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0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1269篇
测绘学   1180篇
大气科学   769篇
地球物理   633篇
地质学   3242篇
海洋学   397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480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11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28篇
  2018年   166篇
  2017年   190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99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91.
智慧城市可推动城市旅游功能发展,研究智慧城市的旅游便利性水平对旅游可持续发展与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旅游系统理论和城市便利性内涵构建旅游便利性系统,进而构建由交通便利、功能便利、环境便利和服务便利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智慧城市旅游便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152个智慧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采用G1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对智慧城市的旅游便利性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功能便利是影响智慧城市旅游便利性最关键的一级指标,其次是环境便利、交通便利、服务便利.2)智慧城市旅游便利性可分为高、较高、一般、较低和低5级,智慧城市间的旅游便利性差异呈现出由一般区向两极区逐渐加大的趋势,其中,高旅游便利性智慧城市匮乏,且与较高旅游便利性智慧城市形成沿"两纵一横"铁路线及沿海分布的空间格局.3)从分维度看,智慧城市的一级指标平均水平均符合其所在等级的级别标准,其中,交通和服务便利发展水平不均衡,而环境及功能便利性差异不显著,这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水平密不可分.研究结果可为智慧城市旅游吸引力评价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制定智慧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为评价用于公众气象服务的精细化多模式客观集成预报服务产品(refined multi-model objective consensus forecasting service products,以下简称OCF)多模式集成气温预报效果,分析其误差成因,以中国区域OCF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预报检验为切入点,对服务影响较大的大误差日及其典型特例——降温日开展检验分析,并与参与OCF集成的ECMWF和NCEP气温预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OCF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总体上预报性能优于参与集成的模式预报,准确率夏季高冬季低,拉开了气温变化范围,也有效减小了误差。OCF的大误差日较少,但2~3 d时效及冬半年的大误差日较ECMWF多,与集成的模式预报性能、降温天气相关。针对降温日的检验分析发现:OCF、ECMWF和NCEP在降温日的预报性能有所下降,OCF日最高气温预报误差增长尤其快;OCF对降温日的日最低气温、非降温区域的日最高气温进行了有效订正,但在降温日的降温区域里,其日最高气温预报有明显的正误差特征。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OCF气温集成订正技术改进方向,说明针对性的检验更利于发现客观模式预报及集成订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常规GPS/INS紧组合抗差自适应滤波只适用于卫星数≥4的情况,且预测残差构造自适应因子要求观测值可靠。针对该局限性,对常规抗差自适应滤波算法做出两点改进:1)采用两步滤波,用第1步常规EKF滤波残差构造第二步抗差算法的粗差判别量;2)在第2步滤波用预测残差构造自适应因子时,剔除异常观测值对应的预测残差和预测残差协方差,以削弱观测异常对自适应因子的不良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常规抗差算法在卫星数4时不适用。常规自适应滤波算法在观测值存在异常的情况下无法正确修正模型异常。改进后的抗差自适应滤波算法在组合系统观测卫星数4且观测值存在异常的情况下,仍能正确修正观测粗差和动力学模型异常,能够达到良好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994.
针对传统的控制点管理方法无法解决信息量匮乏、信息现势性不足、不便于野外操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Android的控制点手持管理方法。采用控制点信息建模技术和移动数据库接口技术,实现了对控制点信息的实时更新;采用网络地图服务集成技术,实现了对控制点信息的深度挖掘以及便于野外操作。通过基于Android的控制点手持维护系统的开发表明:结合Android终端与网络地图服务,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的不足,更加有效的进行控制点的管理与维护。  相似文献   
995.
针对大四专业课教育中出现的学生到课率低、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等问题,剖析"大四现象",围绕如何增强专业课的吸引力,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提出采用突出"学生本位"与"过程考核"的教学改革思路。以河南理工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3S集成技术"课程为例,在分析该课程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改革考试模式,设置专题汇报、引入基于微信问卷的学生自主评价体系等方式予以实施。教学实践表明,该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显著提高、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996.
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形成   总被引:61,自引:3,他引:61  
从分析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与全球变化监测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出发,回顾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产生的背景,提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定义及内涵,概括了学科当前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现阶段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展望了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以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甘肃省87个县区、县级市及自治县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简称“五化”)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构建的“五化”协同发展模型,对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时空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甘肃省各市州科学的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差异显著,协同水平呈现出明显的西北高、东南低分布格局;“五化”发展水平和综合水平较低,协同水平总体不高,以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和勉强协同为主,但总体上升幅度较大;“五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按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 >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财政支出 > 地形起伏度 > 城乡居民消费差 > 降水量。  相似文献   
998.
梅疏影  闵锦忠 《气象科学》2018,38(4):432-441
基于ATOVS辐射率资料和GTS常规观测资料融合,通过不同化任何观测资料的控制试验、3DVAR同化试验和ETKF-3DVAR混合同化试验,对2013年7月4—5日一次梅雨锋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同化方案能够明显地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且有效改善了风场、温度场和相对湿度场等各个气象要素的初始场结构,而这些气象要素对于暴雨的预报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且混合同化方案对于中低层大气改进效果较为明显。在数值积分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同化方案的优势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99.
基于美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WRF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及其3DVAR (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同化系统,采用3DVAR直接同化雷达反射率资料,对2010年10月8日发生在云南省的暴雨过程进行三维变分同化和数值模拟试验。考察了采用不同水平分辨率和垂直层次的雷达反射率进入同化系统对暴雨预报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化雷达资料相对无同化任何资料,雨带位置南移,更接近实况降水。同化不同水平分辨率的雷达反射率资料,其中水平分辨率为0.1度的反射率资料同化后,模拟的降水相对其他方案更接近实况。垂直方向上选取3500m和6000m高度的资料,对整个降水带位置和降水强度影响较大。在此个例中选取垂直层次在1000m,2000m,3000m,3500m,4000m,5000m,7000m,8000m的雷达反射率资料,模式模拟的降水更接近实况。   相似文献   
1000.
冰雹和龙卷等强对流天气容易产生严重气象灾害,而雷达可以为强对流天气提供高时效的监测信息。针对当前雷达业务系统仅提供单站预警,且强天气识别算法缺乏本地优化等问题,研究了全国雷达预警信息组网集成技术,为大范围监测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提供及时高效的参考信息;通过对全国高空站3年0℃层高度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雷达监测冰雹等算法的0℃层高度应在3~6km范围动态调整,提出了雷达强天气预警动态本地化等综合质量控制方法。通过质控前后统计分析表明,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降低雷达预警的虚警率,虚警剔除率可达到95%以上;与雷电观测资料的检验结果显示,质控后的雷达预警信息与雷电分布具有较好的契合度。将基于上述组网集成与质量控制的综合技术应用于2016年6月23日盐城龙卷强天气监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