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5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728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17篇
地球物理   246篇
地质学   1483篇
海洋学   654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125篇
自然地理   1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南秦岭夏家店卡林型金矿床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构造分析了夏家店金矿床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及成矿机理;矿床产于南秦岭陡岭古隆起边缘寒武系-震旦系碳-泥-硅质板岩及白云岩中;控矿构造具有二次韧性剪切变形、二次构造角砾岩化及二次脉体矿化的特征,显示出式样多种、性质多样、形式多变、活动期次与阶段多次叠加的特点;具体阐述了各构造作用阶段与矿化蚀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层建造-剪切与张裂构造-热液渗流的成矿系统。属于沉积岩系、构造、热液活动3种地质作用叠加改造的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2.
对吉林南部地区煤矿主采煤层中的As、B、Ba、Cd、Cu、Hg、Pb、Se、Sr等微量元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太原组与山西组由于成煤环境不同,微量元素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太原组原煤中As、B、Hg、Pb、Se、Zn的含量明显高于山西组,山西组原煤中Ba、Cr、Cu、Mn、V的含量明显高于太原组。吉南煤区原煤中As、B、Hg、Pb、Se明显高于地壳元素平均值,呈富集状态,Co、Cd与地壳平均值接近,其他元素均亏损。与全国煤中微量元素相比,该区原煤中As、Ba、Co、Cr、Cu、Hg、Ni、Pb、Se、V、Zn的含量高于全国平均值,B、Mn、Sr含量低于全国平均值。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及相关分析表明,Fe与亲硫有害元素As、Cu、Hg、Pb、Se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说明煤中黄铁矿及其他硫化物是许多有害微量元素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3.
南太行山闪长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岩石成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3,他引:6  
南太行山符山和东冶角闪闪长岩岩体的精细SHRIMP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符山角闪闪长岩体形成于126.7±1.1Ma,东冶角闪闪长岩体形成于125.9±0.9Ma,与区内基性侵入岩和北太行地区侵入杂岩具有相似的形成年龄,表明晚中生代(±130Ma左右)太行山地区经历了与华北陆块同期的重要构造岩浆事件。区内闪长质岩石SiO_2=54.84%~65.75%,MgO=1.31%~3.89%,K_2O Na_2O=6.53%~11.40%,mg值=0.36~0.58,(La/Yb)_(cn)=9.86~22.77,(Gd/Yb)_(cn)=1.51~2.00;Eu/Eu=1.00~1.23,以富集LREE、LILE元素和明显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87)Sr/~(86)Sr(t)=0.705363~0.706165,ε_(Nd)(t)=-13.8~-16.8,源自于EMI型富集岩石圈地幔,可解释为新生地幔底侵物质熔融后经过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与华北克拉通内部其他地区一样,早白垩世南太行山地区处于软流圈上涌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54.
南秦岭十里坪锑矿床成矿时代及成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十里坪锑矿床受赵川陆缘隆_滑构造的主滑脱拆离带的控制。矿体呈脉状赋存于韧_脆性主滑脱带上部的脆性次级断层_节理中,矿石类型主要为萤石石英辉锑矿型。围岩为太古宙_元古宙变质岩系,围岩蚀变弱。成矿流体属H2O_CO2_NaCl体系,流体包裹体盐度w(NaCleq)为3.6%~11.3%,均一温度为109~232℃,形成压力大致为800×105Pa。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矿质主要来源于变火山岩围岩;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初步将该矿床定为变质岩源就地式大气降水热液矿床。矿石中萤石Sm_Nd等时线年龄为(392±24)Ma,与南秦岭北部晚古生代拗陷区热水喷流_沉积成矿时代相一致,它们都形成于秦岭微板块泥盆纪非造山裂解阶段。  相似文献   
55.
胜利油区孤南洼陷古、新近系充填层序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孤南洼陷是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的一个新生代次级洼陷。边界断层的活动差异性造成洼陷形态为典型的南超北断的箕状洼陷;多次的构造运动形成了湖盆的多次抬升剥蚀和沉降。充填序列可以划分为4个构造层序;沉积体系可划分出河流、扇三角洲、三角洲及湖泊体系等4种;洼陷的沉积受同沉积构造活动及物源补给状况的控制。  相似文献   
56.
多日行在柴达木盆地,利用越野车的音响设备,我们从磁带中选取最爱听的歌曲是什么?首推《青藏高原》。这不,从德令哈出发西行经大柴旦前往南八仙的公路上,我们又放起这首歌。听着高昂又略带悲凉的《青藏高原》,再北望群山,连绵起伏,情景交融,心中总是升腾起对青藏高原无比的崇敬。庆幸自己作为大地之子,  相似文献   
57.
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东段的浙江省寿昌一梅城盆地西段和大州盆地铀成矿条件优越,是浙江最有利的铀成矿区段。衢州地区已探明X个铀矿床,探明了相当数量的铀资源储量。670矿床深部及外围铀矿勘查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无论是扩大老矿区,还是开辟新基地,都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主要论述了670矿床深部及近外围、大桥坞远景区、王贵寺南东侧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这些地段今后铀矿勘查工作重点、找矿方向和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中南部163站位油气地球化学样品采集、烃类气体和芳烃类指标的分析测试,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揭示了烃类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分布特征,分析了海底油气渗漏和表面地球化学异常的关系,建立了油气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吸附甲烷、吸附重烃气体、顶空甲烷、顶空重烃气体、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和稠环芳烃总量(320 nm)的地球化学异常均围绕高石3构造呈环状分布,并且烃类气体指标异常较芳烃类指标异常更靠近这一圈闭构造的外侧。地球化学异常的平面分布和沿主要地震剖面的垂向分布特征显示烃类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可能与高石3构造及深部油气藏的分布和垂向渗漏有关,并据此建立了围绕高石3构造的双环状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内环主要芳烃类指标异常,可能由高石3构造上部残留油藏渗漏形成,外环主要为烃类气体异常,可能由高石3构造深部原生气藏渗漏形成。表面地球化学异常与高石3构造边缘断裂构造的关系显示,无论是内环异常,还是外环异常均与高石3构造边缘断裂构造在空间上密切相关,预示着这些断裂构造可能是深部油气垂向渗漏运移的主要路径,同时也意味着高石3构造是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海洋油气钻探的首选构造。  相似文献   
59.
羊坪湾金矿位于陕西石泉-汉阴北部金矿带东部,前人曾在该地区开展过大量勘探和综合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认识成果(李会民等,1997;李福让等,2009;任小华等,2015)。羊坪湾金矿床中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为磁黄铁矿,此外还有少量褐铁矿、石英等。本次重点针对矿区内载金黄铁矿进行电子探针测试分析,探讨其同金成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60.
南黄海地区是我国东部中强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自1846年以来,该研究区M≥6强震活动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74~75 a、57~58 a、11~12 a和5~6 a,其中74~75 a和57~58 a具有突出的预测作用.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在回顾总结成功预测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6.1级强震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南黄海海域M≥6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及其预测功能,构建并完善了南黄海海域M≥6强震的二维和三维有序网络结构,对该区未来M≥6强震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预测的可能性与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南黄海海域未来新一轮强震活跃幕的首次M≥6强震将发生在2053-2054年前后,未来第2次M≥6强震或强震群可能发生在2058-2059年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