995,19(4):481-486
本文提出一种降水长期预测的新方案,用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EOF)展开连续月组成的月(季)降水分布场,求取各月的特征向量场和对应的时间权重系数,分析各场的天气学意义及前后承替的相互关系,用前期出现的特征向量场的特征来预测后期的降水场分布趋势,同时利用特征向量场所对应的时间系数作二维点聚图,估算预报月(季)份的降水总趋势。  相似文献   
445.
探究夏玉米生长季热量资源利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为夏玉米品种布局调整、保障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河北省夏玉米主产区15个农业气象观测站1981—2019年逐日气象数据、玉米及后茬轮作小麦的发育期观测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及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夏玉米生长季热量资源利用率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81—2019年河北省夏玉米潜在生长日数无显著变化、潜在积温显著增加(P<0.05);生长季热量资源利用率显著增加(P<0.05),生长日数利用率从1981年的80.4%提高到2019年的94.5%,积温利用率从1981年的84.5%提高至2019年的94.9%。河北地区夏玉米潜在生长季日数、潜在积温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生长日数利用率及积温利用率整体呈现南低北高的分布特征,其中廊坊地区生长日数利用率及积温利用率均较高(95%以上),邯郸生长日数利用率较低(85%以下)。1981—2019年夏玉米花前积温与花后积温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9.6、58.7℃·d·(10 a)-1,花后积温的上升速度明显高于花前积温,积温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981年的1.6下降到2019年的1...  相似文献   
446.
摘 要:河西东部高原夏菜生长过程受多种气象灾害影响,为了解其成灾特征,本文对复合气象灾害进行了定义,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赋予不同灾害、不同致灾程度之权重,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2010—2021年复合灾害强度进行评判与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灾害频次高、影响大、极端性强,沿川区、沿沙区高温热害最为典型,加上持续干旱,复合灾害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剧。从复合灾害强度看,沿沙区与沿川区偏大,春茬中沿沙区复合灾害强度变化显著(倾向率0.029·a-1),已严重威胁到产业发展。通过冷凉山区蒜苗试验,评价结果得到进一步验证。针对复合灾害影响评价及分布特点,高原夏菜生产还需因时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