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527篇
海洋学   142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煤系高岭岩制取氯化铝和水玻璃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薛茹君  朱克亮 《矿物学报》2001,21(2):169-173
本文讨论煤系高岭岩综合制取氯化铝和水玻璃的工艺路线及工艺条件,采用适当的酸浸工艺可使高岭岩的铝浸出率提高到接近100%,使酸渣中的SiO2含量提高到95%左右,其他杂质含量大大降低,为活性硅渣的利用提供保证,采用湿法工艺,加入适当助剂,可在缓和的反应条件下,使硅的转化率达到95%以上,制得合格的水玻璃产品。  相似文献   
742.
铜转炉渣中钴的载体矿物在酸解中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彤  凌云汉 《矿物学报》2001,21(3):373-376
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和X射线波谱并辅以化学物相分析进行了铜转炉渣及其加工产物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铜转炉渣主要由铁橄榄石和铁酸盐(磁铁矿)以及少量玻璃相组成,铜呈冰铜相主要嵌布于铁酸盐之间,钴则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铁橄榄石和磁铁矿晶格中部分Fe^2 ,作为氧化物富集其中。在酸解中铁橄榄石和铁酸盐均发生分解,使冰铜相得以解离,铁和钴则转化为可溶性硫酸盐,随后被浸出。铁酸盐分解不完全是影响钴浸出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3.
铀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负矿有密切关系的有机质主要是腐殖酸(HAS),富里酸(FAS),微生物及细菌,腐殖酸与铀酰存在着强烈的吸附,络合及还原关系。微生物和细菌在铀矿形成过程中也起到很微妙的作用。在研究手段上包括试验,计算,热解分析,X-线分析,烈变径迹分析,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顺磁共振,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4.
作者根据几年来所取得的资料.对R0<0.5%的未成熟生油岩中出现的相对高丰度的“地质型”甾烷,提出了新见解.这种现象似乎是一种客观规律,并且可能是以游离状态分解于地质体中的甾类分子化石异构化作用的结果.这一发现,揭示了干酪根在通常所说的“成熟门槛”以上就已开始降解,释放烃类,从而为“未成熟原油”的存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45.
746.
化学风化作用,使滇池地区下寒武统磷块岩形成大面积风化矿石,矿石构造疏松,可以通过简单的擦洗-脱泥使精矿品位有较大的提高。选矿试验结果证实,只有自然粒度擦洗才是合理的选矿工艺。根据自然粒度擦洗结果书风化磷块岩划分为“制酸矿”、“擦洗制酸矿”和“非制酸矿”3种“工业类型”。其原矿石分别出自不同的沉积古地理环境,且有不同的岩石学和岩石化学特征,据此可以通过原矿对风化磷块岩的擦洗结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47.
748.
溴加氯化钠溶解含金矿样中的金是迄今为止人们所知道的金的最佳溶剂。该溶剂对金的溶解速度272mg/cm3·d。利用聚胺酯泡沫塑料(以下简称泡塑)富集含金矿液中的金,在该体系中如何选择泡塑吸附的最佳条件,是本文的关键。含金泡塑采用无臭灰化技术,以达到方便测试的目的。通过大量样品、标样测试,与经典方法对比,与省局测试中心外检结果对比,证明本方法准确可靠,简便快速,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749.
张肇宏 《岩矿测试》1990,9(2):148-149
地质样品中痕量Au的分析较多采用湿法溶解样品。最常见的是采用浓王水或1 1王水在烧杯或聚碳酸酯溶矿瓶中溶解样品。对于王水能否把地质样品中的痕量Au全部溶出,在酸不溶物中残留多少Au,残留量对分析质量是否有影响的问题,各文献提法不一。文献介绍:王水溶解低含量Au样时偏低15%;溶解石英岩尾矿,Au结果偏低10-30%。又指出:在金矿区围岩和某些酸难溶硅酸盐矿物中采用王水分解样品,在溶矿时不加入HF作助溶剂,其Au结  相似文献   
750.
在预冷的载玻片上滴一层预冷的十二烷液体,把底面打磨平整的粒雪块体压在该层液体上,待冻结后先用带锯将块体未充填十二烷的部分切去,再经切片机加工,可获得理想的雪-粒雪薄片。根据研究目的,可对薄片摄影和测量雪-粒雪晶体C轴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