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廊坊市是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廊坊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对廊坊市的微咸水、雨水、再生水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调查,对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进行分析,提出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措施,对缓解廊坊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2.
咸水入侵已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大量文献表明,人类活动已经涉及的沿海地段都已不同程度的发生海咸水入侵。在莱州湾南岸以发生咸水入侵为主,通过研究表明,该地区咸水入侵界面已逐渐向南迁移,严重影响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正常使用。监测咸水入侵对合理使用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意义重大,该文将构建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监测技术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3.
CO2在地下深部咸水含水层的封存过程中,岩石孔隙内形成的残余水对CO2可注入性、封存量及安全性都有负面影响,因此深入探究各因素影响下残余水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取自鄂尔多斯盆地深部储层的天然岩心,在40℃和8 MPa的实验条件下利用3种纯度的CO2(99.999%CO2、75%CO2+25%N2以及50%CO2+25%N2)进行饱水岩心驱替实验,以探究CO2纯度对残余水的影响。实验表明,在3种CO2纯度下的岩心驱替实验中,达到突破点和排水终点所需时间排序均为:99.999%CO2<75%CO2+25%N2<50%CO2+50%N2;不可再降残余水饱和度大小排序为:99.999%CO2<75%CO2  相似文献   
114.
凡纳滨对虾对东北碳酸盐型半咸水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碱度和pH对凡蚋滨对虾幼虾的毒性效应,观察了幼虾在东北地区碳酸盐型半咸水水域的生存能力。结果表明,pH为8.03~8.37时,碱度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24,48和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2.92,11.16和10.67mmol/L,生存的安全浓度(SC)为2.50mmol/L。碱度为5.37~42.06mmol/L时,pH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的24,48,72和96h半致死值(LpH50)分别为9.26~8.64,9.14~8.62,9.10~8.80和9.00~8.80。幼虾在碱度为38.78mmol/L、pH为9.41、盐度为3.29的天然半咸水水域存活5~9h。认为高碱度、高pH是东北地区碳酸盐型半咸水水域移植凡纳滨对虾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15.
刚毛藻在半咸水中对汞的累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82年以刚毛藻为材料测定了其在汉沽污水库中对汞的累积量,现场测定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1)刚毛藻(Cladophora)对汞毒性的耐受力较强,在1.0mg/L以下汞培养液中经48h生长正常;(2)在汞浓度分别为0.2,0.5,1.0,2.0,5.0mg/L半咸水培养液中,经48h刚毛藻汞含量由0.021mg/kg分别上升到60.0,128.0,240.0,325.0,420.0mg/kg,其累积量随水环境中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浓缩系数最高为8×10~3;(4)死藻积累汞的趋势与活藻近似,惟程度差些;(5)10g刚毛藻经48h使5L 0.2—5.0mg/L汞培养液平均去除率达72.3%;(6)刚毛藻在半咸水中去汞能力略高于在淡水中。  相似文献   
116.
咸水灌溉条件下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土壤水盐运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旱区地理》2021,44(4):1104-1113
在塔里木河下游沙漠地区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地下咸水灌溉条件下土壤剖面水盐变化明显,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为掌握土壤垂向水盐动态,建立数值模型是十分高效的手段,通过重建土壤剖面的水盐动态过程,可揭示高盐环境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服务防护林生态工程建设和后续可持续灌溉管理。通过HYDRUS-1D模拟防护林建设初期不同矿化度地下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并根据实测的土壤水盐数据,优化土壤水分特征参数,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表层(0~30 cm)土壤含水量和含盐量受灌溉影响大,数值波动剧烈,且土壤盐分表聚强烈;深层(50~150 cm)则受灌溉的影响小,数值波动小。数值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能较好地反映土壤水盐运移情况,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模拟不同矿化度灌溉条件下塔里木河下游流动沙漠地区土壤水盐运移状况,为该地区生态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7.
卤水蒸发实验多集中在矿化度较高的后期阶段的盐湖,其矿物主要为氯化物及镁的硫酸盐。为了获得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整个盐湖演化阶段的析盐及pH值变化规律,使用大苏干湖微咸水(矿化度为26.5 g/L)在28±2 ℃的恒温室内进行蒸发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蒸发过程矿物结晶析出顺序为单水方解石—石盐—三水碳酸镁—白钠镁矾—泻利盐—六水泻盐—碳酸钠矾,共有七组盐类析出序列,不同于其它硫酸钠亚型的盐湖蒸发沉积规律,大苏干湖微咸水蒸发沉积过程中未见芒硝析出,可能与其特殊的水化学组成有关;pH值由8.82持续降低到6.29。其pH值的变化主要受控于矿物相的析出,在碳酸盐析出过程中pH由8.79迅速降低到7.38,而后以白钠镁矾为主的硫酸盐析出阶段pH降低到6.65,之后在石盐析出阶段pH缓慢降低到6.29。通过微咸水湖的蒸发实验,对于盐湖演化过程中的结晶析盐规律及各析盐阶段的pH值变化规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8.
项力  杨章贤 《安徽地质》2016,(4):291-293
沉积盆地咸水含水层二氧化碳储存研究前景广阔。本文根据安徽省省内研究现状,选取省内9个沉积盆地,通过技术性指标、安全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对二氧化碳的地质储存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用深部咸水层理论,对二氧化碳的地质储存潜力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对盘锦部分地区的调查工作和地层情况总结,判断出盘锦地区地质灾害种类有砂土液化、软土触变、咸水入侵。为了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对工程安全的危害性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需对其采取防治措施。砂土液化应采取强夯、砂土挤密桩等措施;软土触变应采取石灰砂桩、旋喷或粉喷等深基础措施;咸水入侵应采取以防为主、控制开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0.
概述 新南威尔士拥有全澳大利亚最大浓度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源,其中包括石油精练厂、炼焦厂和火力发电厂。在未来二十年内,预计仅固定碳源排放大约705千兆立方米(或24.9Tcf)的二氧化碳。特别是悉尼盆地地区有着全澳大利亚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其中11个固定的大气二氧化碳排放源排放量仅占整个国家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