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0篇
  免费   1253篇
  国内免费   1796篇
测绘学   627篇
大气科学   572篇
地球物理   770篇
地质学   4490篇
海洋学   1163篇
天文学   61篇
综合类   335篇
自然地理   911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298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57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111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把建好的海洋碳模式应用于印度洋区域,模拟得到了印度洋中与碳有关各化学量的表层分布、垂直分布和沿子午线面的等值线分布。与实测的GEOSECS(GeochemicalOcean—Sectinn Study)数据作对比,模式较好地再现了印度洋上营养盐浓度、总碳浓度、总碱度和溶解氧的二维分布。通过模拟还发现,在稳定状态下,大气和海洋中总碳含量的分布依赖于发生在海洋中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及边界条件,水平扩散系数Kh和光合作用常数率Kg对各化学量的分布有较大影响(以前有学者认为不太重要,如 Baes[1]);南印度洋中纬地区 10°S至 30°S是14C的重要向下渗透区域,人为排放的CO2可通过这片渗透区从海洋的表层输入海洋的深层。  相似文献   
122.
滩间山金矿床位于柴达木块北缘,产于中元古界万洞沟群碳质糜棱片岩和华力西晚期侵入岩中。矿主档是在热水沉积、区域变质和热变质预富集的基础上,与进变型绿片岩相韧性切带的退化演化同步,经历了脆韬性,韬脆性和脆性剪切变形成矿阶段的演化并遭受华力西晚侵入岩浆活动的叠和改造而形成的,属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23.
124.
泸沽湖沉积物α纤维素的提取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泊沉积是环境的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在沉积过程中有机大分子α纤维素发生降解,其碳链上的C、H、O原子也不会与外界发生交换,故沉积物α纤维素的碳同位素能真实直反映原始环境信息。湖泊沉积物中的α纤维素含量少,笔者经过反复条件试验,得出了从湖泊沉积物提取α纤维素的简便可行的方法,泸沽湖是云贵高原上一半封闭湖泊,湖区人为活动干扰较微弱,该湖对环境变化敏感。笔者提取了沪沽湖沉积物柱的α纤维素,并研究了其碳  相似文献   
125.
当地表存在三维非均匀电导率分布时,区域大地电磁响应发生畸变. 以往对这种畸变研究多假设近地表为三维,区域构造为一维或二维. 对于更一般的三维/三维构造,为了分析并消除这种畸变影响,真实反映地下三维区域构造信息,本文实现了三维大地电磁相位张量积分方程数值算法,并研究在不同地质模型下相位张量响应. 结果表明,相位张量不仅可以反映一般三维构造信息,亦可有效反映复杂近地表构造下三维区域构造信息,而无须假设区域构造为一维或二维,证明相位张量具有较强抗近地表局部非均匀构造干扰能力,能够保持更为一般的三维区域构造信息. 为了加快正演计算,同时保持一定精度,算法采用了积分方程多网格法.  相似文献   
126.
胶东金矿集区矿石中普遍含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矿物,某些矿床中还见有富含炭质的断裂破碎带.成矿溶液中含有大量的SO4^2-、HCO3^-、CO2和有机质等的含硫和含碳组分.矿石硫同位素组成明显富集重硫,结合胶东金矿主要成矿时期(早白垩世)特殊的地质背景、同期海水硫酸盐δ^34S平均值(约+16‰)及现代海水沿NE-NNE向断裂倒灌情况,笔者认为,硫的主要来源与海水硫的大量补给有关.而根据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形成金矿床中方解石的物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前寒武系碳酸盐岩.浅表环境下成矿金属元素及硫、碳等物质在热液对流系统中的大规模循环是成矿的关键,SO4^2-与S2^-之间的临界转化是制约成矿金属元素活化-迁移-聚集的重要因素,而含碳组分(CO3^2-、HCO3^-、CO2和有机质)则有利于Au、Cu、Pb、Zn等元素的活化和迁移,含硫和含碳组分的循环及有关的物理化学反应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7.
