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3篇
  免费   1163篇
  国内免费   1120篇
测绘学   576篇
大气科学   1301篇
地球物理   1063篇
地质学   2335篇
海洋学   1270篇
天文学   120篇
综合类   251篇
自然地理   28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5篇
  194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1 毫秒
41.
海底勘查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将介绍用于探测海底三维地质特征的海底勘查的最新发展。它主要包括海底地形测绘技术,海底形貌观测技术、海底地层声学探测技术等。  相似文献   
42.
度量泥炭腐殖化度的一种简便方法:泥炭灰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度量泥炭腐殖化程度简便易得的指标——灰度。通过将同一剖面灰度测量结果与传统的腐殖化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二者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说明导致二者变化的因素大致相同。泥炭赋色物质鉴定的实验表明腐殖质含量变化是引起灰度在剖面上变化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论证了用灰度值作为泥炭腐殖化程度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3.
44.
简述了循环水槽的结构和技术指标,论述了循环水槽的技术指标能满足检定RCM4安德第流计流速传感器的技术要求。检定资料的采集和检定数据的处理方法,最后对使用中的RCM4海流计流速传感器检定和循环水槽的性能改造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5.
利用多普勒雷达加密资料对发生在闽南的一次台风尾流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过程由两阶段暴雨组成 :第一阶段暴雨是由海上形成的中尺度气旋造成的 ;第二阶段暴雨是由切变线上的强辐合及切变线上形成的边界层中尺度气旋造成的。暴雨雨带的形成主要与“逆风区”、气流辐合、边界层急流、切变、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46.
ADCP的观测及资料处理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RD-VM型ADCP为例,结合中美海气相互作用合作项目中的使用情况,介绍了ADCP的基本原理、特性,观测实施及资料处理,并指出了该仪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7.
《热带海洋》1996,15(1):17-23
应用Dean,Bodge和Lee近岸平衡剖面模式,对粤东靖海波控弧形海湾两种近岸剖面作了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推拟合的Dean模式与实际剖面偏差明显,由Bodge模式计算的凹度,北剖面小于南剖面,此与沿岩滩面坡度变化趋势一致,由Lee模式拟合的结果导出的波周期与实测值相近。  相似文献   
48.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技术在世界各大陆架海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专家们取得了大量实际资料,并发表了多篇调査报告和研究成果(赵松龄,1991;秦蕴珊、赵松龄,1991;赵松龄、于洪军,1993),为查明世界各大陆架海的形成过程、地层结构、环境变迁、海面变化、岸线变迁、河道跟踪、以及地貌类型的划分等提供了新的信息,推动了世界大陆架地质学的发展。在应用浅地层剖面仪测量技术所取得的多种成果中,最为突出的研究,莫过于在世界上的若干大陆架区发现了古河道及其沉积,通过古河道的追踪又可以了解大陆架环境的变迁和海面变化的过程。所以,这项大陆架勘察技术问世以来,一直是大陆架地质勘察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我国大约在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浅地层剖面仪,并制成了第一批产品,进人80年代以来,又逐渐引进了国外的新产品用于中国大陆架的勘察。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利用这种勘察仪器,在南黄海和渤海海域已经获得了数千公里的测量记录。浅地层剖面仪测量资料中大量信息的提取是运用这项技术的关键。本文根据作者所获得的测量资料,对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浅地层结构及古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自中印度洋被确认为是大洋岩石圈活动压缩变形的场所以来,人们已经竭尽全力来确定该地区的缩短量.其目的是了解在很高压应力下的板内变形会对周围板块的运动学起什么作用以及大洋岩石圈的机械反映.使用了下面4种不同的方法来定量分析变形速率:  相似文献   
50.
本部分则从淤泥质岸滩沉积物的水动力学特征出发,论述了不同状态的泥沙的不同运动规律,给出了两种不同岸段的近岸含沙量和岸滩冲淤率的横向分布的定量表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侵蚀和堆积岸滩剖面的演变模式,并与实际观测资料进行验证,最后还对岸滩冲淤转化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