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231篇
地质学   383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为确定煤巷不同围岩条件下锚杆的合理锚固长度,基于锚固剂-围岩界面滑移脱黏失效模式,推导出弹性阶段锚杆极限承载力、界面剪应力分布计算公式。在分析锚固剂-围岩界面发生滑移脱黏发生条件基础上,提出既安全经济,又能充分发挥围岩可锚性和锚杆材质性能的锚杆合理锚固长度确定原则,分析了合理锚固长度的影响因素和设计流程。研究表明,锚杆弹性极限承载力主要受锚固剂-围岩界面抗剪强度[τ]影响,界面剪切刚度K_1是临界锚固长度的关键控制因素。短锚拉拔试验测取的不同围岩条件下界面参数[τ]、K_1,可为锚杆设计载荷、合理锚固长度设计提供指导。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锚固剂-围岩界面滑移脱黏设计的锚杆锚固长度与目前煤巷锚杆采用的锚固长度基本一致,验证了锚杆合理锚固长度计算方法与设计流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2.
基于神经网络的水稻双向反射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申广荣  王人潮 《遥感学报》2002,6(4):252-258
水稻的双向反射特性与其冠层结构,各组分光谱性质以及入射光方向和观测方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非线性的相关关系。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采用水稻田间实测数据,对这种关系进行拟合,所建立的水稻双向反射BP前向和反演模型,都达到了较高的拟合精度。研究表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计算水稻双向反射率和成批反演冠层结构参数是可行的。对所建模型做进一步的改进,可模拟水稻双向反射的实际过程,进而监测作物长势。  相似文献   
763.
双向缓冲区算法及其在海图线状要素综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海图线状要素自动制图综合的现状以及现有常用的几种自动制图综合的算法,介绍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概念并给出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定义,研究并证明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特性。分析了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线状要素的原理,并比较了双向缓冲区算法与现有算法在综合海图线状要素上的优越性。给出了几种确定缓冲区半径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由这几种方法确定缓冲区半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4.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扫描地图点状符号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扫描地图符号双向模板匹配识别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模板匹配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能良好地去除扫描地图上噪声的影响,而且能有效、可靠地识别扫描地图符号,平均正确识别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765.
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平滑算法是在事后处理的情况下,依据过去直至现在的观测值去估计过去的历史状态,以有效提高精度。而滤波是依据过去直至现在的观测值去估计现在的状态。从理论上讲,由于平滑用了所求估计时刻之后的观测值,平滑算法应比滤波优异一些。本文设计了2个实验仿真计算,在逼近效果和RMS等方面分别与Kalman滤波和双向滤波加权平均进行了比较。经实验证明,无论是逼近效果还是RMS,平滑算法都要更优一些。  相似文献   
766.
卫星帆板及本体受照情况变化复杂,导致卫星光压摄动力的变化难以准确模制,既是动力学定轨的最大误差源,也是定轨预报精度降低的主要原因。针对此问题,采用北斗地面系统的区域监测网数据,详细比较了3种主要的经验模型(T20模型、ECOM5参数模型、ECOM9参数模型)对不同卫星的适用性情况。结果显示,在春秋分前后,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earth orbit,GEO)卫星使用ECOM9参数模型最好,其解算的卫星钟差与星地双向钟差的互差标准差优于2 ns;对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nclined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 orbit,IGSO)卫星和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无论是在动偏期间还是姿态模式转换期间,T20模型表现出更好的适用性。不同于此前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试验表明,对BDS混合星座的不同类型卫星、同一卫星的不同时段,应采用不同的经验太阳光压模型,以获得更高的定轨和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767.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试验卫星星座由2颗高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IGSO)和3颗中轨地球轨道卫星(MEO)组成,2016年2月全部发射入轨,其任务是验证北斗系统从目前区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走向全球服务的新技术体制设计及指标性能。导航卫星星载原子钟是最重要载荷之一,负责星上时间频率基准信号维持和产生。本文利用星地双向时频传递设备观测的星地钟差数据,评估了试验星配置的新型高精度铷钟和被动型氢钟的实际性能,定量比较了相对于北斗区域系统卫星钟的性能提升。结果表明,新一代试验星与北斗区域系统卫星钟差预报精度相比较有较大提高,IGSO卫星短期预报误差从0.65 ns减小到0.30 ns,MEO卫星短期预报误差从0.78 ns减小到0.32 ns,IGSO/MEO卫星中期预报误差均从2.50 ns减小到约1.50 ns.时频系统是新一代试验系统地面运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北斗新一代试验系统时间频率信号产生和维持。本文利用试验系统与UTC(BSNC)之间的比对数据,评估了新一代试验系统时间的实际性能,定量比较了相对于北斗区域系统时间的性能提升。结果表明,新一代试验系统时间相对于北斗区域系统时间性能有较大提高,万秒稳和天稳较北斗区域系统提高约半个数量级。时频体制是新一代试验系统的重要技术体制设计之一。本文利用中心节点与末节点的双向时间测量数据,评估了新一代试验系统末节点时频信号的实际性能。结果表明,中心节点与末节点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时差最大为0.23 ns.   相似文献   
768.
为了适应面广量大且需求仍在不断增长的1:5万专题调查制图的需要,我们采用数字插值放大、优化波段组合的光机复合处理技术,探索了1:5万高质量TM影像图的制作技术。本文介绍了制作1:5万高质量TM影像图的基本工艺方案及技术关键:(1)对TM图像磁带数据进行实数倍(2.28倍)双向线性插值放大,(2)在C-4500扫描仪上用50μm光点扫描获得比例尺为1:25万的潜影图像,(3)把潜影图像经显影、定影处理,再光学放大5倍,获得1:5万TM影像图。从我们结合有关任务先后在河北省南皮县、黑龙江省穆稜县和山东省莱洲湾等地区进行的试验研究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69.
文中利用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和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的作物生长过程模式SUCROS在中国东部平原进行了作物-大气双向耦合的模拟试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双向耦合模拟试验(R/S)能较好地描述大气和农作物间动态的基于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R/S模拟试验不仅能真实合理地反映植物叶面积指数的逐日变化特征,更好地描述中国东部平原的陆面物理过程,而且改善了REGCM2对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和地面温度的数值模拟。该项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气候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0.
《岩土力学》2016,(Z1):209-214
假定土体为服从Mohr-Coulomb屈服准则的理想刚塑性体,利用滑移线理论求解粗糙条形基础极限承载力。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并结合边界条件对承载力进行数值计算,进而得到非叠加假定下地基承载力系数N_γ。计算公式表明,N_γ不仅与土的内摩擦角φ有关,还与无量纲系数F有关,当φ和F为定值时,N_γ即为定值。将N_γ的数值与现有学者的解答进行了对比发现,学者采用的不同假定是导致结果与精确解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计算了不同φ和F取值对应的N_γ,并与朱大勇等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提出了N_γ的两个拟合公式,分析了拟合公式与数值解之间的误差。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拟合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精确解接近,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