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6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362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40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1376篇
海洋学   26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刘滢  吴朝东  张顺 《地质科学》2012,47(1):139-153
通过颜色指数的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地层颜色进行了统计分析,将地层颜色变化特征与古气候、介形虫演化、古地貌恢复和物源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证据进行对比,得到了地层颜色变化的影响因素。时间上,从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底部至嫩江组四段顶部存在两个明显的颜色变化旋回,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从嫩江组五段底部至明水组地层颜色表现为复杂频繁的突变特征,受强烈构造活动的作用。空间上,嫩江组三、四段氧化色地层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东北部,主要受沉积体系分布控制,证实了松辽盆地北部嫩江组三段主物源来自东部、东北部,及嫩三段至嫩四段主物源转向北部的变化。分析得出地层的颜色指数主要受沉积介质浓度和水体扰动情况两个因素作用,可以有效地反映所在时间和空间内的沉积环境变化,可在区域性研究中替代孟塞尔颜色标定法,为古气候、盆地沉积演化和古地貌恢复的分析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892.
辽西下白垩统义县组化石木年轮的观察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辽宁省西部下白垩统义县组化石木年轮的研究表明,明显清晰的年轮反映了当时的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连续年轮宽度的变化情况表明当时的气候波动强烈,反映了干旱-半干旱的波动特点;义县组各种化石木的平均敏感度(MS)在0~0.2间,表明树木总体生长在年降水量或水供应较均匀的环境.  相似文献   
893.
刘淼  张渝金  孙守亮  陈井胜  李斌  杨帆  张涛  汪岩  吴振 《地球科学》2019,44(10):3393-3408
金羊盆地内的北票组是辽西地区重要的含煤及生烃潜力层,确定其时代和古气候环境对进一步研究北票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坤头营子地区北票组剖面中采集到20件孢粉样品进行孢粉学研究,并对侵入北票组的花岗斑岩及该组地层下部的兴隆沟组安山岩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系统的分析、鉴定和研究表明:北票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以Monosulcites-Chasmatosporites-Polycingulatisporites为代表,中部以Protopinus-Paleoconiferus-Alisporites为代表,上部以Monosulcites-Protopinus-Paleoconiferus为代表.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分别为172.6 Ma和189 Ma.最终确定北票组的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中、晚期,自下而上反映了从半湿润的北亚热带气候向湿润的温带气候转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894.
为了探究磁山地区历史时期的古气候特点,本研究以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文化遗址区的黄土-古土壤为研究对象,该地区分布的黄土主要为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和次生黄土,利用土壤切片图像处理分析系统和image-pro plus 6.0等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主要从微结构、孔隙特征及矿物成分这3个方面分析黄土和古土壤的微形态特征,并研究该地区黄土及古土壤的粒度和磁化率特征。得出结论如下:1)磁山地区的马兰黄土主要是粒状结构,孔隙度低,矿物以石英和长石为主;次生黄土主要有镶嵌微结构,还有典型的"斑状"微结构,孔隙度比马兰黄土小,粗颗粒仍然主要为石英、长石。2)马兰黄土中古土壤的粗颗粒主要为石英,孔隙壁沉淀较多方解石,存在发育良好的淀积粘粒胶膜,反映当时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古土壤形成后,马兰黄土中的微形态特征、磁化率和粒度特征显示气候逐渐变得干冷,且冬季风强;次生黄土的微形态特点及磁化率特征,反映出次生黄土形成的后期比前期相对湿润。3)根据微形态和磁化率特征可知:磁山地区在晚更新世中期,气候从温湿逐渐变为干冷,晚更新世晚期则从干冷向相对温湿发展。  相似文献   
895.
博格达地区的盆山关系演化、博格达山初始隆升时间、构造-气候-沉积耦合机制等前沿科学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也一直困扰和制约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的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基于博格达山北缘野外露头和阜康凹陷、吉木萨尔凹陷的岩心、地震及钻测井资料,综合运用沉积学、地球化学等多种方法,阐明了博格达地区中二叠统—下三叠统展布及沉积相特征,恢复了相应的古气候变化,结合区域研究成果重建了中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构造-气候-沉积演化过程。认为博格达地区中二叠世为裂谷—坳陷盆地构造背景,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以博格达地区为湖泊中心的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晚二叠世博格达山发生初始隆升,早期湖盆消亡并在博格达北坡山前发育冲积扇,古气候由半干旱变化为半湿润;早三叠世博格达地区构造环境相对稳定,但是逐渐趋于温暖湿润的古气候对区域风化程度和沉积条件起主要控制作用,博格达山体遭受强烈风化剥蚀,北侧形成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896.
Barbados岛珊瑚礁高精度铀系年龄及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志邦  王兆荣 《地质科学》1999,34(1):116-122
应用同位素稀释法热电离质谱(TIMS)技术测定珊瑚礁的高精度铀系年龄。通过对BarbadosⅢ、Ⅳ阶地等样品分析,RendezvousHil和Curacao+6m的TIMS年龄分别为129.2±1.2kaB.P.和125.4±1.1kaB.P.,对应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第5期5e段的高海面;Kendal山阶地为208.1±1.9kaB.P.,可能代表7c间冰期高海平面的时代。该结果与Edwards等测定同一阶地的年龄一致,与α谱法数据在误差范围内吻合。另外,探讨了初始铀同位素比值的变化,并对TIMS年龄的可靠性做了评价。  相似文献   
897.
黄土高原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环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秉成  孙建中 《地理研究》2004,23(5):641-648
通过对黄土高原上陕西洛川、富县省等黄土剖面的地质调查、采样和孢粉分析 ,在曾被人们认为孢粉贫乏的黄土中分析出了大量孢粉 ,作出了黄土地层的孢粉浓度图式。结合其他地区数个剖面上孢粉组合的变化 ,阐明了晚更新世的植被与气候在时间上演变与空间上分布的规律 ,证明了各地植被在时间上的演变韵律十分相似 ,说明它们同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 ;但在同一时期各地植被不尽相同 ,则是局部自然环境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898.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煤系泥岩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沉积、物源及古气候方面的指示意义,采用ICP-MS和ICP-AES对18个泥岩样品做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微量元素中Li、Sc、Nb和Th等相对富集,而Sr、Rb、Ba和Cs等相对亏损,Be、Co、Zn和Mo等元素和地壳黏土岩中元素的平均含量相当;聚类距离选择为25和11时,微量元素的\  相似文献   
899.
硅藻分析与第四纪定量古地理和古气候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硅藻分析为例,叙述了综合运用古生物数据和数理统计的手段进行定量恢复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的研究方法。内容包括建立现代生物-环境变量数据库和生物化石数据库的目的、要求、方法以及具体步骤,并通过一个海洋钻孔的实例对其成果解释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00.
四川广元地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粘土矿物与古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粘土矿物特征作为气候指标对四川广元千佛崖-剑阁朱家岩剖面中侏罗统—下白垩统沉积的古气候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蒙脱石(25.8%~1.0%~46.8%)、高岭石(31.0%~12.5%~12.6%)、伊利石(31.3%~68.0%~28.0%)和绿泥石(11.8%~18.5%~12.6%)相对质量分数变化指示的气候变化状况是相同的,与伊利石结晶度指数(0.26~0.31~0.27)和伊利石化学指数(0.62~0.66~0.79)曲线所指示的气候变化规律也是一致的。据此,将该区古气候划分为3个阶段,即中侏罗世早中期为以干冷为主的半干旱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变得相当干冷,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则为暖湿气候。这一变化与同期全球气候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