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7篇
测绘学   191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45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123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7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91.
192.
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智能技术对测绘技术的不断渗透,测绘行业发生了第四次技术革命,逐步从信息化测绘升级为智能测绘,进入"测绘4.0"时代。在回顾测绘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诠释了"测绘4.0"时代的主要技术;并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阐明了测绘地理信息及相关单位在推进"测绘4.0"进程中所做的探索;最后针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转型升级提出了一些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3.
基于公路客流的中国城市网络结构与空间组织模式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24  
多视角和多尺度城市网络逐渐成为认识空间关系的主要途径。公路流数据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距离衰减特性,对于刻画区域尺度空间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地级行政单元间的公路客运流,论文尝试刻画中国城市网络功能结构和区域效应,并对其空间组织模式进行特征提取和规律挖掘,以期能够为城市网络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支撑和认知视角。研究结果表明:① 基于公路流的城市网络空间形态表现出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和层级特征,与中国主要城市群分布存在较大程度的空间耦合,更多体现的是区域尺度的空间关系及核心—外围组合关系;② 通过社区发现算法识别出19个城市经济区,其空间内涵主要包括行政区经济、巨型区域溢出效应和核心—边缘结构等;③ 不同地域系统内城市网络自成体系,表现出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多元的空间组织模式,多层次、流动性和网络化的地域系统格局凸显;④ 从空间形态上看,区域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大致可划分为单中心结构、双核心结构、多中心结构和低水平均势结构等区域关联形态,并以单中心发育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194.
李兆良 《测绘科学》2016,41(7):59-66
通过对详细的地理地名考析,结论是《坤舆万国全图》并非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根据欧洲世界地图翻译绘制,该地图的地理测绘不是1602年完成,而是1430年左右,即郑和第六次大航海之后。该地图的欧洲部分是1400年以前的地理,中国部分为1430年左右,部分美洲却是1800年以后欧洲人才知道的,与西方公认的地理大发现历史严重冲突。卫匡国的《中国新地图集》不可能是他在中国9年内完成,证明经纬度、球形投影等技术是明代中国人发明的地图绘制技术,不是"西学东渐"。此外,其他明代文化文物在美洲遗存等旁证有力支持地图论据,证明明代中国人比哥伦布先抵美洲,《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文献,用现代地图学技术测绘,明代中国人是15世纪世界地理大发现和现代地图学的真正先驱。  相似文献   
195.
“地理大发现”的开始与结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箭 《海洋世界》2007,(2):53-56
我们给“地理大发现”做个界定和概括,便是指15世纪中后叶至17世纪末叶,在各种原因的推动和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欧洲人大规模地长途跋涉、扬帆远航,发现了前所未知的大片陆地和水域,对这些陆地和水域乃至地球本身有了初步的了解和一定的认识,开辟了若干前所未有的重要航路和通道,把地球上的各大洲(南极洲除外)、各大洋、各地区直接而紧密地联系起来,极大地充实和初步完善了反映地球表面基本地理概貌的地图册和地球仪。所以,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便用“地理大发现”这个提法或术语来概括这方面的历史发展。因为这段时期地理发现的成果、规模、意义和影响特别重大。  相似文献   
196.
海洋地质研究所海岸变迁调查组最近在海南岛临高角发现了一个风暴脊垒,范围约有1km^2,这是迄今已知规模最大的一个脊垒.以往,类似地质体仅见于西沙群岛的某些岛屿.如琛航岛东缘的脊垒,翼展不过几百米.而这个脊垒的翼展在1.5km上下.弧顶指向东北,原始高度在5m以上。  相似文献   
197.
198.
宋达泉 《地质论评》1948,13(Z1):144-146
三十一年一月,作者于调查闽南土壤时,曾在漳浦东北之前亭及赤湖区发现砖红壤,并采回结核体及土壤标本多种,在田间时已确定其为砖红壤(Laterite),该项标本携回永安后,即进行砖红壤发育过程及其成分之研究、由共同前往调查之俞震豫君协助分析工作,据分析结果,知赤湖壤粘土表面之结核含氧化铝达51.13%,含氧化矽仅4.67%,灼失量为27.29%,故断定其已局部发育成铝质砖红壤(Aluminous Laterite),而其成分颇似三水型铝  相似文献   
199.
近日,四亿年前"三叶虫化石"现身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园区.经河南省地质专家杨守振教授鉴定,此次发现的"三叶虫化石"的年代为四亿多年前的寒武系晚期.这对于有3000多年历史的修武县的地质地貌和生物群的演化过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0.
张箭 《海洋世界》2007,(1):60-65
人们对于“地理大发现”的概念和含义有诸多误解,或者说至少认识得不够全面。哥伦布于1492年“偶然撞见”了美洲大陆,这作为地理大发现中的“经典案例”常常被人提起;而浩荡的郑和船队所经过的绝大部分地区和驶过的大部分航线,却不属于地理大发现的范畴。历史以怎样的方式评价这种“无意的伟大”和“有意的错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