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0篇 |
大气科学 | 53篇 |
地球物理 | 34篇 |
地质学 | 195篇 |
海洋学 | 34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39篇 |
自然地理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19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71.
基于MODIS的青藏高原季节性积雪去云方法可行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青藏高原地处中纬度地区,季节性积雪分布破碎,地面观测站点稀少,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可为该地区提供每日积雪监测数据,然而云是光学遥感最大的影响因素,为研究MODIS每日积雪产品去云方法在青藏高原的适用性,根据原理将去云方法归纳总结为五大类,并对每种方法的“潜在假设”开展分析讨论。结果显示:基于时间连续性的方法适用性强,去云效果明显,上下午积雪连续的平均概率为72.5%,而2~5d的连续积雪的概率为5.6%~43%不等,可靠性差;临近像元法可去除零散分布的云,平均正确率达到95.5%,但去除云量较少;基于高程的去云算法在山区适用性好,而在高原腹地由于坡度较小而错判概率较大;采用被动微波遥感数据进行去云则依赖于微波对云的识别率,往往误差较大;采用数学方法拟合积雪边界在积雪破碎、降雪融雪较快的青藏高原地区,物理意义较弱。通过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地区MODIS日积雪产品的去云,需综合多种算法的区域适用性,充分考虑青藏高原地形及积雪本身的特征,逐步完善每日积雪去云工作。 相似文献
173.
利用1993年4—6月共4次南京降雨过程中取到的GBPP-100资料与滤纸斑点法所取资料,通过对应资料的雨滴谱基本参量的计算分析,研究GBPP-100用于外场观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瞬时雨强度变化缓慢且雨强小于160mm·h-1的阵性降水和非阵性降水过程中,GBPP-100完全可代替滤纸斑点法用于外场观测,对雨强变化迅速阵性降水GBPP-100与滤纸斑点法取样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4.
《青海气象》2017,(4)
利用2006—2015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对机场预选址区域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能见度和灾害性天气等对机场选址有影响的天气气候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浑南区作为机场预选址,降水具有明显的年变化和月变化特征,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份;主导盛行风向为SW,频率为12.4%,弱风和静风频率高,为53.5%;低能见度日数少,能见度条件好,出现500m的年平均日数为5.5d;灾害性天气较少,大风、雷暴、冰雹、暴雨、暴雪、扬沙和积雪年平均日数分别为0.5d、2.4d、0.1d、0.2d、0.1d、1.7d和7.4d,无沙尘暴天气发生。总体而言,沈阳市浑南区具备建设机场的优良天气气候条件,有利于机场工程设计及将来的航空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5.
本文构想一种直接在地图数字化仪的滚筒圆周上计量弧长的柔性光栅,文中对柔性光栅的制作和使用提出了设计方案,对在滚筒式地图数字化仪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6.
本文构想一种直接在地图数字化仪的滚筒圆周上计量弧长的柔性光栅。文中对柔性光栅的制作和使用提出了设计方案,对在滚筒式地图数字化仪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实施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7.
178.
当前大型工程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需要更加精细的评估结论,以满足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营等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利用1∶25万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和气象部门在沿湖、沿江、沿海和内陆地区多个大型桥梁工程、核电工程、风电工程等大型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积累的工程短期气象观测资料和邻近气象站同期同步观测资料、历史气候资料,探讨大型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工程区气候要素极值计算方法和有效的空间插值计算方案,初步建立了基于空间信息分析方法的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和系统流程。实际应用表明:采用空间趋势面分析和空间相关分析、空间回归等分析手段的工程气候论证,考虑了项目周边地区气象要素的空间相关性和地形下垫面状况等地理信息,并且具有比常规论证手段更高的计算分辨率,在结合广义极值分析方法后,可以满足大型工程对气象评价的精细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9.
浅谈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捷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28(5):23-24
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出发,详细介绍了它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管理、规划中的重要性及建设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的可行性,并对建设中一些关键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