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篇 |
大气科学 | 18篇 |
地球物理 | 15篇 |
地质学 | 18篇 |
海洋学 | 2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27篇 |
自然地理 | 6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14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如今,品尝异国风味食品已不再是富国"特权",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挖掘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庞大的全球食品购销网络便逐渐形成。然而,当我们享用他乡美味之时,可曾想过,食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等诸多生态代价应该由谁"埋单"? 相似文献
22.
城市化对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城市化的趋势变得日益明显,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地下水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揭示城市化与地下水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世界城市人口增长规律和地下水对城市供水的重要性基础上;以三个典型示范城市为例,进一步具体探讨了城市化对地下水补给与地下水流系统的影响。最后认为,城市化会引起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但城市大规模和经常性毫无节制地开采地下水可产生明显的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和盐水入侵而导致地下水流系统的剧烈改变。 相似文献
23.
24.
25.
美国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第52届年会于2007年8月28~3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哥举行,来自美国、法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荷兰、韩国等发达国家及中国、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科学家及商业代表数千人与会。大会分“光学工程和仪器”、“微光子学”和“照明工程”3个领域,设立9个主会场、78个分会场进行交流,内容涉及了光学工程、仪器设备、光学应用、材料方法、遥感、大气环境等多个学科,还举行了光学遥感、摄影仪器与设备的展览。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新疆大学等单位的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陈怀亮、刘荣花与会并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26.
2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立国的基本要素之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地少、人口多、资源缺乏,所以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相当重要,对于资源的调查就是首要任务。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坚持原则:尊重事实;数字化成果;统一性;分利用原有资料。 相似文献
28.
发展中国家开发不发达地区的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印度、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开发不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分析,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环境与开发历史悠久的特点,提出了发展西北地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国家对西北地区应实行福利政策,东部对西部部应实行“补偿”政策;(2)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体系;(3)建议在西安建立我国第三家证券交易中心;(4)建立“河西走廓自由贸易区”;(5)实施“生态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29.
本书是联合国主持召开的“发展中国家在石油开发中的海洋工程地质调查研讨会”的会议录.此次研讨会于1989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在广州举行,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30.
资源外交寓于国际地缘政治的长期博弈之中。地缘政治是一国对外交往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立足于内线周边和外线外围的地缘关系分析,总结了中国资源外交地缘政治的总体态势和潜在风险,并试图提出我国资源外交的基本思路。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中国的资源外交包括内线地带和外线地带两个层次:内线由接壤的邻国以及接近的近邻组成,是中国资源外交的战略依托地带;外线由涵盖美洲、欧洲、非洲和澳洲大陆的资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组成,是中国资源外交的战略腾挪空间。在这两个层次上,我国的地缘风险主要来自其他大国的地缘战略遏制、“走出去”战略的地缘选择权旁落、资源通道和贸易路线受制于人。要突破这些地缘限制与束缚,我国的资源外交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分清内线、外线战略方向的轻重缓急,以周边关系为首要、以大国关系为关键、以发展中国家关系为基础,积极拓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发展空间,有序扩展资源合作领域,坚定维护国家资源权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