为研究外源最佳铁镍离子组合对煤发酵产气过程的影响机理,以陕北大柳塔褐煤为例,对不同含量的铁镍离子分别进行煤发酵实验,优选出单一离子的最佳含量,进一步通过二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法确定铁镍离子的最优组合,利用气相色谱、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线光谱分析仪等手段对添加最优组合质量浓度的实验组和空白组(不添加两种离子)产气过程的发酵液及反应前后的煤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Fe2+、Ni2+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5 mg/L、0.005 mg/L,Ni2+的添加存在明显的低促高抑现象;添加最优Fe2+和Ni2+组合的产气量相较于添加单一Fe2+、Ni2+分别增加了13.64%和20.69%;实验组的pH值、挥发性脂肪酸含量VFA及OD600相较于空白组的变化均提前3 d达到峰值,且煤的大分子结构得到更加充分的降解。最后分析了铁镍离子组合对产甲烷过程的影响,阐明了两种微量元素对于促进煤发酵产甲烷的内在机理,研究成果为提高次生生物成因气的产量及产气效率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8.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岩石学及碳氧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石学分析基础上,结合碳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和鄂博梁剖面上、下干柴沟组湖相碳酸盐岩样品进行系统研究,试图阐述不同类型湖相碳酸盐岩的古气候特征,研究该时期柴达木盆地古气候演化历史。结果显示:该地区湖相碳酸盐岩可以分为生屑灰岩、砂屑灰岩、藻灰岩、鲕粒灰岩、泥晶灰岩5大类。不同类型的碳酸盐岩样品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存在明显区别,鲕粒灰岩δ18O和δ13C偏高,且都为正值,形成于炎热干燥的古气候和咸水沉积环境中;藻灰岩类明显富集13C的特点与藻类等水生生物活动密切相关,反映沉积于温暖干燥气候背景下的一个水体盐度偏高的稳定水体之中;生屑灰岩和砂屑灰岩类δ18O和δ13C都比较集中,且表现出明显的低值,反映形成于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且具淡水补给的开放性湖泊环境;泥晶灰岩类样品的δ18O和δ13C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反映发育在水体停滞、蒸发作用明显的咸水型湖泊体系。  相似文献   
129.
洪东铭  简星  黄鑫  张巍  马金戈 《地学前缘》2020,27(3):191-201
石榴石是沉积物中常见的重矿物,其可来源于多种岩石,而且不同类型母岩中石榴石具有多样的地球化学组成,因此碎屑石榴石的地球化学分析在沉积物源研究中应用广泛。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可以容易地获得单颗粒碎屑石榴石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可借此探讨其母岩类型,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中酸性火成岩和部分变沉积岩来源的石榴石通常都具有高Fe、Mn的特征,不易于区分。本文系统地收集了不同岩石类型的石榴石微量元素数据,尝试利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差异性对碎屑石榴石物源分析进行补充。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石榴石的稀土元素(REE)组成与钇(Y)元素指标可区分中酸性火成岩和变沉积岩来源的碎屑石榴石;(2)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及所对应的变基性岩石(榴辉岩)中石榴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相近,但部分橄榄岩来源的石榴石在镨/钬(PrN/HoN)值和重稀土总量(ΣHREE含量)上与辉石岩和榴辉岩的有显著差别,这一特点可运用于以基性岩母岩为主的碎屑沉积物源研究中;(3)夕卡岩中的石榴石在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上表现为高度一致的高Ca特征,而稀土元素组成具有两种典型的分配模式,岩浆型(指示富铁、氧化环境)与热液型(指示富铝、还原环境)。综上所述,石榴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可以有效地运用于沉积物源分析研究中,是其主量元素物源分析方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自配标准样品(正构烷烃)进行5à分子筛吸附试验,测定了用5分子筛吸附法分离前后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碳同位素值,探讨试验前后碳同位素值的变化。尽管实验过程中样品经过85℃长时间加热回流及吸附样品的5à分子筛用氢氟酸酸化处理,但实验结果经仪器检测,证明该方法对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值影响因素不大。本文还介绍了原油和煤可溶有机质中饱和烃络合前后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方法。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改进采用微型索氏抽提加热回流实验装置,既提高了样品的回收率,也减少了样品中轻组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