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3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606篇
测绘学   804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791篇
地质学   2364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36篇
自然地理   113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54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172.
赵振宏  王冬  陶正平  李瑛 《地质通报》2008,27(8):1131-1137
地下水流系统和循环模式分析是研究地下水形成机理的基础,对正确认识和评价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高原在含水系统和众多地下水排泄区的控制下,形成了多个不同规模、不同循环深度、相互独立的地下水流系统。PACKER系统分层试验测定的不同深度水头的数据证明,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流系统存在托斯多层水流模式,区域性水流系统一般包含浅循环、中间循环和深循环3个循环系统。浅循环系统的发育深度在200m以内,深循环系统的发育深度大于400m。  相似文献   
173.
174.
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技术在岩溶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处理方法,分别对岩溶在地震剖面、瞬时振幅剖面、瞬时频率剖面、瞬时相位剖面上的表现特征作了说明.并结合实际资料进行多参数解释,进而确定地下岩溶的发育情况、分布范围和规模,同时对异常进行钻井验证,结果表明,地震瞬时属性分析技术比常规地震处理方法能更好地排除干扰,确定岩溶异常.  相似文献   
175.
《岩土力学》2017,(8):2322-2334
根据程湖东区塌陷历史与现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重建了地面塌陷三维地表模型,结合surfer绘制出了地面累计沉降等值线图和累计沉降值盆地;最初塌陷点大多分布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中;塌陷区自东向西呈条带状分布,北部塌陷要比南部严重;塌陷区内呈现类似"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的特点。根据地质条件、采矿情况以及监测资料分析,认为地下采矿是诱因,地质条件是内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了塌坑大多首先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区域中出现。在塌坑出现后,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得到释放,使得由NE向节理切割成悬臂梁板的岩体被折断。通过建立的力学模型分析得到岩体折断的范围达到了172 m宽。折断的岩体沿着折断面发生倾倒滑移破坏。这种力学扩展机制使得塌坑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塌陷盆地。  相似文献   
176.
《中国勘察设计》2007,(1):87-87
北京已开始尝试利用地下空间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北京提出2020年前修建四纵两横地下快速路网的方案,缓解二、三环路和长安街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7.
目前,尽管针对不良地质生态状况出现的危险和风险的预报及评价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多次研究,但是制定绘制风险和危险图的唯一途径及形成统一的方法问题远远未得到解决。这是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基本概念的解释不统一(风险、危险、脆弱性、保护性等等)。毫无疑问,仔  相似文献   
178.
城市地下供水管破损漏水检测,一般使用听音工具和设备来进行,这种需要漏水点传出声音的检测方式,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使用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无需利用声音,而是通过供水管漏水造成地层电性变化这一特征,使用小极距高密度电法查明管道漏水点位置。该检测方式不仅解决了常规方法难以查明的供水管漏水问题,而且拓展了小极距高密度电法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79.
李明 《地下水》2021,(2):87-89
广州华辉度假村以地下供水井为生活用水水源.为对该研究区地下取水资源进行论证分析,对华辉度假村用水量及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和抽水试验成果对项目的取水水源合理性和取水、退水的影响进行了论证.结果认为:该项目取用水、退水合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水资源管理要求.为保证水资源长期可持续利用,建议度假村深度...  相似文献   
180.
对于场地受限的地下水源热泵项目,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易引发热贯通现象进而降低机组运行效率。地下水源热泵设计中,在抽灌水井连线间布设热屏障井可改变地下水流场,降低热量在抽灌井间的运移速度,有利于延长热贯通发生时间并缓解热贯通程度。通过构建地下水换热模型,模拟计算夏季制冷工况条件下36组热泵运行场景,分析了热屏障井的位置,过滤管长度及回灌量对热贯通和含水层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屏障井回灌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热屏障效果,但提升幅度随回灌量的增加逐渐减弱;最大水位降深值随着热屏障井回灌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增加热屏障井滤管长度可提升热屏障效果,提升效果随屏障井回灌量的增加逐渐增强。通过模型多周期、长时间模拟计算发现,热屏障井的运行可促使回灌的冷热量集中在回灌井一侧,对于采用冬夏季抽灌井交换运行模式的热泵系统,可充分利用含水层储能,提升机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