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7篇
  免费   681篇
  国内免费   782篇
测绘学   143篇
大气科学   303篇
地球物理   392篇
地质学   1635篇
海洋学   852篇
天文学   52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地理   44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3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梅雨期区域边界水汽输送模型及其数值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诊断分析,提出梅雨期中国区域边界水汽输送特征模型,即高原中部区域西边界与低纬南海、西太平洋南边界为水汽输送流入主体,西太平洋东边界为水汽“流出”主体。数值模拟研究表明:1998年洪涝特大暴雨过程6月与7月份水汽输送通道特征存在差异,6月中下旬长江流域暴雨过程以西边界与南边界水汽流共同输送为主体,其中南海西太平洋区域水汽输送显著,7月份水汽输送过程以高原中部区域西边界“水汽流”为主体。因此,高原中部区域西边界与中国区域南边界的水汽输送对长江流域特大暴雨的形成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边界水汽流的时空特征分析及其理论模型将为长江流域暴雨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了CZM—2型恒流器自动充电器的主要特性、电路工作原理、安装和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993.
KL变换在阳春—石录地区分散流数据发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阳春—石录地区的二轮找矿中,采用数字图像处理KL变换技术,对812km^2、1:50000比例尺的成矿元素——Cu、Ph、Zn、W、Mo、Sn、Ag、Hg的分散流数据,开展了以隐伏矿床数据发掘为目标的地球化学可视化分析。通过对这8种成矿元素组合的KL变换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主因子图像特征的提取,结合单元素彩色编码图像分析与综合地质解译,获得了过去采用常规化探数据处理方法难干蔟得的隐伏矿床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6个新的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994.
矿场实验数据表明,在井底流压高于饱和压力(Pf >Pb)条件下,油藏的渗流特征表现为单相达西流,当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Pf相似文献   
995.
相山铀矿田流纹英安斑岩的厘定及与铀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从地质产状、岩石学和同位素年龄等特征出发,对相山铀矿田的两套英安岩进行了厘定,指出流纹英安岩为溢出相岩石,而流纹英安斑岩为浅成侵入相岩石,两系不同时期形成的产物。在时间序列上,流纹英安斑岩形成于淬斑熔岩和花岗斑岩之后,与火山隐爆或气爆作用有关,是相山矿田铀矿化的有利主岩之一。  相似文献   
996.
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杨学祥 《世界地质》2003,22(4):380-384
对南极气温资料、环南极海冰资料、太平洋海温资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资料的模拟验证,发现厄尔尼诺事件发生与德雷克海峡海冰减少在时间上有对应关系。南极半岛海冰减少是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德雷克海峡的海冰起重要作用。这一综合检验结果给出以日食—厄尔尼诺系数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两年周期的太平洋海温振荡使日食与厄尔尼诺之间存在12~24个月的位相差。  相似文献   
997.
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水温度异常的信号通道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热带太平洋上层XBT温度资料,分析探讨了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温冷暖异常信号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影响西太平洋暖池区次表层海温冷变异常的信号通道。分析表明,西太平洋暖池区的次表层海温异常变冷与太平洋北赤道流的海温冷异常信号西传有重要关系。北赤道流的海温异常冷(暖)信号是沿温跃层由赤道中东太平洋潜沉向西太平洋暖池区传播,与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冷)暖信号向赤道中东太平洋传播构成了热带海洋信号的气旋式"环流通道"。在这一"环流通道"中,北赤道流的海温异常信号西传是导致西太平洋暖池区及西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的重要机制,是影响厄尔尼诺(ElNino)和拉尼娜(LaNina)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徐国才 《矿产与地质》2003,17(Z1):389-391
江西大石笏金矿是江西找到的第一个微细粒型金矿床.通过对其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等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认识和分析,建立了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并提出了在成矿有利的地层、构造、岩性、矿化条件下,利用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异常去寻找微细粒型金矿.  相似文献   
999.
海平面振荡产生的地壳跷跷板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学祥 《地学前缘》2003,10(3):190-190
潮汐使经度相差 90°的大洋海面反向升降 ,由地壳均衡原理 ,加载的大洋地壳下降 ,卸载的大洋地壳上升 ,形成大洋地壳的跷跷板运动。理论计算表明 ,微小力矩的叠加形成巨量的总力矩 ,其数值为 4 .36× 10 1 4 N·m ;相当于在地壳两端施加的反向力 4 .36× 10 8N ,足以使深大断裂带的扩展和错动。海洋地壳在潮汐负荷增减中起伏升降 ,像跷跷板一样使大陆地壳左摇右摆 ,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相对壳下介质的这种潮汐负荷摆动是大洋中脊地壳和陆海边缘地壳之下的软流层和岩浆囊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原因。池顺良和骆鸣津用一个简单的二维有限元模型估算…  相似文献   
1000.
我国油藏渗流-温度-应力耦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油藏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中国学者的极大兴趣,成为油藏工程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不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石油工程中遇到的不可忽略的流固耦合问题,而且,对油藏流固耦合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进行了报道,并对油藏热流固耦合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