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622篇
地质学   415篇
海洋学   338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1篇
  19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关于多旋回开合构造及区域成矿若干观点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板块说与槽台说相结合是研究大陆演化和矿产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开合构造、板块构造与槽台构造三者在形成机制上具有内在的联系。多旋口开合构造是指以多旋回开合观点研究的构造,它是研究开合过程中所有地质现象,包括开合序列、开合旋回等。开合构造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区域性断裂,地壳的扩张与挤压,地壳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构造过渡与构造迁移。开合演化过程称为“多旋回四阶段开合递进律”。开合构造的主要特征具有多旋回性、方向性、不平衡性、迁移性、两重性、层次性和有限性等。开合构造和岩石圈演化的基本动力是地球内部热能运转的结果,导致地壳和岩石圈裂开和聚合运动,包括传送带式、手风琴式和雪撬式三种主要的不同运动方式。正是多旋回开合构造发展,导致了多旋回成矿作用。在研究矿床分类时,首先要以多源的成矿物质来源作为矿床分类的主要依据,同时,也需要注意结合诸如成矿作用、成矿构造环境、成矿理化条件以及含矿建造等因素,以多旋回开合构造一成矿的观点来研究成矿控制和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72.
73.
四川石油普查大队川!中区队青年跃进号机堤,辎夫年十二月份台月进尺四千公尺后,合年元月一日至三十一日止,售IJ 10274石1公尺的最高纪录,共打了x引个孔,平均孔深301公尺,岩石娜0平均为4石颖,罩位成本降低到3石元。、级过髓牧核对,肾量达到地蟹耍求。  相似文献   
74.
能量平衡原理是遥感反演地表通量,波文比法计算地表通量的基础.但大量的观测数据表明,多数情况下,非均匀地表的地表能量是不闭合的,一方面是由于观测仪器的误差及各参量观测尺度差异造成的,更重要的则是由地表不均质性引起的水平平流效应导致的.因此,定量的估算水平平流效应对地表能量平衡的影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地表可供能量差、水分状况差异、风速和垂直空气温度梯度四个参数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遥感信息的水平平流通量观测影响纠正模型,其中引入了像元尺度与风浪区长度的关系.文章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模型中各参数对平流估算结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水平平流的尺度效应问题.进一步,在地表实验数据的支撑下,给出了在农田下垫面情况下模型的验证结果.结果表明模型估算的能量变化率与实测的能量变化率有较好的相关性,经过纠正后的能量闭合状况有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5.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潜台及相邻区域在马五1-4时总体上为(内)陆棚盆缘坪亚环境.储层主要岩性为粉晶白云岩及含硬石膏结核和/或柱状晶的粉晶白云岩.地层在岩性上的分布差异是控制储层非均质发育的基础性因素,以含硬石膏结核和/或柱状晶的粉晶白云岩对研究区更具控制意义.其他主要控制因素还有地质背景、古岩溶成岩作用、构造裂隙及断层分布等,古地貌、储层有效厚度以及非储层发育程度等对储层非均质性也具一定影响.靖边潜台为目前天然气主产区,靠近研究区的西侧和东侧的储集性均较差,西侧地层剥蚀严重,东侧溶蚀作用过于强烈,储集性能均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76.
介绍了银川基准台小口子泉的概况以及水氡观测情况。研究了自1990以来银川台小口子泉周边地区300 km范围内ML4.0以上地震与银川台水氡资料的映震情况。通过对典型震例深入研究,总结了小口子泉水氡与周边地区地震活动的对应关系,探讨了小口子泉水氡对周边地区地震的对应范围和对应的震级范围。小口子泉水氡异常对该泉点西北方向的地震反映灵敏,且都是低值异常。  相似文献   
77.
采用重型动力触探方法检测变速公路台背回填质量,并对检测的评判标准和结果作了一定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8.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分布的构造混杂岩带为研究古亚洲洋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下二台岩群"作为该构造混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时代和构造属性仍存在争议。详细的研究表明下二台地区变质火山岩原岩包括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为一套钙碱性火山岩,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根据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将其分为变质酸性火山岩和变质中性火山岩;二者均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Eu负异常不明显,但变质中性火山岩稀土总量低于变质酸性火山岩,变质酸性火山岩明显亏损Sr、P元素,结合野外产出面积和高场强元素相关性特征,认为二者不是同一基性岩浆分异的产物。变质火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341~348Ma,代表其原岩结晶年龄。变质酸性火山岩原始岩浆来自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变质中性火山岩原始岩浆来自于俯冲带附近岩石圈地幔,并遭受了地壳物质的混染,二者均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下二台岩群"由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地质单元叠置混杂而成,称其为"下二台"构造杂岩更为准确。下二台地区变质火山岩表明在早石炭世初,古亚洲洋板块已经南向俯冲,在华北板块北缘形成活动大陆边缘弧环境,早石炭世变质火山岩原岩为这一俯冲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79.
介拉斯台盆地处于扎兰屯火山岩型铀成矿远景带中段,是国内中生代火山岩最为发育地区之一,多期次断裂、火山活动强烈发育,铀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文章通过对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基底和盖层的含铀性、潜火山岩、断裂、火山机构、热液蚀变、铀矿化等铀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并结合航放、化探及遥感找矿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介拉斯台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具有较好的铀成矿潜力,圈定成矿远景区5处。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风浪作用下水生植物对水流结构的影响,选取太湖中两种典型沉水植物(苦草与马来眼子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苦草植物斑块与马来眼子菜植物斑块内外水体的瞬时流速进行野外现场测量,利用瞬时流速的能量谱分布将波浪流速与紊动流速分离,分别分析水生植物对时均流速、波浪流速以及紊动能的影响。风浪影响下,水体中存在流向与测量时近水面处盛行风向一致的水流;波浪流速以垂向流速为主,且波浪流速自水面向床底逐渐减小;紊动能在水面处达到最大值,并向床底方向逐渐减小。与无植被条件相比,苦草与马来眼子菜的存在减小了时均流速、波浪流速以及紊动能。两种植物形态上的差异,导致其对水流结构的影响不同:苦草叶片阻流面积在冠层中部达到最大,使得时均流速与波浪流速在苦草中部位置的减小程度最大;马来眼子菜叶片主要集中于冠层顶部(水面附近),其对时均流速以及波浪流速的减小作用在水面处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