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167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通过对南沙群岛海区NS94-93柱样磁组构,矿物成分分析,结合^14C测年,分析了末次冰盛期巽他陆架出露成陆及其后巽他陆架被海水淹没后南沙群岛海区沉积环境的变化,认为巽他陆架在13.2kaB.P。时开始被海水淹没,约经历600a左右趋于稳定,在末次冰期,南沙群岛海区水体封闭,沉积物以陆源物质为主,碳酸盐含量低,13.2-10kaB.P,沉积物以陆源物质为主,碳酸盐含量逐渐增加,至10kaB.P.南沙群岛海区进入全新世,水体交换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沉积物中生源物质显著上升,陆源物质明显减少,碳酸盐含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3.
南沙群岛海区冬夏季中,深层海流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8年夏季和1989年冬季南沙群岛海区两个航次的温,盐度调查资料,运用β螺旋方法对调查海区的海流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海区表,中层环流相对比较一致,深层流动状态与表,中层的差异较大,其中的局地环流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此外,在北康蝉沙与南薇滩之间,夏季中,深层和冬季深层都明显反映出存在着一个迄今未见报道的局地反气旋式环流。文章对上述结果与该海区已有的一些海流分析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4.
于1993年5月和1994年3-4月通过调查,用硫离子选择电极法研究南沙群岛海域泻湖及礁外沉积物间隙水中的∑S(-Ⅱ)及SO^2-4,探讨泻湖内礁外间隙中中-2价硫的分布特征,沉积物-海水界面间硫的散转移通量和-2价硫的热力 学平衡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15.
南沙群岛海域深层海水碳垂直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命物质在海洋中由一个深度向另一个深度传输的通量是决定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机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定量研究海水中碳的垂直通量是了解上述总通量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由于碳循环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引起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兴趣[1~5].定量研究深层海水中碳垂直通量是碳循环研究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6.
根据1999年7月航次在南沙群岛海域现场投放沉积物捕获器所取得的样品及分析结果,计算了南沙群岛海域夏季沉降颗粒的垂直通量、沉降颗粒中有机碳、总磷、有机磷的垂直通量,以及沉降颗粒中有机碳的百分含量,通过与南海其它海区及南沙群岛海域不同季节的沉降颗粒垂直通量作比较,认为南沙群岛海域沉降颗粒的垂直通量具有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7.
南沙群岛渚碧礁春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2002年5月的调查资料,对南沙群岛渚碧礁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和昼夜变化等进行了研究分析。浮游动物鉴定有72种,其中挠足类种数最多,其次是浮游幼虫、毛颚类。浮游动物种类中多数是终生浮游生物,少数是阶段性浮游生物,个别是暂时性浮游生物。渚碧礁浮游动物群落的热带特征非常显著,多数种类属于热带外海生态类群,少数属于暖水沿岸生态类群。优势种相当突出,其中奥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orsinii占主导地位。渚碧礁浮游动物平均密度达840个·m-3,礁坪区与湖内的浮游动物数量分布差异很大,湖为礁坪的7倍多,两者的优势种也有明显差异。浮游动物垂直分布不均匀,主要密集于5—10m水层,因种类不同其垂直分布也有差异。礁坪的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昼夜变化显著,均呈白天减少、夜晚增加。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与环境因子和浮游动物生态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8.
南沙群岛海域理化参数垂向分布特征及跃层生态系的提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自1985~1999年中国科学院南沙综合科学考察队在南沙群岛进行了12个航次的综合科学考察.根据调查的结果,通过分析南沙群岛海域理化参数垂向分布特征,得出次表层海水理化参数具有极值现象、跃变现象和波动现象的特点,讨论了这些独特特征反映的独特生境,提出了南沙群岛海域垂直方向上存在跃层生态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9.
采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南沙群岛海区沉积物中分离获得的细菌进行了种类鉴定及多样性初步研究。发现沉积物中可培养的非嗜压好气性异养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其中海洋芽孢杆菌又是最常见的种;分离获得的菌株中存在部分细菌的16SrDNA序列与发表在国际基因数据库中的16SrDNA序列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但目前尚未能直接确定其属种,说明在南海海洋沉积物中存在着我们目前还不了解的细菌多样性,而且可以通过分离培养获得其中的部分新的菌株,提示该海区沉积物中蕴藏着丰富的细菌资源。  相似文献   
120.
南沙群岛及其邻区低频和中频重力场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雪  苏达权 《热带海洋》1997,16(1):30-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