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wo great earthquakes occurred in the sea northwest of Sumatra, Indonesia, on December 26, 2004 and March 29,2005. The observation of water levels in Yunnan yielded abund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two earthquake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water level response to the two earthquakes in Yunnan and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large earthquake- induced abnormal water level change could be better recorded by analog recording than by digital recording. The large earthquake-caused water level rise or decline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effect of seismic waves that change the stress in tectonic units, and is correlated with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where the well is located. The water level response mode in a well is totally the same for earthquakes occurring on the same fault and with the same fracture mode.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the response amplitude increases with the growth of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相似文献   
102.
中国汶川巨震、印尼巨震及其与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依据中国大陆巨震的总体变化,提出中国大陆8级巨震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信息有序性(徐道一,2005).李四光(1973)提出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西岸歹字型构造体系.这类构造体系的规模大,具有明显的定向性,由北往南大致可分为头部、中部、尾部3个部分.与汶川巨震密切有关的是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头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在昆仑山以南,包括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唐古拉等山脉,这一头部影响青海、西藏东部、川藏间"横断山脉"地区,云南西北部以及缅甸北部和印度接壤地带.  相似文献   
103.
印尼8.7级地震对辽宁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震后对辽宁省的数字化前兆观测和辽宁省及其周边地区的小震活动进行了清理研究,结果显示:①震后一个月内在东北地区小震活动明显有一个增强过程,可能与该地震的触发有关。②地下流体和形变观测都记录到清晰的同震震波、同震阶跃和震后震荡现象,出现了显著的前兆同震响应。表明尽管前兆观测不能像地震波那样可较充分地展示关于地震震源的信息,但仍可能反映地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壳介质的某些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4.
章静  李晓杰  杨桂存  丁秋琴  李璐彬 《地震》2013,33(2):132-141
本文首先对援印尼地震监测台网及数据处理系统的构建作了简要的介绍。 在此基础上对该台网系统的监测能力作了评估, 并选取试运行以来记录到的印尼地区32次大地震事件, 将系统自动产出的定位结果和USGS公布的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 结果表明, 援建台网地震自动定位系统运行稳定, 对大地震的自动定位结果基本可信。 实现了2分钟以内对印尼境内及周边一些区域的强震自动产出首次定位结果并发出强震警报, 3~4分钟左右完成较精确的自动定位, 对于印尼地区6级以上地震, 自动定位系统可在5分钟内给出较精确的地震三要素。 援建系统不仅提高了印尼及周边区域的地震监测能力、 地震定位精度以及地震速报能力, 也为其海啸预警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5.
新研制的抗干扰高精度PS100大地电测仪器系统,在中国川滇地区的台站上记录到印尼MW9.0海啸地震的地电前兆。本文将分析论证地电前兆的波动特性,特别是其传播规律。在印尼地震前约3个月开始出现周期等于潮汐力周期(如MSf、K1、M2等)、振幅异常增大的地电潮汐力谐振波(Harmonie waves driven by tidal frces,简称HT波);地震前2天(北京时2004年12月24日10时)出现地电潮汐力共振波(Resonancewaves driven by tidal frces,简称RT波)。RT波有纵波和横波,初步确定纵波速度Vl≈307 km/h;横波速度Vt≈126 km/h,是一种在地壳多孔岩石孔隙流体中传播的声波。其固有振动周期T0=4~5 h;其振幅很大达2.9%(超出观测标准偏差17倍),异常极为显著;峰值异常尖锐,Q≈8.3。与地震同时从震源发出的RT波为断层破裂所激发,故推断地震前2天所出现的RT波系MW9.0地震震源区断层前期破裂所致。在可预见的将来,根据震前RT波出现的时间,台站所记纵、横波的到时差及T0,对强震在震前1~3天定量预测其三要素(如果有一布设合理的PS100台网)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6.
2004—2012年印尼西部海域发生多次大地震,其中2004年印度洋9.3级巨震为21世纪以来全球最强。利用印尼及其邻近区域35个GPS连续观测站和中国大陆北京附近的GPS连续观测站BJFS站全球参考框架坐标时间序列,可得到以BJFS作为核心站的区域参考框架下这些观测站大地震震前位移积累、同震和震后位移,特别是震前水平位移积累和同震水平位移。该区大地震时空间隔密,且分布范围较大,观测站相互间与地震相关的地壳运动影响明显,地壳运动极为复杂。本文重点讨论了5次8级以上大地震前后地壳运动的特点、成因和相互影响。GPS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7.5级以上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是震前水平位移积累的(弹性)回跳,震前水平位移积累是前兆。9.3级与2005年8.7级地震震级与时空相近,有重合与不重合的前兆形变区,是前者触发后者的主要条件;而9.3级与8.7级震后强烈地壳水平运动与2012年8.6级和8.2级地震的发生直接有关;2007年8.4级地震的发生与9.3级和8.7级地震无明显关系,但其震后水平位移影响了赤道南8.6级和8.2级地震的同震水平位移。尽管所采用的GPS连续观测站数量少、密度低,但仍为...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反投影方法,使用日本密集台网Hi-net远场垂直分量568条P波资料对2018年9月28日印尼帕卢MW7.5地震震源破裂过程进行成像,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能量释放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10~20 s之间.破裂有两个集中区,破裂峰值分别位于12 s和19 s,最大能量释放区域位于震中南侧约0~50 km内,另一破裂集中区覆盖了帕卢市及周边区域.破裂主要向南侧延展,破裂总长度至少100 km,平均破裂速度约4.1 km·s-1,属于一次超剪切破裂事件.

  相似文献   
108.
川滇地区地壳水平运动与变形场的演化特征及其机制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川滇地区近年来的GPS资料的处理和分析,确定以1999~2004年的3期资料为基础获取相对于区域无旋转基准的背景性运动场,并以此为基本约束,利用2005年和2007年的资料分别获取不同时段的偏离位移场.综合运动场与位移场结果并借助连续应变模型分析了水平形变场的主要特征,得到如下结果:川滇菱形块体的东边界带是该区的主要形变带,菱形块体及以西的地域表现为明显的顺时针旋转形变运动.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巨震的同震影响波及到川滇地区,导致该区中、南部产生SSW向偏离位移,北部产生NW向偏离位移,对汶川地震的发生可能有正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对北高加索地球物理观测台站(埃尔布鲁斯火山地区)记录的地磁变化的分析已经完成。识别出在印度尼西亚灾难性的海啸地震形成期间观测到了准谐波地磁异常干扰,描述了地球磁场变化结构的形态效应。所引用的实验结果使我们大概了解了地磁活动性和一些海啸地震的相关内容。在所有的观测实例中,地震事件都发生在磁场各分量之间的特定比条件下;并发现在磁场变化结构中,我们成功识别出反映该研究区内海啸地震孕育和发展条件的地磁扰动超低频准谐波波形。本文中并不考虑海啸地震的预测,因为即便我们能在某些特定指标上识别出地磁场,但是目前在震源区,地震事件的震源位置和发震时间都还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0.
《国际地震动态》2009,(8):48-48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该地震的参数如下: 1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发震时间:北京时间2009年8月16日15时38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