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作为“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面气象观测网分系统”项目是2001年12月正式启动的,通过地面气象观测网的自动化建设及站网、监测项目的合理调整,最终建立一个在空间分布与探测时间密度都较为合理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面气象观测网。(1)项目建设概况截止至2004年底,全部共建设完成1698个自动站,其中利用国家投资(含大监项目、雷达项目、西部人影项目)1187个,省局自筹资金511个,所有自动站已全部投入业务运行,其中部分自动站已经进入单轨运行,并通过各省的通信路线进行联网发报,通过9210气象卫星通信网进行上行传输。(2)全区自动站建设与运行情况广西自动站建设从2002年开始,历经3年时间,已累计建成各类自动站55个,在气象业务的运行中体现了现代化技术装备的优势。南宁市吴圩自动站于2003年1月1日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并于2005年1月1日开始进入单轨业务运行;后期建设的23个国家基准基本站及15个雷达校准站也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投入双轨业务运行。39个站均按照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运行,其业务质量同时参加质量考核,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2004年8月开始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组建自动站中心站,中心站数据服务器及前置通讯处理机放在区气象台网络中心,从2004年9月5日开始,全区39个自动站均须将小时观测数据自动上传至自动站中心站,实现了全区自动站小时观测数据的共享。自动站的监控、维护保障、标校检定由区装备中心承担。一年多以来通过电话支持以及下台站的方式,为台站排除了许多故障,为广西自动站的正常稳定运行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各自动站运行情况正常,雷击及供电情况不稳定对自动站的运行影响最大。(3)中尺度自动站组网建设展望根据中国气象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规划,按照中国气象局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矩阵式管理、七巧板战略”的建设思路,采取统筹规划、统一布局、统一要求、分步实施、数据共享的基本原则,力争用3年的时间,全区共建设约500多个自动气象站,形成一个间距20km左右,密度适宜、布局合理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中尺度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实现观测时间密度最小为每10分钟一次,一般情况下,每小时发送一次观测资料。2004年完成14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2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和区气象台自动气象站中心站建设。2005年完成55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4个5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4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2006年完成50个4要素自动气象站、2个7要素自动气象站和120个2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62.
63.
北京大学生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的发展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鸿雁  唐艳鸿 《地理学报》2017,72(11):1997-2008
北京大学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始于1953年成立的植物地理小组,1991年拓展为景观生态学教研室,21世纪初发展为生态学系。半个多世纪以来,依托地理学系(现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大学生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研究团队极大地推动了植被结构、功能和动态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区、高山林线等关键地区的植物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有力地推动了以景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为代表的宏观生态学研究。近年来,围绕全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等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大学生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研究团队在气候变化及生态响应、碳循环、生物多样性、植物化学计量学等前沿方向开展了开创性的工作,并服务于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战略。目前,北京大学生物地理学与生态学研究在软硬件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设了塞罕坝生态站等观测设施和全国树木生长、森林施肥实验、高山林线监测等平台,形成并延续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陆地植被的格局与功能”创新研究团队。未来将加强不同尺度生态学研究方法的整合,同时围绕区域生态退化开展生态修复的支撑研究。  相似文献   
64.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回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地理数据库的建设、GIS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进展、GIS应用、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和产业化、人员培训及学术交流等几个方面对GIS在中国的发展作一历史回顾。我国的GIS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目前GIS已在我国许多领域与部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显示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5.
国外关于男性气质(Masculinity)的研究由来已久,地理学关于男性气质的探讨最早出现于女性主义的研究中,地理学者通过对其他学科相关理论的引用以及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的借鉴,采用文本分析、个案研究等方法,对男性气质,特别是支配性男性气质(Hegemonic Masculinity)、乡村与城市男性气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将男性气质的理论发展到了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后殖民主义地理学等分支学科中。地理学者采用建构理论,综合社会、文化、性别和女性主义地理等多元视角,不仅分析了男性身份政治的形成过程,而且探索了不同男性身份政治形成的空间与环境,并尝试建构男性气质地理学。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人文地理学关于男性气质研究的回顾和梳理,为国内人文地理学中男性气质的研究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66.
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梳理和总结相关研究内容有助于理清研究脉络,为未来的深入和拓展研究提供参考.本文在整理国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学者自2000年以来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发现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于四个方面,即:旅游对居民感知的影响、对文化变迁的影响、对身份认同的影响和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同时,指出已有的研究内容和深度仍有待于拓展.在研究内容上,有关居民感知影响案例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对比;旅游对文化变迁的影响模式、规律、应对和调控之策;身份认同的多维视角探索和地区差异对比;旅游对社区结构的外部影响等问题是未来可以拓展的方向.在研究内容的深度上,更应关注对深层机制和影响模式的讨论.  相似文献   
67.
重点围绕登陆热带气旋(LTC)降水预报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针对LTC降水有三类预报技术:动力模式、统计方法和动力-统计结合的预报方法。以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式为代表的预报技术对LTC降水的预报能力仍然非常有限。改进NWP模式预报误差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发展NWP模式;二是发展动力-统计结合的方法。分析表明,动力-统计相似预报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技术;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开展LTC降水动力-统计相似预报研究,探索减小数值模式LTC降水预报误差的有效方法,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68.
《海洋世界》2012,(12):38
2012年,是海洋备受瞩目的一年,国内外的海洋大事数不胜数。作为今年《海洋世界》最后一期,对精彩的2012年做一个盘点,实属必要之举。我们精心选择了10个国内外重要的海洋事件进行回顾。其中,有读者朋友们耳熟能详的、在当时轰动世界的爆炸性新闻;也有鲜为人知的、在低调的节奏中浮出水面的"小"事。  相似文献   
69.
技术创新发展是地质钻探工程事业的核心、灵魂和第一驱动力。本文通过总结我国地质钻探工程领域“十三五”科技创新成果,深刻认识地质科技创新发展新要求,系统把握地质科技创新基础,展望了地质钻探工程技术“十四五”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以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地质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0.
国际河流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回顾、反思与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合理利用原则是国际水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适用对保护国际河流水资源及协调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冲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伴随全球淡水资源日益匮乏,水资源利用冲突频发,公平合理利用原则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要摆脱公平合理利用原则难以具体运用于实践的困境,一方面需在国际法律文件中对"公平合理利用"进一步界定和完善,另一方面,需结合实际情况缔结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条约并设置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保障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原则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