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In a grid investigation, dinoflagellate cysts were collected from sediments in Xiamen Western Harbor in May of 2000, from which five species of cysts were identified: Alexandrium tamarensis, A. minutum, Lingulodinium polyedra, Gonyaulax scrippsae and Gymnodinium catenatum, account for about 21% in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ediments shows that the number of dinoflagellate cysts varies from 51 to 256 cysts/g of sediment, the highest value (>200 cysts/g) being recorded at the stations of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ay, while the lowest (<100 cysts/g) at the bay mouth.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s found between cyst amount and fine-grained sediments. Complex physiognomies on the seabed, topographty in the bay and weak water exchange are the main factors not only in cyst accumulation but also in their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have resulted in the difference in cyst densities between the inner bay and the outer bay in the harbor.  相似文献   
22.
单细胞绿藻的77K荧光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10种单细胞绿藻包括5种淡水藻:雪衣藻(Chlamydomonas nivalis UTEX2765)、椭圆小球藻(Chlorella ellipsoidea CH)、绿球藻(Chloroccum tatrense UTEX2227)、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sp.CSIRO:CS-321)和5种海水藻: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四爿藻(Tetraselmis sp.)、蒜头藻(Monodus subterraneus)、小新月藻(Closterium venus)、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的77k荧光光谱,并与大型海洋绿藻以及高等植物菠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0种单细胞绿藻都缺少作为高等植物PSⅠ主要表征的730nm长波荧光峰。按荧光主峰的波长,可以分为2种类型:雪衣藻、绿球藻、杜氏盐藻、四爿藻、蒜头藻、小新月藻、亚心形扁藻的荧光主峰位于684nm,椭圆小球藻、斜生栅藻、雨生红球藻的荧光主峰位于714nm。这个结果与海洋管藻目绿藻和某些大型海洋绿藻的荧光特性一致。另外,绿藻PSⅠ缺少730nm长波荧光峰具有普遍性,预示这些藻类在PSⅠ结构以及能量传递等方面与高等植物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3.
萎软几内亚藻(Guinardia flaccida(castracane)Peragallo)、分类上属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中心纲(Centriae),圆筛藻目(Colscinodiscales),细柱藻科(Leptocylindraceae),几内亚藻属(Guinardia)。  相似文献   
24.
增产素促进亚心形扁藻生长与多种培养因素有关。当光照强度为230-2400米烛光时,增产素处理扁藻无增效作用;藻种生长、繁殖不良或培养液中加有人尿时,增产素处理扁藻的效果差。不同温度、盐度和海泥抽出液对增产素处理亚心形扁藻生长无不良影响,它们的细胞相对增长率为41.99—1107.06%;发现了增产素有提高扁藻的抗热能力。  相似文献   
25.
就解决紫菜养殖和制饵的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单细胞收集困难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次尝试利用细胞絮凝剂收集大型海藻的酶解单细胞,检查了几种常规絮凝剂及新型生物絮凝剂对其絮凝作用,观察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常规絮凝剂明显具有明显的絮凝作用,浓度过高时有致畸作用;饱和石灰水和甲壳胺絮凝效果较好,但甲壳爱具有阻碍细胞发育的特点;Ca^2+Mg^2+基本无絮凝作用;Fe^3+在高浓度时有效畸作用。  相似文献   
26.
海螺酶Ⅰ号、Ⅱ号是用于海藻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制备的活性较高的两种工具酶。我院海洋生物学系海螺酶研制小组从1980年开始,开展了对海螺酶的试制研究,1981年初步试制出了样品酶。近三年来又对酶制剂的生产工艺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对酶制剂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27.
三十烷醇对几种单细胞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88-1990年,在大连凌水养殖二场,用0.01×10-6-1.00×10-6三十烷醇处理亚心形良藻、盐藻、微球藻、球等鞭金藻、新月菱形康,观察其对漠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在各种浓度下以上5种藻均提早进人指数生长期。对前3种藻的最佳处理浓度为0.10×10-6;后2种藻为0.05×10-6;其中对亚心形扁藻,促生长效果尤为明显,可视为海产经济动物人工育苗阶段的优质饵料。  相似文献   
28.
几种藻类对氮、磷的同化率与其营养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6种单细胞藻对氮,磷的同化率,光合作用速率和各藻的蛋白,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1)各藻的氨基酸含量与藻类对氮,磷的同化率呈线性相关;(2)藻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光合作用指数分别与被藻同化的氨氮和N/P比值呈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9.
《海洋世界》2009,(8):8-8
浮游有孔虫是一种漂浮在海面上的浮游生物,它是许多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专家发现,浮游有孔虫并非如人们想象得那样“随波逐流”,它们过着截然不同的双重生活,这种适应性使其历经生物大灭绝事件存活至今。英国诺丁汉大学和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分析浮游生物Streptochilus globigerus和生活在海底沉积物中的有孔虫Bofivina variabilis的遗传信息,发现二者其实是同一物种——浮游有孔虫。研究者表示,在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中,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