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93篇 |
免费 | 1175篇 |
国内免费 | 199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25篇 |
大气科学 | 950篇 |
地球物理 | 948篇 |
地质学 | 3481篇 |
海洋学 | 1792篇 |
天文学 | 141篇 |
综合类 | 476篇 |
自然地理 | 6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4篇 |
2023年 | 227篇 |
2022年 | 264篇 |
2021年 | 297篇 |
2020年 | 289篇 |
2019年 | 254篇 |
2018年 | 202篇 |
2017年 | 204篇 |
2016年 | 227篇 |
2015年 | 262篇 |
2014年 | 414篇 |
2013年 | 332篇 |
2012年 | 433篇 |
2011年 | 417篇 |
2010年 | 434篇 |
2009年 | 463篇 |
2008年 | 457篇 |
2007年 | 458篇 |
2006年 | 384篇 |
2005年 | 365篇 |
2004年 | 309篇 |
2003年 | 211篇 |
2002年 | 150篇 |
2001年 | 156篇 |
2000年 | 173篇 |
1999年 | 191篇 |
1998年 | 168篇 |
1997年 | 127篇 |
1996年 | 137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118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96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62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4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6篇 |
1974年 | 5篇 |
1962年 | 3篇 |
1950年 | 3篇 |
1948年 | 7篇 |
1943年 | 3篇 |
192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11.
龙口湾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龙口湾表层沉积物中的pH、Eh、S2-、N、P、有机物、Cu、Pb、Zn、Cd和石油等11种化学要素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并探讨了其相关性及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将其与相同站位海水的相应化学要素进行了对比研究。另外,还初步评价了该湾的污染状况,并提出了底质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底栖生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一、前 言 1988年7月16日~18日,出现了一次河套气旋进入渤海的天气过程。这次锋面气旋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蒙古气旋向东南方向移动,移到河套地区的锋面扰动加强,并在河套地区形成新的锋面气旋。该气旋在发展和移动过程中,伴有强烈的降水、雷暴、大风等恶劣天气,受其影响,华北部分地区出现降水天气,渤、黄海北部出现了6~7级偏东大风,秦皇岛海区出现了波高达2.1m的中浪和风暴潮。本文利用传真图分析了此次过程及其对秦皇岛海区的影响。 二、气旋的发生、发展及移动情况 1.气旋形成的天气形势 16日08时500hPa高空图上,中西伯利亚地区有一低槽,并有冷气团与之配合。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势力较强,自蒙古到渤海一带有一低槽,也有冷气团配合(见图1)。 相似文献
115.
本文通过多年的海流及地形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滨海区的流场分布及泥沙运动规律,认为现行黄河口区是泥沙直接沉积区,而在海洋动力要素作用下,泥沙沉积再搬运后沿岸作长距离的输移运动,使泥沙重新分布,也是海岸带开发利用、水工建筑等不可忽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分析了济州岛南部区域温度双跃层现象的类型及其成因。特别阐明了双跃层的波状现象,指出:强流锋区的侧向效应,黑潮次—中层混合水的爬升,黄海冷水团边缘密度环流引起的侧向流动,以及上、下层流速、流向不一致引起的剪切作用,是导致双跃层波状现象的主要原因。发现上、下跃层之间存在着“跃层间环流”,这是一个有趣的海洋学现象,它将导致双扩散的发生和有利于双跃层的维持。 相似文献
117.
本文以海峡西岸出现海雾的实测天数为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初步揭示了该地区海雾及盛季(3~6月)的气候特征,为海雾预报提供一点素材。 相似文献
119.
本文系统梳理了IPCC 《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SROCC)的主要结论,并对主要观点进行了解读。报告主要关注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山、极地、海洋和沿海地区现在和未来的变化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实现气候适应发展路径的方案。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大面积萎缩,冰川冰盖质量损失,积雪减少,北极海冰范围和厚度减小,多年冻土升温,全球海洋持续增温,1993年以来,海洋变暖和吸热速度增加了一倍以上。同时,海洋表面酸化加剧,海洋含氧量减少。全球平均海平面呈加速上升趋势,2006—2015年全球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6 mm/yr,是1901—1990年的2.5倍,但存在区域差异。高山、极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分布和服务功能均发生变化,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极端海洋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增多,强度加大。1982年以来,全球范围内海洋热浪的发生频率增加了一倍,且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海平面持续上升加剧了洪涝、海水入侵、海岸侵蚀等海岸带灾害,并影响沿海生态系统。海洋及冰冻圈的变化及其影响在未来一定时期仍将持续,应对这些影响而面临的挑战,应加强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和可再生能源管理,强化海岸带地区的海平面上升综合应对,打造积极有效、可持续和具有韧性的气候变化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20.
台湾海峡金色小沙丁鱼幼鱼索饵群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的金色小沙丁鱼当年生幼鱼计数性状和量度性状特征差异,并结合其生物学特性、产卵场、洄游及海区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的索饵幼鱼仍属于同一地方种群:闽南-台湾浅滩语地方种群。根据其索饵洄游特点,可分为台湾海峡南部和北部两个索饵群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