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藤壶是潮间带生态、幼体发育以及生物防污损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目前,线粒体基因组学的发展有助于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上更好地理解系统发育关系。本研究获得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完整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5358bp的环状分子。与藤壶亚目其它物种相比,东方小藤壶非编码区的长度较长,而基因区的长度则相近。东方小藤壶线粒体基因组A+T含量为70.5%。现有藤壶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中存在起始和终止密码子的变化。同属的东方小藤壶和触肢小藤壶C. antennus具有共同的基因排列。然而,小藤壶科中不同属之间却具有不同的基因排列,包括两个tRNA基因出现易位,一个基因块出现倒置。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藤壶亚目物种不同,小藤壶属两个物种的srRNAlrRNA基因都在重链上编码。小藤壶科中进化树的拓扑结构与基因排列证据相互支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小藤壶科是单系群,而藤壶科和古藤壶科则是多系群。  相似文献   
112.
113.
记述了1998年5月莱州湾中采得的东方(Takifugu)标本中的2尾个体,其形态特征介于红鳍东方(Takifugurubripes)和假睛东方(Takifugupseudommus)之间,经比较分析认定其为该两近缘种的天然杂交种  相似文献   
114.
测定从东海区渔轮拖网渔获中取样的299尾绿鳍马面Tun的全长和体重,用其脊椎骨的第3节椎体作为观察和测定年轮的材料,测出各年龄鱼的年轮轮径及椎体半径,算出各年龄鱼的平均逆算全长,结合全长与体重之间的关系求出生长参数,分析全长、体重生长情况,再根据绿鳍马面Tun的自然死亡系数M=0.257和1992年的捕捞死亡系数F=1.319,用B-H模型进行资源评析,评估资源利用程度及最佳利用方案。结果表明:东海绿鳍马面Tun资源已过度开发,应采取降低捕捞强度、控制网目尺寸、将开捕年龄推迟为3a(对应全长224mm、体长190mm)等措施来保护其资源。  相似文献   
115.
双斑东方鲀标志放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年12月在福建九龙江口海域标志放流双斑东方鲀3 192尾,至2006年12月共回收90尾,第一年回捕率为2.82%.主要捕获渔具为流刺网和定置网,其中流刺网捕获83尾,占92.22%,定置网捕获5尾,占5.56%.主要捕获海域为九龙江口的海门岛至鼓浪屿一带,捕获83尾,占92.22%.这表明双斑东方鲀放流后并未作远距离洄游,九龙江口海域作为双斑东方鲀的索饵场和繁育场,应加强环境保护和海域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16.
近年来,海安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南通市委、市政府建设海上南通的战略构想,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形成了以河豚、紫菜、鳗鱼、渔网为主要产业的海洋特色板块。在短短的8.3千米海岸线上,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暗纹东方豚养殖基地,年养殖量达600万尾,产  相似文献   
117.
By employing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sets (1000-10hPa, 2.5°×2.5°), the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analyzed of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an easterly vortex over the tropical upper troposphere relating to the east-west direction shift of the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It is shown that there exists a westward shift simultaneously between the anticyclone and the vortex locating south of it. The anticyclone retreats eastward abnormally while the easterly encounters with the westerly around the same longitudes as they move from the opposite directions. The former is an upper weather system, extending from mid-troposphere to the height of 50 hPa with the center locating on 200 hPa.The vertical thermal distribution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ng "warm in the upper layer but cold in the lower layer". The divergence effect and the vertical motion change largely within the east and west sides of the easterly vortex and ascending branch transforms to descending branch near its center.  相似文献   
118.
通过恒速压汞实验,结合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测试,分析了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储层微观孔喉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区黄流组储层以中孔、中-低渗为主,储层物性差异较大;储层孔隙半径分布相对集中,喉道半径及"孔喉比"非均质性较强;物性较差的储层小喉道所占比例较高,"孔喉比"较大,而物性较好的储层大喉道所占比例较高,"孔喉比"较小;喉道大小及其分布是影响储层渗透率大小的关键因素,储层的渗透性主要由所占比例较小的大喉道控制;受沉积作用的影响,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储层平均喉道半径小是低渗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9.
北部湾东侧莺东潮流沙脊是整个琼西南沙脊群之一,沙脊从感恩角岸外发育最好,至东方岸外已趋缓和。根据海底特征,由海向岸分为深水平坦段、沙波沙脊段和近岸段共3个区段。沙波沙脊区段主要分布4条沙脊,这些沙脊大都呈NS或NW—SE走向,与主水流平行,呈不甚规则的长条状,长约45 km,宽度较大。脊槽高差约20~30 m,脊顶水深5~8 m,沙脊槽向不对称,向海侧缓,向陆侧陡。成因上属于全新世低海面形成的连滨沙脊,受现代浪流修蚀改造而成。这些沙脊的基础部分基本稳定,只在暴风浪或强潮流情况下表面活动性泥沙做少量迁移。2003年铺设的东方1-1气田输气管线路由经过北部湾莺东沙脊。通过对中国海洋大学东方1-1海底管线多年调查资料分析认为,本区沙波沙脊海底管线被严重掏空,已发现的130余掏空悬跨点平均长达33 m,深度最大可达1 m。管线掏空可归因于底形特征动态变化和管线改变海底水动力环境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0.
吕君昌 《地球学报》2016,37(2):129-140
在江西赣州地区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窃蛋龙类化石——赣州华南龙,属于进步窃蛋龙类,其独特的头部特征为研究窃蛋龙类恐龙的颅面演化、古地理分布及古生态环境提供重要信息;在辽西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中发现的大型、前肢短的驰龙类恐龙——孙氏振元龙,为大型、短前肢类型的驰龙类提供羽毛形态学方面的重要信息,为研究驰龙类的多样性、鸟类羽毛以及飞行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辽西发现的喙嘴龙类翼龙——朝阳东方颌翼龙,是该地区晚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第一件翼龙标本,不仅填补了时代上的空白,同时对于印证晚侏罗世喙嘴龙类的辐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重要发现对于研究窃蛋龙类的演化、驰龙类羽毛演化及鸟类羽毛起源等热点与难点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尤其在发现华南龙的基础上,命名了赣州恐龙动物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