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1篇 |
免费 | 456篇 |
国内免费 | 75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2篇 |
大气科学 | 316篇 |
地球物理 | 257篇 |
地质学 | 1561篇 |
海洋学 | 726篇 |
天文学 | 37篇 |
综合类 | 125篇 |
自然地理 | 1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97篇 |
2022年 | 113篇 |
2021年 | 130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127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99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01篇 |
2014年 | 201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46篇 |
2010年 | 131篇 |
2009年 | 121篇 |
2008年 | 112篇 |
2007年 | 113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83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75篇 |
2001年 | 56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7篇 |
1993年 | 38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2年 | 2篇 |
1941年 | 2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以地表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以钻探、地质综合录井、核磁共振测井、电成像测井、正交多极子阵列声波等测井方法为手段,以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储集空间类型和储集性能研究为重点,开展准南冲段带东段乌鲁木齐一带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带芦草沟组页岩含油气7层,其中优质含油层2层(64和66层);页岩储层矿物成分以高脆性矿物为主,物性特征表现为天然高导裂缝发育和低孔特低渗;油气藏表现为具中等含油饱和度的典型裂缝型油气藏特征。页岩储层各向异性较强,总体最大水平主应力为NWW向。 相似文献
102.
南祁连山前区可以分为露头和盆地区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本区晚中生代构造活动强烈,控制了新生代的沉积过程和现今中生界残余层序的分布。本文提出了均匀平板状沉积体后期的构造变形可以利用古地质图以及高精度残余地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判断古构造带的分析方法,并且对于研究区中生代晚期的古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露头区主要利用古地质图分析方法,研究区集中在赛什腾山-埃姆尼克山北缘的鱼卡和红山地区。盆地区主要利用中生界残余厚度图的分析方法,研究区集中在赛什腾山-埃姆尼克山南侧的赛什腾南部凹陷和马海凸起地区。通过这4个地区古构造特征的研究,提出南祁连山前区中生代晚期在区域性隆升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系列古构造带,古构造活动的特点是形成北西-北北西走向的背斜和向斜构造,这些褶皱的波长为15~20 km,为中尺度规模。同时指出,中国西部多数地区均缺失上白垩统,暗示着当时的中亚地区存在一个广阔的晚白垩世古高原。 相似文献
103.
川东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致密化程度高,非均质性强,有利储层的发育分布成为勘探的难点.本文基于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实测物性等分析化验资料,在查明须家河组砂岩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揭示砂岩的致密化成因和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建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中塑性岩屑含量较高,岩石类型以岩屑砂岩为主,含有少量岩屑石英... 相似文献
104.
南羌塘拗陷中侏罗统布曲组结晶白云岩作为盆地最优质的储层是通过埋藏成岩过程中封闭条件下的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岩石所具有的高孔隙度与封闭系统中白云石化反应有关。根据对羌资11井和羌资12井布曲组的岩石结构分类、碳氧同位素组成及温度计算、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分析结果,可以认为:结晶白云岩碳同位素值分布区间较窄(2. 86‰~4. 27‰),氧同位素值随着白云石晶体变粗(自形程度变差)逐渐偏负(-3. 27‰~-8. 17‰),显著低于保留原始组构的白云岩,表明结晶白云岩碳源来自于先驱灰岩中的碳,其白云石化作用应是在远离大气水的封闭成岩环境中进行;结晶白云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值区间为90~140 ℃,且随着白云石晶粒变粗(自形程度变差),均一温度呈升高的趋势,与氧同位素计算温度变化趋势一致,表明白云石化作用过程是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白云石随地热增温而生长,并非受外来流体的影响。开放系统中的白云石化作用对油气储集空间的形成没有实际意义,而埋藏成岩过程中封闭系统的白云石化是形成南羌塘拗陷优质储层最为重要的成岩机制。 相似文献
105.
利用首次在江苏大丰港岸外西洋潮流通道内获取的钻孔沉积物,通过沉积相分析和浅地层剖面解译,结合同位素测年,对西洋长周期演变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共识别出7种沉积相,即:潮道底部滞留相、潮间-潮下相、贝壳层、湖相、泛滥平原相、滨海湖沼相及滨海沙坝相。西洋潮流通道长周期演化显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研究区经历了滨海沙坝→滨海湖沼→泛滥平原→滨岸 湖→潮流沙脊→潮道充填→潮道侵蚀一系列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变。进入全新世,随着海侵的加剧,潮流作用逐渐增强并改造下伏沉积物形成潮流沙脊。晚全新世期间,中全新世形成的潮流沙脊沉积体系面临调整,西洋潮流通道在此期间通过沙脊蚀低形成。公元1128-1855年黄河夺淮,带来大量泥沙,充填了西洋潮流通道。随着黄河北归、沙源被切断,潮道底部遭受强烈冲刷和侵蚀,遂成为强潮水道。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北半球阻塞高压的维持Ⅱ:瞬变扰动强迫和平均流位涡平流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着重探讨大西洋阻高和东亚阻高个例中瞬变扰动位涡(涡度)输送强迫和太平洋阻高中平均流位涡平流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扰动在阻高西南部西风分流区因形变而产生的扰动拟能向更小尺度串级过程,并不是扰动位涡输送强迫形成的必要机理。扰-流相互作用在阻高西(北)部非分流气流中也十分显著。数值试验表明,这一相互作用也可能是扰动强迫作用形成的机理。而青藏高原和附近海陆对比的强迫作用则可能是太平洋阻高中平均流的位涡平流形成的重要因素。对比分析表明,阻高维持机制的地域性差别可能与其上游(如青藏高原地区、落基山脉)地形和热源强迫作用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0.
自从1971年Madden、Juliar等发现热带太平洋地区的纬向风有40~50天周期性振荡现象,并证明这种纬向风的40—50天准周期振荡在全球热带地区都存在以后,对这种周期振荡的研究一直得到广大气象学家的重视。比如,K.M.Lau等以及Murakami等利用卫星得到的射出长波辐射资料(OLR)进一步研究了热带大气30—60天振荡的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