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39篇
  免费   4467篇
  国内免费   2411篇
测绘学   1670篇
大气科学   1582篇
地球物理   1074篇
地质学   3400篇
海洋学   11961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403篇
自然地理   3168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472篇
  2022年   672篇
  2021年   702篇
  2020年   613篇
  2019年   754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565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614篇
  2014年   1298篇
  2013年   912篇
  2012年   1235篇
  2011年   1319篇
  2010年   977篇
  2009年   1095篇
  2008年   1135篇
  2007年   898篇
  2006年   882篇
  2005年   829篇
  2004年   838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744篇
  2001年   656篇
  2000年   553篇
  1999年   539篇
  1998年   597篇
  1997年   506篇
  1996年   445篇
  1995年   424篇
  1994年   388篇
  1993年   392篇
  1992年   264篇
  1991年   345篇
  1990年   247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5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5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51.
美国气象学会“第13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会议”于2004年8月9~13日在美国缅因州波特兰举行。本届会议与16届边界层和湍流会议一起召开,部分专题报告会联合举行。参加两会的专家来自世界10多个国家,共200多人,其中参加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科学会议专家近100人,88人作了口头报告,并安排晚上时间阅览了两会的大字报。  相似文献   
852.
杨巍然  郑剑东 《地质学报》2004,78(6):799-799
开合构造是中国学者提出来的一种大地构造观点,强调开裂运动和聚合运动是统一地球动力体系中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开合构造是从开与合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中研究区域地质特征和大地构造演化。开合构造的基本特征为:时间上具旋回性,一开一合构成一个开合旋回(构造旋回);平面上具互补性,一个地区开裂,相邻地区必然聚合;垂向上具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开合特征不同;规模上具级别性,可划分不同级次的开合旋回与开合组合;  相似文献   
853.
甘肃北山地处塔里木-中朝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交汇部位,具有多期次、多旋回造山特点,一直受到地学界的关注,众多单位和学者曾在此开展过工作。由于受地域条件和军事禁区限制,红石山断裂带南带研究程度相对较高,而北带总体地质研究程度较低。中蒙边境一带,实际上从未开展过任何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单元多为航照解译圈定。随着地质调查的不断进行,测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25万红宝石幅区调项目在红石山北发现了志留纪化石即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854.
喜马拉雅带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位于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南侧的喜马拉雅带主要涉及的1:25万区调图幅有萨嘎县幅、桑桑区幅、吉隆县幅、聂拉木县幅、定结县幅、陈塘区幅、拉孜县幅、日喀则市幅、江孜县幅、亚东县幅、洛扎县幅、墨脱县幅和1:5万琼果幅-曲德贡幅(1999—2002年)。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  相似文献   
855.
全球地壳厚度等值线图(图6)显示了地壳厚度的双峰标度。海洋盆地的地壳厚度为6~7km(不包括4~5km的水层),而大陆部分的平均厚度为39.7km。在海洋一大陆边缘的典型地壳厚度是30km,并向大陆内部逐渐增厚到40~45km。厚度超过50km的地壳局限在几个地区,包括中国西部的青  相似文献   
856.
利用1998年南海季风试验(SCSMEX)资料和区域动能收支方程,对南海南部和北部两个区域该年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区域总动能和区域扰动动能收支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制造,大部分动能被摩擦消耗,南区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主要在高层被破坏,摩擦项充当动能源。扰动动能主要在高层和部分在低层制造。在此期间,南海地区一直向邻近区域输出动能。  相似文献   
857.
北半球海冰强迫作用下大气可预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LASG/IAP GOALS耦合模式中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分量AGCMR15L9的计算结果,在其他外强迫维持气候值不变的情况下,用方差分析的方法,以外部方差与总方差之比Re作为衡量标准,考察该模式关于海冰的季节和跨季节潜在可预报性的大小。结果发现,从总体上看,北半球海冰变化所造成的潜在可预报性较小,只有在大气低层的一些气候要素,如温度、湿度的结果中,才存在Re>0.5的现象。潜在可预报性结果的局地特征比较明显,高值往往发生在海冰年际变率大的区域里。与中低纬海温在中高纬地区的影响相比,不排除海冰的作用更大的可能性。另外,如果分区域看,北半球某些区域的海冰,在若干挑选出的其区域海冰面积发生大异常年份中的潜在可预报性可能会比不做挑选的总体结果要大。这说明北半球某些区域海冰在面积发生较大异常的时候,可能对同期或(及)后期环流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8.
On 16 March 2004, we received an appeal from Dr. Qing WANG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 questioning the legitimacy of the paper entitled, Modeling Marine Stratocumulus with a Detailed Microphysical Scheme, that was published by ZHAO Chunsheng and Yutaka Ishizaka in the January 2004 issue of th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AAS). She pointed out that the model described in the paper was developed by her group in which the first author, Dr. Zhao, worked as a visiting scholar during February 1997-February 1998.  相似文献   
859.
西南地区区域洪涝的概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1 2001年5~9月寸滩(寸滩位于重庆市区以东,长江干流北岸)逐日08时流量分析和区域洪涝暴雨的成因分析,得到几点认识(1)西南地区区域洪涝主要发生在四川盆地,造成区域洪涝的主要因素是流域底水条件和由暴雨造成的面雨量,两者缺一不可.(2)西南地区区域洪涝的概念模型可以以不同的寸滩流量条件与不同的间隔天数、不同的流域性降水条件表示,也可以以第一次区域洪涝出现前、后,不同的间隔天数与不同的流域性降水条件表示.  相似文献   
860.
八面来风     
《河北国土资源》2004,(8):40-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