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159篇
地球物理   68篇
地质学   729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4篇
  1951年   1篇
  1949年   3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4篇
  1938年   3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钟小春  左佳  刘泉维  韩月旺 《岩土力学》2008,29(Z1):293-296
南京长江隧道主要穿越的地层为粉细砂,这种地层具有良好的级配,如果开挖后直接排放易造成堆放环境问题,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此,研究了开挖排放的粉细砂在盾构壁后注浆中的再利用的问题。通过考虑地层不均质性--土砂比,研究了各种渣土情况下的浆液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盾构开挖排放的粉细砂渣土能够满足盾构壁后注浆施工的要求,浆液配方应根据土砂比的变化,快速作出调整,以保证浆液的性质不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92.
辐射雾雾滴谱拓宽的微物理过程和宏观条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为研究南京雾的物理化学过程,2006~2007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院内进行了雾的外场综合观测实验,共获得27次雾过程资料,其中有22次过程进行了全过程不间断的雾滴谱和湍流观测.根据雾滴谱分布特征可以将辐射雾分为宽谱辐射雾(都为强浓雾,最大直径大于40μm)和窄谱辐射雾(多为浓雾,最大直径小于22...  相似文献   
993.
范志力,1990年分配到扎鲁特旗气象局,从事地面测报工作。她虚心向同行前辈学习,刻苦钻研测报业务,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她在南京气象学院进行了大专、专升本的学习,并以满腔的热忱,投入到地面测报和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中。  相似文献   
994.
为加深对南京地区重霾天气过程纳米尺度气溶胶物理特征的了解,对2017年12月21-25日的一次重霾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探测,利用宽范围粒径谱仪观测了此次过程中10~1000 nm颗粒物数浓度,并结合能见度等气象要素,对重霾期间纳米气溶胶谱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此次霾重污染过程出现在低温、高湿、气压上升期间;与非重污...  相似文献   
995.
王素娟 《地质学刊》2005,29(4):227-227
2005年11月28日~30日,尼日利亚石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代表团一行13人对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进行了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996.
长江南京段历史洪水位追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何华春  王颖  李书恒 《地理学报》2004,59(6):938-947
沿长江南岸幕府山、燕子矶岸段的石灰岩崖壁上,保留着数道受江水浸淹形成的色深且具有溶蚀孔隙的水平印痕,沿江一线分布。在采石矶岸段的岩壁上也存在着高程大致相当的水位痕迹,反映出是保存在长江南岸岩壁上的区域性洪水位遗迹。经查阅现代水文记录与历史文献,分析对比区域地貌与沉积地层,初步论定:高出长江江面5~6 m,高程分别为8.5 m和9.5 m的第一道和第二道水位遗迹是与现代长江洪水位相当的古洪水位遗迹,目前虽然已脱离长江江面,但现代长江洪水仍可达到此高度,其重现期为10~50年;高程为10.5 m的第三道水位遗迹较南京有文字记载的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位仍高出0.3 m,相当于南京地区100~200年一遇的大洪水水位,由此印证长江南京段防洪堤高度合适;而最高的一道古水位遗迹高程为12.8 m,可能相当于全新世高海面时的洪水位。  相似文献   
997.
南京城市贫困空间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陈果  顾朝林  吴缚龙 《地理科学》2004,24(5):542-549
从城市社会地理学的角度,运用城市社会保障资料和典型社区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南京市城市贫困阶层进行了空间分析,并探讨了产生这一格局的原因和机制。从南京的实例不难看出,中国当代的城市贫困空间,既不同于国外城市的棚户区和边缘化特点,也不同于中国农村贫困户相对集中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分散性特征。形成这种城市贫困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主要在于中国城市近50年的城市住房分配制度造成了以单位制为基础的社会阶层混合居住的局面。随着城市住房体制改革的逐步完成和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进程,中国城市的贫困空间也将呈现相对集中分布的趋势,即贫困家庭向地价低廉的城郊结合带集中,而在城市中心区的外围也将由于房地产开发无法获利而造成旧区的衰退,从而形成贫民区。  相似文献   
998.
李立文 《江苏地质》2000,24(3):184-186
本文所述的晚新生代地层为中、上新统砾石层及其夹层凹凸棒粘土与第四纪下更新雨花台组、上更新统下蜀组。这些地层早在 70多年前已为地学界瞩目 ,都因无化石证据地质时代有所争论[1,2 ] 。1956年度 ,笔者率师生野外实习 ,首次在南京方山发现安琪马化石[3 ,4 ] ,后笔者又在浦镇猪头山发现短腿犀、单籽豆等动植物化石[6~ 8] ,证实了中新统地层不仅存在于南京长江南岸 ,且分布于长江两岸。 1974年毕治国、邱占祥等在六合马集首次采到可与华北上新统对比的三趾马等化石[10 ] ,笔者也在六合骡子山发现三趾马化石[12 ] ,证实了南京附近也有上新…  相似文献   
999.
在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的中国,通过提高建成环境的步行性以增加居民户外体力活动的同时,也会增加居民的污染物暴露度,最终的健康效应不一定为正。针对这一悖论,论文以南京为例,通过步行指数测度步行性,基于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和插值模拟PM2.5和O3浓度的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比较步行性与污染物暴露的空间关系,从而对建成环境健康效应进行评价。研究表明:确实存在高步行性但同时也是高污染物暴露的城市空间,这部分空间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在这些地区片面强调提高步行活动其实是存在很大健康风险的;城市郊区则呈现低步行性且低污染物暴露的特征,其健康效应亦难以直接判断;靠近城市中心但又距其有一定距离的大面积绿地周边地区呈现高步行性且低污染物暴露的特征,其健康效应为正;而城乡交界的半城市化地区容易成为低步行性且高污染物暴露的健康效应为负的空间。研究结果可以为精准制定健康城市的土地利用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中国农业商品化转型的不断发展,传统露天种植模式逐渐被取代,城市郊区大棚面积迅速扩张,出现较为普遍的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与此相随,耕作者也由传统“自给自足”型农民为主逐步转变为面向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然而,到目前为止,少有研究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在城市郊区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中扮演的角色。论文以南京市为例,基于2018年郊区291份农户问卷调查的一手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微观尺度下新型职业农民对大棚化转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新型职业农民是影响郊区耕地利用大棚化转型的根本因素,其中外来职业农民大棚化种植的可能性是其他类型农民的4.7倍左右;② 新型职业农民的务农年数和经营规模对大棚化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年龄对大棚化转型的作用方向相反;③ 对研究区所有农民而言,销售占比和单位面积耕地农业年度纯利润对大棚化转型具有显著正向作用。此外,相较于坡地和梯田,平地更加有利于农民大棚化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