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10篇 |
免费 | 914篇 |
国内免费 | 136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64篇 |
大气科学 | 433篇 |
地球物理 | 1050篇 |
地质学 | 3062篇 |
海洋学 | 587篇 |
天文学 | 77篇 |
综合类 | 305篇 |
自然地理 | 3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87篇 |
2022年 | 236篇 |
2021年 | 239篇 |
2020年 | 222篇 |
2019年 | 242篇 |
2018年 | 215篇 |
2017年 | 210篇 |
2016年 | 198篇 |
2015年 | 232篇 |
2014年 | 348篇 |
2013年 | 296篇 |
2012年 | 310篇 |
2011年 | 293篇 |
2010年 | 275篇 |
2009年 | 287篇 |
2008年 | 250篇 |
2007年 | 235篇 |
2006年 | 197篇 |
2005年 | 191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202篇 |
2002年 | 177篇 |
2001年 | 160篇 |
2000年 | 121篇 |
1999年 | 116篇 |
1998年 | 114篇 |
1997年 | 150篇 |
1996年 | 109篇 |
1995年 | 125篇 |
1994年 | 87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74篇 |
1991年 | 72篇 |
1990年 | 64篇 |
1989年 | 68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5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9篇 |
1977年 | 5篇 |
1974年 | 11篇 |
1966年 | 10篇 |
1965年 | 2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测井曲线小波分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以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为基本的研究单元,建立其理想的层序地层模型和相应的测井曲线模型,通过Morlet小波对测井曲线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小波分析模型,分析小波模型对不同基准面旋回的响应特征。然后以由不同样式中期基准面旋回叠加而成的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下降半旋回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理想的层序地层模型和测井曲线模型,并利用Morlet小波对测井曲线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不同样式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小波分析模型,分析小波模型对长期基准面旋回及其内部中期基准面旋回单元、旋回界面的响应特征。史134井实例分析表明,不同样式的基准面旋回的小波分析模型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层序单元及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划分,对层序地层学的研究起到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2.
103.
104.
105.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湖南石门杨家坪下寒武统杷榔组三段发育陆源碎屑与海相碳酸盐的混合沉积。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研究区野外露头资料的详细观测和室内样品分析及数据统计等工作,对研究区杷榔组三段混合沉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区混合沉积特征宏观上表现为由陆源碎屑与混积物交互沉积、碳酸盐与混积物交互沉积和不同类型混积物本身的交互沉积构成的混积层系,微观上表现为陆源碎屑组分与碳酸盐组分混合沉积所形成混积岩;混合沉积类型主要为内潮汐沉积作用和浊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次为深水原地沉积作用形成的渐变式混合沉积,但是不同成因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混合沉积类型往往叠加在一起,形成复合式混合沉积Ⅱ+渐变式混合沉积的混合沉积复合体;混合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发育内波、内潮汐混合沉积微相、深水原地混合沉积微相和远源浊流混合沉积微相等类型;在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内波、内潮汐沉积特征,剖析了混合沉积的沉积机理;结合混合沉积的成因、沉积机理、产出部位及沉积环境等因素,以沉积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了研究区杷榔组三段的混合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06.
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中广泛发育暗色微粒包体,含有丰富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证据,被认为是研究岩浆混合作用的天然场所。适逢近阶段同源花岗岩谱系填图方案在造山带岩浆混合(浆混)花岗岩图区实践时深受质疑,本研究以东昆仑加鲁河地区浆混花岗岩为例,开展浆混花岗岩区专题填图试点工作,旨在探索一套适合浆混花岗岩填图的岩石单位划分方案。从野外地质、岩相学、岩石和矿物化学等不同角度论证了加鲁河花岗闪长岩及其内部包体形成于开放体系下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在填图工作中,将图区内的岩浆岩划分为浆混花岗岩和非浆混花岗岩2个超单元。以岩浆混合作用为理论依据,将浆混花岗岩超单元划分为基性端元、酸性端元和浆混产物3个二级单位,对于2个端元岩石单位按照其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差异(岩浆演化导致)再次划分最基本岩石单位——侵入体,对于浆混产物单位,建议可按照岩浆混合程度差异或者内部包体变化规律灵活划分基本岩石单位——浆混体。由此建立了一套可与同源花岗岩谱系单位相兼容的浆混花岗岩谱系单位划分方案,为岩浆混合花岗岩区开展填图工作提供了初步探索方案。 相似文献
107.
108.
嘉积水坝泄流曲线初探吴国华(海南省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院)1问题的提出嘉积水坝位于海南省万泉河下游,距出海口18km。为了充分利用水能,拟将水坝加高0.7m,扩建一座4000kw的水电站。京积水坝建于70年代初,全长441m,是一座结构复杂的水坝。从... 相似文献
109.
矩形网格有限差分法在地震波传播数值模拟方面具有计算速度快的显著优势,但该方法在处理复杂边界问题上存在着效率低的严重缺陷.本文针对分段光滑曲线边界定义了尖点处的一种正则导数,给出了矩形网格情形分段光滑曲线网格边界点法向导数的一种插值计算方法.采用矩形网格有限差分法对复杂边界地球介质模型进行地震波场数值模拟,并采用波场系列快照技术揭示地震波在起伏地表和复杂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法向导数插值计算方法为矩形网格有限差分法处理复杂边界提供了有效途径,采用波场系列快照技术可以清晰地展现地震波在反射界面的反射和透射规律、在尖点的绕射规律以及在自由表面的直达波和多次反射规律. 相似文献
110.
该文介绍了新近发展的一个高分辨率有限区模式(HLAM)。它是通过三重嵌套在现有计算机(CYBER-992)条件下实现的,其范围、地理位置及侧边界宽度均设计为灵活可变,尤其水平分辨率可按任意倍数提高。利用水平分辨率为50km左右的模式版本进行了实际资料的降水个例实验。结果是令人鼓舞的:(1)与嵌套的低分辨率(格距增大4倍)模式预报比较,不论低压中心位置、强降水落区、雨带走向及降水中心位置的预报都更接近实况;(2)高分辨率模式积分区域虽然缩小,但并未影响预报效果,其48小时预报仍有较高精度。初步试验表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后的HLAM完全可以发展为一个用于中尺度研究及业务使用的高分辨率区域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