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36篇 |
免费 | 2293篇 |
国内免费 | 390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36篇 |
大气科学 | 1788篇 |
地球物理 | 2514篇 |
地质学 | 9443篇 |
海洋学 | 1138篇 |
天文学 | 668篇 |
综合类 | 1028篇 |
自然地理 | 16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2篇 |
2023年 | 455篇 |
2022年 | 639篇 |
2021年 | 723篇 |
2020年 | 531篇 |
2019年 | 655篇 |
2018年 | 413篇 |
2017年 | 464篇 |
2016年 | 510篇 |
2015年 | 540篇 |
2014年 | 1004篇 |
2013年 | 708篇 |
2012年 | 1010篇 |
2011年 | 959篇 |
2010年 | 844篇 |
2009年 | 905篇 |
2008年 | 882篇 |
2007年 | 736篇 |
2006年 | 713篇 |
2005年 | 724篇 |
2004年 | 557篇 |
2003年 | 513篇 |
2002年 | 453篇 |
2001年 | 455篇 |
2000年 | 351篇 |
1999年 | 345篇 |
1998年 | 335篇 |
1997年 | 356篇 |
1996年 | 338篇 |
1995年 | 338篇 |
1994年 | 341篇 |
1993年 | 311篇 |
1992年 | 294篇 |
1991年 | 185篇 |
1990年 | 163篇 |
1989年 | 146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33篇 |
1981年 | 17篇 |
1979年 | 25篇 |
1978年 | 10篇 |
1960年 | 10篇 |
1959年 | 10篇 |
1958年 | 10篇 |
1954年 | 1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23(2):128-128
20 0 4年3月6~7日,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主办的“全国固体地球系统复杂性与地质过程动力学”研讨会在武汉召开,来自美国加州大学SanDiego分校、瑞典Upsala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西北矿业公司、中石化、中石油、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的5 0余位代表及中国地质大学的众多研究生参加了讨论会。中国地质大学张锦高校长到会并致开幕词。会上31位代表作了学术报告。於崇文院士作了“地质系统复杂性”的主题报告。於院士归纳总结了自然科学研究程度由浅入深的4个层次,从地质科学发展的现状出… 相似文献
32.
日本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地域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日本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据2002年日本交通省的统计表明,观光产业GDP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这一数字与美国相近。但与西方国家显著不同的是,在美、英、法、意等旅游业发达国家中,国际旅游业占据举足轻重地位,而日本的旅游业却以国内旅游为主体。据日本最大旅行社JTB的统计,2002年日本旅游出行人数为34013万人次(其中出国旅游1664万人次),而同年日本接待的外国入境游客刚刚超过500万人次。本文旨在介绍和分析日本国内旅游业的发生、发展的变化特征,以及国民不同的旅游方式和旅游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33.
34.
35.
黎应书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3,(4)
黔东南地区寻找金矿,一般都局限在石英脉型的范围内。笔者和贵州有色地质勘探局一总队的禹子楠、吴才帮、杨海军等人于1992年考察了湘西南的几个较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后,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发现了同类型的蚀变岩型金矿。 1.区域地质黔东南地区位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第三隆起带上。出露的地层以前寒武系 相似文献
36.
37.
塔里木盆地西部古岩盐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钾条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成盐盆地,为我国最有远景的找古钾矿地区之一。本文通过多年野外实地调查和大量岩盐样品的化学分析,特别是岩盐中可以指示沉积阶段的Br×103/Cl系数等区域分布特征,联系前人研究资料,分别从构造环境、地层和岩相古地理、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成钾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莎车盆地西部喀什坳陷和库车盆地中部拜城坳陷宏观地质特征均有利于钾盐沉积;岩盐地球化学组成相对于正常海相沉积表现出明显的贫Br特征,属海陆交互相或海源陆相沉积。相比之下,莎车盆地的喀什次级坳陷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找钾远景区。 相似文献
38.
39.
用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分析了地磁场能量在地球内部的分布及其长期变化.结果表明,从1900年到2005年,地核以外地磁场总能量由6.818×1018J减少到6.594×1018J,减小了3.3%,地表以外地磁场总能量由8.658×101J减小到.63×101J,减小了11.4%.分析地球内部不同圈层地磁场能量的变化表明,地壳(A层)、上地幔(B层)、转换带(C层)、下地幔D′层的地磁场总能量在减小,但是下地幔"层的地磁场总能量却在快速增加.磁能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更清楚地显示出磁能增加和减小的分界面在r=3840km处.上述结果表明,地核和地表以外地磁场总能量在趋势性减小的同时,也在进行重新分配.进一步分析表明,下地幔D"层磁能快速增长,主要是由高阶磁多极子的增强引起的.在地磁场倒转前,偶极矩减小而多极性相对增强在能量分布上的表现就是磁能向下地幔底部(特别是D"层)集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