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349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相关文献,再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处方,建立数据库,使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结果:筛选出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处方303首,中药176味,常用药物为牛膝、钩藤、天麻、茯苓等,所用药物多归肝、肾、脾三经,药物功效主要以补肝肾、强筋骨、平肝息风、利水渗湿为主;将常用的药物进行聚类组合,可聚为滋补肝肾、平肝阳、健脾渗湿等8类,其中常用的药对为钩藤-牛膝、牛膝-天麻、钩藤-天麻。结论: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应从补肝肾着手,再根据老年患者病理生理状态酌情加入平肝息风类药物,常用药物为牛膝、钩藤、天麻,另外考虑老年患者脾胃亏虚,升清降浊功能减退致使水液输布异常,故应酌情加入茯苓、泽泻、白术等药物。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联合奥美沙坦酯片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68 例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 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沙坦酯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治疗。2组均给予常规健康宣教,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降压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24h尿蛋白定量(24h-UTP)、24 h尿微量白蛋白(24h-ALB)、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TNF-α、TGF-β的水平。结果:降压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31/34),对照组为85.29%(29/3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4h-UTP、24h-ALB、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Ccr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奥美沙坦酯片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肾功能,降低血清TGF-β、TNF-α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
在对30多个煤岩样品在不同围限压力下测得的孔隙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煤层甲烷开采的生产特点,讨论了煤岩孔隙度在围限压力下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煤岩地下孔隙度的计算方法和煤岩有效孔隙体积压缩系数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5.
96.
李卉 《地质与勘探》2020,56(4):870-877
声波测试是研究岩石动态力学性质的一种重要的无损检测方法。在有机质丰富的页岩中,页岩的力学性质受含水量、岩石层理、总有机碳含量(TOC)和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本研究在声波测试前,首先使用CT扫描技术对鹰滩页岩的每组测试样品进行扫描,对实验样品的完整性进行筛选,利用核磁共振法(NMR)测定样品的含水率。然后利用超声波脉冲传输技术在不同围压下对每组测试岩心进行声波测试。测试后,利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样品的矿物组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围压和含水率对纵波(P波)和横波(S波)速度均有显著影响,两种速度都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加。含水率的增加会降低横波与纵波的波速,含水率对横波速度比纵波速度的影响更大。含水率降低了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增加了体积模量、拉梅参数和泊松比。分析表明,引起岩石力学性质含水率变化的机制可能是粘土-水相互作用、化学反应和毛细压力变化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福建东山湾内由于围海造陆等区域人类活动,使得湾内潮动力特征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本文基于FVCOM (Finite Volume Community Ocean Model)海洋数值模式,构建了东山湾海域潮动力数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了围海工程对海域潮动力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山湾围海工程对整个海湾的急流时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附近约5 km范围内,围海工程上下游附近区域流速显著降低,最大降低值约0.4 m/s,工程靠近海湾一侧区域流速增强,最大增加值约0.35 m/s。其次,东山湾围海工程造成湾内M2分潮振幅整体呈下降趋势,古雷围填海南侧附近下降最大为0.12 m。海域内潮汐不对称γ值显示,海湾内涨潮优势强于落潮,γ值从湾口向湾顶增大明显,湾口的γ值接近于0,湾顶附近海域可达0.54,表现出从湾口向湾顶潮汐的涨潮优势逐渐加强的特征。围海造陆工程造成附近北部区域涨潮优势增强,南部区域落潮优势增强。  相似文献   
98.
自20世纪以来,在自然以及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洞庭湖湿地面积与格局发生显著变化。本文在综合大量历史资料、相关文献以及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分段线性回归方法将近百余年(1900—2020年)洞庭湖湿地面积与格局变化划分为4个阶段,并重点分析了各阶段影响湿地演化的驱动因子及相互作用关系。1900年以来,洞庭湖湿地面积变化可分为1900—1949年的明显下降期、1950—1978年的快速萎缩期、1979—1998年的稳定期以及1999年至今的略微回升期,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的相对稳定阶段、1950s—1990s的水域向洲滩转化阶段以及21世纪以来的洲滩向水域转化阶段。不同时期,由于社会经济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湿地演变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导致湿地演变的速率与方向有所不同。围湖垦殖与退田还湖是导致湿地面积发生改变的主要因素,气象波动、水库建设、湖区采砂以及河道整治等则通过改变入湖水文泥沙情势影响湿地格局变化,并影响围湖垦殖与退田还湖等活动。为满足经济发展要求,政府在湿地演变中的参与度逐渐增加,对围湖垦殖的态度发生了“鼓励—参与—禁止—还湖”的转变,为近百余年洞庭湖湿地演化的核心驱动要素...  相似文献   
99.
岩石的波速与静水围压的关系研究对于深部地球物质的判定、地壳应力评估等相关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研究者基于静水围压作用下岩石超声波波速实验数据,仅从数学统计上考虑提出了不同的岩石波速-静水围压的关系模型,并且P波和S波的波速-静水围压统计关系互相不耦合.本文基于岩石声弹理论角度出发,给出岩石P波和S波波速-静水围压关系的耦合模型.其次,基于统计关系的非耦合模型和本文提出的耦合模型,对一系列岩石样本的P波和S波超声波波速-静水围压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最后,本文通过与非耦合模型的统计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耦合模型相对于非耦合模型来说,不仅物理意义明确,而且更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海岸线作为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是海域管理的重要界限和基础地理数据,也是地图编绘、海洋调查和海岸带演变研究的重要内容,准确掌握其位置、长度等信息,是提高海域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结合广东省海岸线修测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围海养殖区海岸线界定方法进行探讨。针对养殖区已进行土地确权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以自然属性为主要依据判定海岸线位置;承认土地权利人的权利在先;围海养殖区的海岸线统一以靠陆一侧的外边缘线进行界定等解决方案。期望可以为海岸线修测和海域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